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年前,全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了自己的领路人.7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的变迁,证明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正确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赢得的胜利成果,它从根  相似文献   

2.
人民民主的制度形态: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尚立 《民主》2011,(12):5-7
对于中国来说,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创造这个历史巨变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民主形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以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为内在动力,以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根本目标之一。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同上,第187页)。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发刊词     
<正>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理论是他留给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邓小平同志及其理论,中国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因此,创办一个以他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大命题,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和推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时代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一命题,需要将其放置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考察和审视。鸦片战争的爆发迫使中国被动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道路的本质规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节点,立足唯物史观,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探索的历史脉络,全面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就和经验,对于进一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现代化道路的方向和核心力量,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今天,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不可能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7)
立党立国、强党强国,中国共产党起身于国势颓微之际、建国于民族危亡之秋,舍生取义、砥柱中流,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架构、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基于历史事实的总结,也是出于价值目标的判断。从这个角度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憧憬、建构、发展人民民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的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社会主义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源泉。因此,社会主义和民主是联系在一起的,民主,一种国家形式,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不仅是一种手段。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80岁生日就要到了,这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的一部现代革命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正值人类刚刚跨入21世纪,中国人民刚刚完成邓小平同志规划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将领导着全国人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民主促进会自56年前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走过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现在又充满信心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杨宗科 《理论探索》2020,(1):5-12,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丰富的文化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产生和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之上,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正是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新时代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上新征程中,始终守住“人民的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庄重政治承诺。从政党的执政规律来看,只有守住“人民的心”,才能更加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好完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中守住“人民的心”,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直面问题和挑战,我们党必将坚持自我革命,以不变的初心守住“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7,(9)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在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优越性的根本保证。1.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梦想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彻底翻身解放,真正当家作主,是多少代中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12月23日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领导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家经常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时必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就不可能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21,(3)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自中国共产党确立之日起,就成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只要坚持党的领导,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就一定能推动中国这艘东方巨轮沿着正确航向行稳致远,把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2日《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哲学所原所长、博导李景源的采访文章,李景源在采访中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0,(2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最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号召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贡献出全部聪明才智,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对我国知识分子提出的要求。 同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较,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对自己的知识分子提出如此广泛而迫切的要求,寄托着如此巨大而热切的希望。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正在从事着空前宏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把一个积弱多年的中国转变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并确立起来的。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周银珍 《求知》2023,(7):21-24
<正>“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的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所在。没有人民至上就没有民心,就没有“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中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新的执政理念,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明确的动力源泉、鲜活的实践要求、确切的奋斗目标和永恒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