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袁素莲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涨,形成了人民革命的第二条战线。这条战线和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战线相配合,加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崩溃,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笔者认为,第二条战线的形...  相似文献   

2.
从 1937年 7月日本全面侵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 ,国民党不顾国难当头 ,悍然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对国民党制造的这两次国共摩擦 ,美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即从第一次的不干预政策到第二次的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为什么美国会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呢 ?这同它的对华政策及当时的世界局势密切相关。本文试分别析之。(一 )日本在 1937年 7月 ,开始了全面侵华 ,抗日救亡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呼声。国共两党终于停止内战 ,重新合作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并没有放弃它反共的政策 ,在 1939年 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 ,确立了“防…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决战时期.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以人民解放军痛击蒋介石反动军队的武装斗争的第一条战线和以学生运动为主体的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即第二战线.本文仅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领导问题作以探讨.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学生中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套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领导体系,为学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共中央首先设立城市工作部.1946年底,城工部重新改组,由周恩来同志兼任部长。各中央局、中央分局也没有城工部,如晋察冀…  相似文献   

4.
1947年5月,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学生运动。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学生的这一爱国行动,说它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次运动是在党中央的指示下,由中共上海局和各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的。  相似文献   

5.
《前线》1984,(2)
解放战争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到一九四六年六月,这是由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党中央正确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方面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第二阶段,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到一九四七年六月,这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党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阶段,从一九四七年七月到一九四八年八月,这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党中  相似文献   

6.
入鲁首战千捷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积极准备发动全面内战,中共中央不得不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战卖国政策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自己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之中。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为了迅速形成新的革命高潮,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二月会议”)。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这次革命的动力是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以解放区为主。”周恩来也在报告中把国统区人民运动称为“第二战场”。“二月会议”第一次把第二战场提到了同第一战场互相配合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8.
1946年初,国共两党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签订后,国民党政府自恃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不断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战火从东北烧进关内,中国上空再次战云密布。国民党的内战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经过共产党的一再敦促,蒋介石宣布从6月7日起东北暂时停战15天。消息传出,举国关注。上海各界人民纷纷以各种形式表示:“我们要的不是15天的和平,我们要永久的和平。”与军事进攻相呼应,国民党还加强了对其统治区人民民主力量的镇压。但是,反动派的横暴不仅阻止不了人民的正义行动,反而更加激发了人民反内战运动的发展。同仇敌汽,声…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前线》1960,(23)
答:1945年8月14日日寇投降后,一方面由于中围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内战阴蹀,—方面由于蒋介石在抗战时期力量业已削弱,对于发动全面内战还没有准备好,加之顾忌全世界民主与論对蒋介石内战政策的反对,美帝国主义还不敢明目张胆地直接大规模地参与中国的内战,因而,不得不在“和平調处”的掩盖之下,帮助蒋介石进行内战的准备,以妄图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11,(11):28-32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除在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外,在政治上也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瓦解敌军的工作。三年中,通过秘密策反而起义、和平改编和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官兵总数达117万人,占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时总兵力430万人的27.2%。本文记述的是我党我军对国民党东北守军进行秘密策反工作的部分事迹。  相似文献   

11.
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中国现代史论者均认为解放战争时期存在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是“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第二条战线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笔者认为,解放战争时期除这两条战线外,还存在一条战线,就是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他们宣布脱离国民党蒋介石,宣布脱离其反动军队,站到人民一边,站到人民解放战争一边,从而成为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股特殊的革命力量。这既包括国民党军事将领率部举行的战场起义,也包括国民党地方军政首脑率部起义后和平解放了一批省、市、地区。这些起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和对战局与时局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中国革命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这第三条战线,对揭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于1947年提出“第二条战线”这一著名论点的5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郭晓平撰写的《第二条战线史论》一书。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第二条战线历史的学术专著。这部著作有以下特点:一、主线突出,结构有序。对第二条战线的内涵,学术界长期存有争议。作者认为,第二条战线不是泛指党的白区工作,也不是笼统地指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运动,而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锋和主体的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斗争”。本书的内容结构,就是根据这样的理解安排的。作者依据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13.
曲晓溪 《世纪桥》2011,(24):25-2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为痛击国民党的进攻,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放手发动群众、肃清日伪残余及国民党土匪武装、进行土地改革、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同时,积极展开参军参战、组织战勤、保证军需、拥军拥属,全力支援前线的运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支援解放东北、支援全国解放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城市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人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合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人、农民、市民斗争的发展。我有幸在福建省立福州中学(现为福州一中)读书时,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引导下,  相似文献   

15.
1945年10月以后,国民党违背《双十协定》,调遣80万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由于国民党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立即发动全面内战还有困难,而美国从它的全球战略出发,也需要调处中国内部的军事冲突,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2月15日发表对华政策声明,表示赞成中国“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并派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华“调处内战”。此文讲述的就是在此期间,马歇尔特使视察延安的历史情景。——编者  相似文献   

16.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有三次大的战略行动:一是1945年为了争取控制东北三省,中央组建了100个团的军事骨干和2万多名地方干部挺进关外,为建立和巩固东北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在北平求学的人大概都会记得,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在北平全市进行过一次疯狂的大逮捕,各高等院校100多名莘莘学子被投入草岚子监狱中。当时年方21岁、正在北师大就读的我,也没有躲过这一劫,和难友们一起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严酷考验。时光荏苒,从那次炼狱至今50多个年头过去了,回首往事,思绪万千。全城白色恐怖疯狂逮捕学生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战争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这时,“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  相似文献   

18.
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个反击战--上党战役 日本投降后,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但又迫于当时对其独裁内战政策极其不利的政治、军事局势,只好一面假惺惺地与共产党进行重庆和平谈判,一面却对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重庆谈判期间,阎锡山即奉蒋介石之命,以五个师的兵力,由临汾、浮山、翼城出发,抢占我解放区长治地区(古称上党)这一战略要地.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大学无疑是这条战线上的主力和骨干,而中学则是一支重要的方面军。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看中学在当时的现实斗争,特别是在5&#183;20运动和1948年的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下简称“反美扶日”)运动中的作用;二是看中学党的工作在培养干部后备力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威 《北京党史》2012,(3):64-65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晋察冀分局城工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下,北平市戏剧团体联合会(简称“剧联”)和祖国剧团,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进步力量。紧密地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相配合.与国民党“戡乱”文化进行尖锐斗争,积极争夺进步戏剧阵地,培养了一批革命的文艺青年骨干.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上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