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规划,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全会》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擘画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建议》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全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利益问题,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进行谋划。站在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我们按照《建议》提出的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和推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刊约请胜利油田部分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撰写了一批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这些体会和文章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本刊选编其中几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其中,科学发展是一个总纲,是贯穿《建议》的一条红线《。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一、从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转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一“)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各位代表:“十一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标志着我党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844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建议,其意义深远。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紧密结合青岛和党校实际,切实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重要任务和重大措施,通过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十一五”规划》,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立了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举措。本文就《建议》中新的重大决策提出的总体背景和基本原因作粗浅的分析,这对于正确把握并贯彻《建议》主要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九三学社广大成员感到十分振奋,各地社组织及社省委机关纷纷召开学习会、座谈会,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在学习会和座谈会上,大家畅谈了自己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盛赞了中共中央所作出的英明决策。大家一致认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次民主、团结、务实的大会。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  相似文献   

11.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全局、检验工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历史决策。《决定》对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1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同国防大学学员座谈时强调:讲政治,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勾描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表述作为五中全会公报中的重点和亮点格外引人注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与我们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相统一,是我们今后解决“三农”问题所面临的一个总课题。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听取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会议,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决定》提出的执政思想体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本文从对“以人为本”内涵和本质的理解入手,谈了“十一五”规划《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对当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具体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