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立胜 《人民调解》2009,(10):20-21
山东省青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采取社区矫正工作“1363”措施,强基础、重规范、抓质量、求实效,有效预防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市12个镇(街道)全部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共接管社区服刑人员820名,矫正期满解除矫正257名,现有矫正期内社区服刑人员563名,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均思想稳定,人心思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矫治是一项提高教育矫正水平的重要工作。江苏省宜兴市在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中采用了包括心理测试、评估、辅导、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矫正,提高了教育监管水平。本栏目刊登《心理矫治: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的一剂良药》一文,介绍江苏省宜兴市开展社...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是检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质量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因此,以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为中心,遵循罪犯矫正的本质与规律,构建科学、实效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体系,是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杨树忠 《政府法制》2012,(30):48-49
自2004年7月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我旗司法局始终坚持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质量为核心,以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为抓手,探索并推行“二分四定”措施,(即:分类别管理、分阶段教育、分重点帮教和定人、定位、定量、定考核),实现了无一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无一重新犯罪的目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李兰 《中国司法》2010,(4):67-70
200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召开会议,提出在全国内试行社区矫正工作,这标志着我国6年来的社区矫正工作由局部试点步入全面试行阶段。目前,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和质量成为社区矫正全面试行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而社区矫正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三个方面的统一,因此,如何把握和实现这“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是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2016,(1):41-42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湖北省司法厅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特点,建立健全教育矫正模式,促进了全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8日,中国第一家,也是亚洲最大一家——北京市朝阳区社区矫正阳光中途之家开始运营。它给我们带来一个强烈的信息:借鉴国外经验,旨在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三无人员”安置,社区服刑人员就业难等问题的一种崭新的矫正模式,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北京市朝阳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中途之家”作为社区矫正的一种矫正模式,就像社区矫正制度本身一样,符合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刑罚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是,在它前行中,必然会带来与中国罪犯矫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会有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江苏省海门市司法局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摸索、创新社区矫正的工作思路和机制.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实施“四化”战略,大大降低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2009,(7):17-17
北京市昌平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注重用“真心、爱心和热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着力解决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心理和就业等问题,取得了实效。目前.在昌平区矫正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全区管理的371名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现象发生.无一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1.
吴宗宪 《中国司法》2011,(11):66-70
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的对象——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多方面的工作。这些依法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人员,一般被统称为“社区矫正工作者”。根据目前已经形成的共识,社区矫正工作者是一个总的概念,其中具体包括不同种类的工作人员,例如,街道、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司法助理员)、矫正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志愿者等。在这些工作人员中,司法助理员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给他们确立恰当名称,对他们实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社区矫正工作的成败。本文探讨司法助理员的恰当名称和科学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建军 《中国司法》2011,(11):78-80
随着社区矫正制度被正式载入我国刑法,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在未来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执法主体地位备受关注。作为刑罚的非监禁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始终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保障社区安全;二是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二者的实现都有赖于强有力的矫正手段作为基础,势必应建立起一种针对社区服刑人员人身的约束保障机制,以确保在社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矫正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矫正质量.安徽省歙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推出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制度详细规定了9种责任倒查追究情形:一是在规定的期限内,该衔接的未衔接,造成脱管、漏管、社区服刑人员去向不明的;二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监督管理规定.应该督促社区服刑人员按规定进行一周一个电话、一月一份书面材料报告其思想、活动情况。未督促执行到位的:三是应与有关人员(单位)签订矫正协议而未签订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管理是社区矫正三大任务之一。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顺利回归社会,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为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把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向教育要安全、向教育要质量”的工作理念,充分依托和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优势,大力推进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机制建设,不断创新教育矫正方法、措施和手段,社区矫正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社区矫正持续安全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全省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田韵 《法制与社会》2013,(32):223-224
社区矫正中的心理矫正工作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和心理治疗。以配合教育改造,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重塑健全人格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一项工作方式。本文站在实践的层面,参考全国社区矫正心理工作的状况,结合萍乡市实际情况,对萍乡市社区矫正心理工作进行分析,针对本市社区矫正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些许建议,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铺开提供些许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社区矫正的核心,通过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心理辅导、个性化矫正等方式,转变其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再社会化。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各地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履行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任务,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教育矫正工作规律,对于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挑选、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建立,二是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三是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心应当是第三个环节,社区矫正措施的实施。首先从理论层面看。美国学者曾指出,矫正这一术语是指法定有权者对判有罪者进行监禁或监控机构及其所实施的各种处遇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江阴市申港街道司法所自2005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已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13名,其中64名已顺利解除矫正.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在坚持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同时.采取“以心暖心”的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此来促使其安心改造和悔罪自新。  相似文献   

19.
《法治纵横》2014,(20):33-33
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自2006年2月开展试点、2009年12月全面试行以来。截至今年8月,全省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4万人,累计解除2.6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79万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为0.06%,大大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志超 《人民调解》2008,(10):18-19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自2006年3月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区以来.按照“两院两部”文件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以试点先行为己任,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以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丰泽实际、具有丰泽特色的“丰泽矫正教育模式”.即“八化”工作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丰泽区累计接管的127名社区服刑人员中先后有53人次受到表扬.有15人次被评为矫正积极分子.仅2人次受到警告处分。未出现一例漏管、脱控或重新犯罪现象.累计有40名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