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郭景才,王朋一、判定被指控产品或方法是否构成侵权问题判定被指控的产品或方法是否构成了侵权,是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关键。专利权从客观的形态上可分为方法专利权和产品专利权。方法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产品专利权,一般表现为被指控的...  相似文献   

2.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首先应弄清什么是专利权?怎样才算构成专利侵权?专利权,是指由国家主管专利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一种专有权利。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排他性和时间性、地域性。专利侵权,是指受我国专利法保护的有效专利权遭到某种违法行为的侵害。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专有实施权的侵权,一种是对标记权的侵权。专有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独占实施其  相似文献   

3.
专利法中的共同侵权就是数个民事主体共同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它具有侵权主体复数性、侵权行为整体性、侵权客体单一性、损害后果共同性和行为性质可转化性的特点.共同侵犯专利权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共同侵权责任不限于连带责任,连带责任通常仅适用于损害赔偿责任.替代责任不是共同侵权责任,但其在侵犯专利权诉讼中应当有更大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专利法的深入实施,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专利日益增多,专利侵权纠纷也不断发生,由于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对专利权的侵犯与对有形财产权的侵犯就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本文试就认定专利侵权和处理专利侵权等问题作一探讨.一、专利侵权构成要件所谓专利侵权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者制造、销售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对专利权人的实施权和标记权的侵害.那么,构成专利侵权的具体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专利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其被滥用同样会损害他人及公共的利益。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形式,专利权滥用侵权在责任构成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侵害行为的实施者往往是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主体,受害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专利权滥用与垄断常常联系在一起。在法律规制上,我国的法律在针对该侵权的规定并不健全,因此需要通过对《反垄断法》、《专利法》等法律的完善来阻止专利权滥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蒋远清  蒋淳 《中国律师》2000,(11):67-69
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最主要、最复杂的工作是判定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这项工作既涉及到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又涉及到对专利权保护范围如何确定问题。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判断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专利权人的专利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关系到司法审判是否公正问题。本文拟就专利侵权行为的具体判断方法作些探讨和浅显分析。一、正确界定专利侵权行为是判断专利侵权的前提什么是侵犯专利权的侵权行为?学者们在其学术著作中就其含义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我国专利法也只是就某些具体专利实施行为规定为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7.
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河 《山东审判》2003,19(5):17-18
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责任后果,一是制止侵权行为,二是解决因侵权而给权利人造成损失的赔偿问题。因此,准确合理地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是制裁侵权人的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专利法》第60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员,其私权性质是不容置疑的。专利权的私权属性决定了侵权法的归责理论是专利侵权归责原则确立的基础。一般认为,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体系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  相似文献   

9.
专利权是一种绝对性较弱、客体不够确定的财产权。侵犯专利权行为的刑事制裁不符合专利权的性质,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立法也对其持审慎的态度。在我国,增设“侵犯专利权罪”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不应当设置该罪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法院和专利管理机关受理侵害专利权的案件较多。对审理这类案件中的赔偿问题,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只有原则规定。因而在具体执行中往往存在着不同认识,影响了执法的统一性。在此,笔者仪就侵害专利权的赔偿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专利侵权赔偿构成的要件 专利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内容。侵害专利权的赔偿是指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的财产权益受到损害后,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由侵权人给予赔偿。  相似文献   

11.
让侵权产品使用者承担停止使用专利侵权产品的责任并不是裁判的必然结果.只有在侵权产品使用者主观上是恶意的,专利权人才有权利要求其承担停止使用侵权产品的责任.同时,对专利侵权产品使用者在不同情况下是否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及赔偿的数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18条、专利法第60条和技术合同法实施细则第28条都做了规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侵权人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13.
戴晓翔 《知识产权》1996,6(6):34-36
专利权属于无形财产权。作为知识产权,它的载体是由文字、图表、符号、数学式、化学式以及线路图等予以描述的专利文件。它不具有有形财产的物质属性,受到侵犯时并不导致技术方案本身的损毁或者灭失,因此不能依其本身确定保护范围;专利权人制造的产品有时与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相一致,故专利权人制造的产品也不能用于确定保护范围。如何正确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已成为专利侵权诉讼的重点和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专利诉讼案与其他诉讼案的主要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14.
邓恒 《法律适用》2015,(2):101-104
确定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诉讼侵权比对与判断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诉讼程序至关重要。法院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首先应当确定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否存在,而后方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涵与外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以及与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确定的范围为准,如果涉案专利缺少一项或多项必要技术特征,则不存在可以获得保护的范围。若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审判机关则可以径行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15.
【裁判要旨】在他人制造的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上添加形状、图案、色彩形成新的外观设计,如果通过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与外观设计专利权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应认定该添加人是侵权产品的制造者,其行为侵犯了外观设计专利权。这属于叠加式侵权,该添加人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6.
范晓宇 《法学杂志》2012,33(1):147-151
专利侵权领域的证明责任分配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的焦点和难点之一,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的整体研究并不多见。要产生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至少须满足侵权人的过错、侵害专利权的事实、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四个要件。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原告应当对创设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而被告对权利妨碍、权利消灭和权利受制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各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应根据专利权及专利侵权的特点,依据《专利法》等实体法的规定具体确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侵权责任制度设计对资源配置的状态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侵权法应当认真考虑这种影响,要保证财产权侵权责任制度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市场,通过责任制度激励当事人采用侵权救济交易解决财产权侵权纠纷;另一方面,应合理地根据侵权行为的类型配置侵权责任的形式,以保证纠纷解决机构对侵权纠纷所作的裁判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分配章剑生行政侵权赔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行政相对人财产权、人身权的损害,经行政相对人的请求,行政主体依法应当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行政侵权赔偿责任作为行政法学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已引起我国行政法学界广...  相似文献   

19.
专利权损害赔偿 ,是审理专利权案件的难点 ,也是专利权侵权行为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法律规定 ,特别是WTO所确定的规则 ,提出专利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专利权人提起侵权诉讼应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众所周知,专利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性质的私权,专利权人在对其专利进行排他性实施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获得经济利益,正因为这种经济利益的存在,又使许多期望不劳而获者走上了侵犯他人专利权之路。面对着他人的侵权行为,作为专利权人在准备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之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