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号称当今世界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国家,又经常对别国的精神文化生活横加指责,但就是在这个美国,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却泛滥成灾。把色情称作“无烟工业”,就是富有“创造性”的美国人的发明。在一些大城市、港口、商业繁华区的酒吧、停车场、旅馆周围即可看到妓院。拿不到合法证件的“应招女郎”则四处招揽或电话预约。传播淫秽物品成了某些美国人的发财之路。淫书、淫画、淫秽影视、淫具等充斥市场,甚至跳裸体舞,进行公开的性交表演等也登上了  相似文献   

2.
当前,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极少数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冷漠,虚以应付,对一些格调低下、消极颓废甚至有政治错误的书报刊物却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有的爱看武打、凶杀、色情书报,读起来趣味盎然,讲起来眉飞色舞,从中寻求刺激,消磨时光;有的嗜读“官场小说”、“厚黑学问”,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在工作、社交中刻意模仿,悉心领会,  相似文献   

3.
时下 ,随着反腐斗争的不断深入 ,少数被撕掉伪装的“两面人”现象 ,格外令人关注、警觉和深思。彻底揭穿“两面人”的丑恶面目和卑劣伎俩 ,警示社会 ,完善措施 ,逐步根除“两面人”现象 ,已成为反腐斗争的难点和重点。权力是滋生腐败的资本 ,有意并有资格扮演“两面人”者 ,大都是拥有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其共同特点是 ,“形象光彩” ,颇有口碑 ;“昼伏夜出 ,人鬼难辨”。有的台上讲廉洁头头是道 ,台下搞腐败胆大包天 ,贿赂一一笑纳 ,公款大肆侵吞 ;有的表面铁面无私 ,一本正经 ,暗里却违法乱纪 ,无所不为……其惯用伎俩是 ,善于在公众…  相似文献   

4.
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极少数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冷漠,虚以应付,对一些格调低下、消极颓废甚至有政治错误的书报刊却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有的爱看武打、凶杀、色情书报,读起来趣味盎然,讲起来眉飞色舞,从中寻求刺激,消磨时光;有的嗜读“官场小说”、“厚黑学问”,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在工作、社交中刻意模仿,悉心领会,当作为官“秘笈”;有的对国外、境外流入的一些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歪曲党的历史、低毁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刊书籍争相传阅,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5.
公路“倒客”是指把旅客当做商品任意买卖的丑恶现象。这种现象近年呈上升趋势。由于“倒客”成因十分复杂;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运市场尚无完善的法律规范,使根除这一现象的工作更加艰巨。 一、公路“倒客”是否违法?几乎人人都持肯定态度,可到了利益关口,认识天平便发生倾斜 从处理的多起“倒客”案件中可以看出,当事人对这一现象的合法性都持否定态度,被举报的车主在执法人员问讯时,态度基本端正,认识也颇深刻,  相似文献   

