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风窗》2016,(13)
正战争题材的作品,首先要处理的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打仗。《三八线》在回答"为什么要打仗"这个问题上做得是相当不错的。电视剧《三八线》在北京卫视等几个省台刚一开播,似乎就触动了某一根与剧集本身无关的敏感神经,它的意义和影响超出了作品之外。在持续播出的过程中,《三八线》的收视率也一路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在追这部剧。那么,  相似文献   

2.
刘晓庆出名后写的第二本书叫《我的路》,在书中她写了一句后来流传颇广的“名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难在什么地方呢? 记者们要追踪你和新情人的隐私,走在大街上要戴上墨镜,签名签得手都发软……诸如此类。一方面,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要捧得你出名;另一方面,捧得太热乎了、记者追得太急了,又惹得你烦——这大概是许多“明星”的心态吧。大概是去年,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宋丹丹的一席话,也是“说难”的。不过宋丹  相似文献   

3.
“坎德尔事件”之后, 美国著名学者朱迪思·巴特勒在2004年11月4日的《伦敦书评》上发表文章, 为德里达辩护, 认为德里达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文章也结合德里达去世这一事件分析了德里达晚期著作中的“哀悼”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你最终将对你的生命和姓名作何反应?”德里达生前最后一次接受《世界报》访问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次访谈刊登在2004年8月18日的《世界报》上。他说, 一个人如果能够理解自己的生, 也就必得去理解自己的死———独一无二的、绝对的死, 无法起死回生、也无法救赎的死。在这…  相似文献   

4.
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1亿2千万美元=迄今为止最好的二战题材影视作品。这儿乎是所有传媒对《兄弟连》剧集的标准评价。但在美国二战史专家马克·班多眼里《兄弟连》的毛病还很多。马克·班多是原10l空降师老兵,著有4本101师欧战经历的著作,他在自己的网站——伞兵时光上发表了对《兄弟连》剧集的长篇评论文章。毫不客气的指出了剧集违背史实的脚本错误和许多技术漏洞。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在悉尼开一间小店,而小店又恰好开在旅游点,做的是游客生意,那么经过了四个寒暑,看惯了游客嘴脸,你便会像我一样,顺笔便写出许多游客百态。我开这店,最怕碰上老追着问你是不是中国来的同胞,你一告诉他是,可倒好,亲切感有了,生意却一点做不成了。同胞们一定怀疑你这货是“MADE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1991,(11)
如果你是《上班一族》的老朋友,当你翻开这期杂志时,不难察觉到,继上一期采取专辑的形式之后,这一期又有了新面孔。“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在拥有了许多许多如你一样的挚友之后,《上班一族》还将不断改进,为的是更快、更活、更贴切地反映上班一族的生活和心声。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开设更多的新栏目,“成功路上”,可叙述你在发奋过程中一件铭心刻骨的事情;“第一次……”,可以讲你的第一位上司,第一位师傅,第一次领工资,第一次调动,第一次分房,第一次升职等等;“天涯若比邻”,将反映港澳、海外上班族的情况;还有……这个省略号的内容,要由你来充实、丰富。  相似文献   

7.
艾君 《工会博览》2022,(29):39-42
<正>从读书时,字典、词典就会无时不伴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尤其是始编于1975年,历时十八年编成的中国当代规模最大的词典《汉语大词典》,成为我们学习的帮手、工作的伴侣、求知的老师。那么,你可知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是什么呢?它就是《尔雅》,这是中国第一部训释字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那么,何谓训诂书呢?在中国古时,无字典、词典、辞典之分,却有“字源”“字通”“字鉴”等书名,这是因为古文中大多是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8.
阿蓝致读者     
亲爱的读者: 打开《南风窗》,你会看到这刚刚竣工的“玻璃屋”。“屋主”我欢迎阁下的光临。先送上我的名片:阿蓝,编辑,女性公民,共和国阳光下出生、成长。请多多指教。“玻璃屋”,顾名思义,透明的办公室!如果你对我们刊物的文章及编辑工作有疑问、意见或建议,请给阿蓝来信,我将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当然,阿蓝不是“百事通”,当不了“救世主”,不可能帮助每个人解除工作、学习、感情等方面的困扰,敬请原谅。这所透明的小房子是编辑部与你沟通的桥梁,欢迎你,朋友! 这回,“玻璃屋”选登了唐灿光读者的来信,下一回,该轮到你了。不少读者想了解我们杂志社的情况,开张之日,先向你披露一条本编辑部的“内部新闻”。既然是“屋主”,也就从“屋”说起吧。告诉你,我们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9.
也许你是新朋友,也许你是老朋友,但是当你翻开这一本标明“’93新版本”的《南风窗》试刊时,你也许都能感到出乎意料的惊喜。《南风窗》,一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的有独特口味与魅力的杂志,一本被誉为“吹一股清新健康的南国之风”的“广东十佳期刊“(之一),七年半  相似文献   

10.
老猫 《法制博览》2011,(14):14-15
写了一本书,《我的故乡在1980》;现在“故乡”这个词热了起来,那么就来说说故乡,说说为什么会怀念故乡。可怀念的故乡,大约分两种,一种是你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山清水秀,  相似文献   

11.
打开一本《成语辞典》随便翻翻,几乎每翻几页,都会有一些冠冕堂皇的成语赫然映入眼帘,它们所倡导所表达的对人生、对他人的态度和胸襟,那种豁达、那种诚挚,真让人肃然起敬,足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惭形秽。如果你把《成语辞典》仔细再翻下去,再想一想,你便会有一点疑惑了。这意味着你已经发现了成语中的又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顽症,我们姑且总的称之为“人格分裂”,其中包括自相矛盾、虚伪等等病症。下面我们就从中列出几处症状格外明显的“成语病”来,替它们试做诊断。【先君子后小人】——此语掷地有声,带有几分悲壮色彩,然而其言下之意,却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在我们的传统中,“君子”与“小人”历来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不容许  相似文献   

12.
岑嵘 《法制博览》2008,(20):20-20
这是饭桌上听来的笑话,一半儿真,一半儿假,说不清真,亦说不清假,然仔细琢磨琢磨,还真有点味儿。两个酒鬼握着酒瓶子在大话西天。“你说什么人最怕公安?”“土匪。”“错!”“强盗。”“错!”“杀人犯。”“猜不着吧?我告诉你,是——婊子!”“为啥?”“咳!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土匪、强盗、杀人犯是怕公安,可他们都是一些不要命的人,逮着了也就没命了,没命了还怕啥公安。婊子就不一样,她们被逮着了,最多罚个三五千块钱,就放了。放了,还得生活呀,还得做婊子呀,于是又被逮着了。逮着了,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句俄罗斯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为了解释这句谚语,先请你看看下面几则虽属虚构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A.一次,各国学者相聚一堂,拟以大象为题当场作文。结果,德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爱情》,俄国人写的是《论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中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伦理纲常》。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杂志社要公开招考一批编辑、记者啦!八月中旬,《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这三家大报先后刊发了这一消息,电台也广播了新闻。《南风窗》此举,也够得上是不拘一格,大胆选材了。你看:“报考者不论工人或干部,不论有否文凭,只要有广州户口(或有条件调入广州者),具备较高写作、编辑水平或较强社会活动、理财能力,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者,均可报考。”这对那些向往“无冕之王”之位或“无名英雄”之职的志士来说,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机遇。消息一经登出,有意者便纷纷前往报名。短短三天  相似文献   

15.
在有太阳的黄昏,我临窗静静地读着艾米丽·狄金森的诗,在一首诗中,她轻声问:“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因为他知道,而你,你不知道,我们不知道。”在《我从来没觉得这是家》中,她这么说:“在这尘世——在美丽的天空,我也不会自在,我知道,我不喜欢乐园。”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  相似文献   

16.
对话王东灵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你说自己去中洞支教,是为了寻找快乐。但报道说,你在中洞并不快乐,因为看到了种种落后现象,与那里的人关系也不融洽。是这样吗?王东灵(以下简称王):我为什么不快乐?你什么都去想肯定不快乐。我跟那里的人当然融洽!不能说人家“满足现状”就不好。你  相似文献   

17.
打开创刊号的这扇《南风窗》,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教人为之心窍开通,心情舒快。开放、大胆、言之有物几乎是这本薄薄的杂志每一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例如:《广州人的“炒更”》一文,为某种意义上的“炒更”翻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炒更”是胡乱捞外快的同意义语),指出这是广州人“以增加工作量来应付自已日益增多的开支”的一种手段;《广州,处处讲钱》一文提出诸如“凡是认真讲钱的地方特权就变得不那么吃香”,“认钱不认权”等新而且尖的论点;《京西来了“长头发”》一文则揭示了“不能以头发长短来论英雄”(“长头发”在  相似文献   

18.
三年前,本刊曾发表一篇专稿《高层住户,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一“秘密”的公开,竟然导致广州市出现了一门新兴的服务行当,出现了一批——从衣着、打扮、举止、神态或许可以猜出一个人的职业。但是就下面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1987,(10)
你心目中的《南风窗》是怎么样的?你、我、他,自有不同高见吧。广州宣传学院“社会传播与公共关系”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传播反馈原理时,走出课堂,访问了300多位《南风窗》的订户。同学们说,访问之前,他们有点忐忑不安,担心会成为“不速之客”,谁料接触读者之后,对方的热情竟使他们大感“受宠若惊”,都是热心人呵! 同学们在顺利完成了300多份问卷的填写工作后,还各自写了一篇调查心得。现选登其中部分,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南风窗》。  相似文献   

20.
徐世平 《法制博览》2008,(19):49-50
嘉靖一朝,言路尽绝。这是定了案的。嘉靖世宗皇帝朱厚熄,坚持追尊其生父为皇帝,“议大礼”而我行我素,或以杀或以贬,直至血染“左顺门”。此后一二十年间,朝廷上下,无人敢言,满朝死气沉沉。嘉靖皇帝的原则很简单,你敢言,我就敢杀,谁人奈何我也?然而,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个叫海瑞的六品官员、户部主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