6.
声讯台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以来,曾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和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受到广大用户青睐。但近年来,随着声讯台数量的增加,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声讯台的分台和人工台在传播内容上带有色情、恐怖、迷信等不健康信息,有些声讯台以“我的第一次”、“偷心部落”、“恋上你的床”等充满挑逗和诱惑性的字眼命名,利用“色情言语”挑逗听众,引诱人们长时间拨打电话,从而赚取巨额电话费。据悉,目前青少年犯罪占总犯罪量的70%,而性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30%,色情声讯台对青少年性犯罪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色情声讯台除了在正规出版物上堂而皇之发广告外,更把传单散发到了校园,严重损害了电话信息服务行业的形象,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促使大量的青少年沉溺于和声讯台小姐的聊天之中,荒废了学业。色情声讯台不健康的内容就像精神鸦片,诱发青少年作出种种反社会和异常的行为。但是目前对声讯台在法规上没有严格的控制,话务员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社会监管乏力。那么,色情声讯台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会繁荣,如何有效治理声讯台?本刊组织到一组原创文章共同探讨这一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7.
声讯台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以来,曾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和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受到广大用户青睐。但近年来,随着声讯台数量的增加,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声讯台的分台和人工台在传播内容上带有色情、恐怖、迷信等不健康信息,有些声讯台以“我的第一次”、“偷心部落”、“恋上你的床”等充满挑逗和诱惑性的字眼命名,利用“色情言语”挑逗听众,引诱人们长时间拨打电话,从而赚取巨额电话费。据悉,目前青少年犯罪占总犯罪量的70%,而性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30%,色情声讯台对青少年性犯罪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色情声讯台除了在正规出版物上堂而皇之发广告外,更把传单散发到了校园,严重损害了电话信息服务行业的形象,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促使大量的青少年沉溺于和声讯台小姐的聊天之中,荒废了学业。色情声讯台不健康的内容就像精神鸦片,诱发青少年作出种种反社会和异常的行为。但是目前对声讯台在法规上没有严格的控制,话务员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社会监管乏力。那么,色情声讯台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会繁荣,如何有效治理声讯台?本刊组织到一组原创文章共同探讨这一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8.
声讯台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以来,曾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内容和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受到广大用户青睐。但近年来,随着声讯台数量的增加,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声讯台的分台和人工台在传播内容上带有色情、恐怖、迷信等不健康信息,有些声讯台以“我的第一次”、“偷心部落”、“恋上你的床”等充满挑逗和诱惑性的字眼命名,利用“色情言语”挑逗听众,引诱人们长时间拨打电话,从而赚取巨额电话费。据悉,目前青少年犯罪占总犯罪量的70%,而性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30%,色情声讯台对青少年性犯罪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色情声讯台除了在正规出版物上堂而皇之发广告外,更把传单散发到了校园,严重损害了电话信息服务行业的形象,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促使大量的青少年沉溺于和声讯台小姐的聊天之中,荒废了学业。色情声讯台不健康的内容就像精神鸦片,诱发青少年作出种种反社会和异常的行为。但是目前对声讯台在法规上没有严格的控制,话务员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社会监管乏力。那么,色情声讯台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会繁荣,如何有效治理声讯台?本刊组织到一组原创文章共同探讨这一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极少数党员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冷漠,虚以应付,而对一些格调低下、消极颓废甚至有严重政治错误的书报刊物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有的从凶杀、色情书刊中寻求刺激、消磨时光,读来趣味盎然,讲起眉飞色舞;有的嗜读“官场”、“厚黑”书籍,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佩服得五体投地,并在工作、社交中刻意模仿;有的对国外、境外流入的一些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歪曲党的历史、诋毁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刊书籍争相传阅,深信不疑,甚至在各种交际场合广为散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异性按摩问题。目前,有些地方的服务行业包括桑拿浴室开设了异性按摩。由于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这类异性按摩场所易于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成了流氓、色情、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繁衍的温床。对此,公安部已明确规定,对异性按摩一律不予批准。对已批准领了执照的,修改营业范围。今后不再批准发给此类执照,建议政府作出决定,予以取缔。一旦发现有组织、引诱、介绍、容留卖淫嫖娼活动的,应当依法查处。 二、关于有奖电子游戏机问题。对有奖电子游戏机的经营者,以明摆奖品,实际兑换现金的办法搞赌博活动的,公安机关应当调查掌握证…  相似文献   

11.
自新《婚姻法》实施以来,从民政、法庭接待审理的离婚案件中调查显示,当前婚姻家庭方面存在着不少令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起诉时以“第三者”插足为由提起离婚诉讼请求的现象增多。通过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咨询表明,因男方有外遇引起家庭矛盾的占40%,居各类原因之首。“婚外恋”现象使好端端的家庭危机四伏、风雨飘摇,有的最终导致家庭解体,使妇女遭受精神、肉体等方面的摧残,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留下阴影,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以家庭暴力为由提出离婚的增多。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12.
论点选萃     
党内江湖义气危害极大《求是》杂志刊登文章指出,党内出现的江湖义气现象是少数党员党性不纯、现行的体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文章称,目前,在一些党政部门,弥漫着一种不良习气,比如,党内不称同志,却称兄道弟;对上级不叫领导,叫老板;岁数大点,就直呼“干爸、干妈”,再如,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靠真理的力量去感召人,靠理想信念教育人,而是拿烟酒联络感情,用哥们儿义气取信于人。更严重的是,有的领导干部借参加老乡、校友、战友之间的联谊活动,大肆编织关系网,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有的甚至直接把江湖手法搬到党内和单位,以“寨主”自居,金兰…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央视曝光,警方出击,取缔了东莞一批色情场所,抓捕了一批违法人员。正当公众为东莞扫黄拍手称快之时,却有舆论在呼唤"东莞挺住"。"色情泛滥,则骂法治之乱;重拳扫黄,则喊东莞挺住",恐怕不仅是缺乏法治常识的缘故。"为反对而反对,把抵触当习惯,把泄愤当常态",一些网友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或许道出了个中"秘密"。时下,"为反对而反对"的现象不少见,抱有类似心态的大有人在。他们虽然未必全出于抵触、泄愤,可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婚姻法》中对离婚后法律救济制度中的一些条款在具体实施时难以操作,导致了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的不完善,离婚后弱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离婚补偿制度同时建立于我国《婚姻法》中,则可以完善离婚救济制度,减少因离婚带来的“女性贫困化”现象,以保证社会弱者权益,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死灰复燃”,见词知义,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在,“死灰复燃”比喻已经消亡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近年来。会上会下,说“死灰复燃”的渐渐多了,且多是指迷信、赌博、卖淫等原先已经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重新冒了出来。这些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冬么解释呢? 从根本上说,迷信、赌博、卖淫等丑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宠腐”现象奇观寒冰如果我们发现了丑恶,不用愤怒的手指把他点出来,那么我们就离丑恶不远了。从理论上讲,对腐败是不应也不该有"宠爱"之心的,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现实生活中近些年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怪现象。有那么一些人,面对腐败不是采取深恶痛...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3,(7):12-12
A 正方: @英洪波一号:婚姻自由没有错,但政策性离婚显然是对抗政策的投机行为,就像有的大款高宫搞假离婚拥有三妻四妾一样,不能因为手续合法就容忍这种现象存在。虽然对政策性离婚的判别有难度,但放任管理肯定会对政策造成损害.对那些“老实人”也不公平吧?  相似文献   

18.
“纪监部门能办出这样好的杂志,真让人想不到!”这是我和几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中谈到的.有的说,我原以为《党风与廉政》政治说教多,不耐看,谁知见到它图文并茂,雅而不俗,融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真让人爱不释手。有的说,这个刊物封面设计得好,你看小姑娘端一盘豆腐放几根葱献给执法者,这不正说明纪监干部一清二白吗?!真是“看似无声胜有声。”有的说,这个刊物《廉政论坛》水平高,不但内容丰富,且标题制作独具匠心,有“渴望”,有“呼唤”,还有“期盼”,读后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有的说,我对《曝光合》情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4,(12):64-64
《人民日报》刊登李斌的文章说,近年来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官”渐成腐败重灾区。在湖南吉首,一名村干部在因贪污公款被查后,竞然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当村干部不就是为了捞两个吗,这怎么就违法了?”说得如此大言不惭,却道出了村官猖狂腐败背后的扭曲逻辑,也暴露了基层治理中法治观念缺失的软肋。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的科学论断,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凝聚着深刻的政治智慧,而且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事业。但是近些年来,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却借着“发展”的口号滋长蔓延,并力图使其“道理”变“硬”。如:一些地方以改善投资环境为名,对社会丑恶现象放任不管,视若无睹,自辩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