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旗开得胜”和“当场反悔” 经过战争的洗礼,小镇板门店被夷为平地。不知是哪位将军在地图上画个圈儿,圈定板门店为双方停战点——夜晚用探照灯直上直下打出一条光柱,再以此为圆心,1000米为半径,划出一个“非军事区”——这片瓦砾堆,便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一天,双方联络小组和几十名各国记者来到板门店。美军少校  相似文献   

2.
"旗开得胜"和"当场反悔"经过战争的洗礼,小镇板门店被夷为平地。不知是哪位将军在地图上画了个圈儿,圈定板门店为双方停战点——夜晚用探照灯直上直下打出一条光柱,再以此为圆心,1000米为半径,划出一个"非军事区"——这片瓦砾堆,便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板门店今昔     
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开城东南约八公里处,恰处“三八线”附近的军事分界线上。   板门店原本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小地方。朝鲜战争前,这里连一个小村都算不上,被定为停战谈判会场时,这里只有 4间小土屋,居民早已因战争而搬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与朝鲜停战谈判密切相关,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几乎一夜之间,板门店这个地名,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时至今日,板门店仍然是朝鲜半岛局势,乃至世界局势最为敏感的“神经”。   回顾朝鲜战争,在停战谈判会场的选址问题上,也如这场谈判本身一样,几经周折,最终定在…  相似文献   

4.
1951年10月,笔者穿上了军服,由外交部干部转换角色成了军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夙愿终于实现,但却是去参加停战谈判的。在朝鲜三年半的时间里,历尽风险,有幸见证了板门店停战谈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1952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9月6日,双方直接遣返战俘交换完毕。但是,美军手上尚有14235名志愿军战俘未被遣返,美方称这些战俘自己拒绝返回共产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6.
1953年7月27日,是开城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日子,也是全世界注目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于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上午8点半,在46军军长肖全夫的陪同下,来到我406团守卫的前沿阵地——大德山视察。彭总的突然来临,给官兵们极大的震惊和鼓舞。当时,激动人心的情景,令我永生难忘。1 大德山,是我志愿军前沿 阵地最高的一座大山。它距开城板门店以东三十多公里,这里,痛打美军陆战一师的炮声,直接震动着朝鲜停战谈判。所以,彭总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的第二天,就乘吉普车来到大德山下。彭总…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27日是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60周年。我这个曾经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的记者,有幸在板门店目睹协定签字的前前后后,虽然60年过去了,但翻开我当年在朝鲜采访时记录的4本已经泛黄的采访本,那段特殊的战斗生活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再细想当初的许多细节,更感到而今朝鲜半岛纷争不断在那时就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8.
1953年 3月,我在志愿军后勤部一分部汽车十团任政治处主任。不久,我团奉命到开城谈判代表团参加交换战俘的运输工作,我为交换战俘运输组组长。运输组由运输、车管、保卫股长和英、朝文翻译各 1人组成。换战俘由代表团谈判代表,又称四号首长的丁国钰同志负责。   4月 22日上午 10时,我作为中方交换战俘运输组组长,有幸参加了一次板门店交换战俘的具体工作,亲眼目睹了这一鲜为人知的悲壮场面,至今回想起来,仍令我情绪不能自控。   板门店我方接收区中心建筑由四个一字排开的临时帐篷组成,帐篷外用席子围成走廊,直通临时搭建的…  相似文献   

9.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这是中美双方交战9个月后进行战略调整的结果。此后,到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中进行。毛泽东在直接领导和指挥抗美援朝的同时,也直接领导和指挥了朝鲜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10.
朝鲜停战谈判是一个艰巨复杂、斗智斗勇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一阵线的中苏双方有时意见一致,有时意见相左,但最终在双方协调一致的共同努力下,使停战谈判达成协议。进而实现了朝鲜停战。来自中俄的解密档案记录下了——  相似文献   

11.
曾晖 《廉政瞭望》2014,(3):58-60
在方舟子正为转基因四下“科普”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崔永元站出来引爆了战火。自“方元”掐架以来.从转基因到基金会,从网络到法庭,双方在各个层面全力交火。这一次,不是他去挑战别人,而是对手要死磕了。  相似文献   

12.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磋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时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三打马踏里     
1953年7月8日至27日,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和我军在中东线的反击作战,驻守在板门店前沿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136师集中优势兵力,先后对马踏里东南山之敌实施三次攻击作战。在此期间,我作为第136师的参谋长直接指挥了这三次攻打马踏里东南山的战斗。  相似文献   

14.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撮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期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耿耿 《党史博览》2011,(8):54-56
志愿军老战士黄铮铮:这个美国兵是自己越过三八线跑过来的,在朝鲜东线高地鱼隐山躲了好几天,被我们六十三师俘虏了。10张照片都是林维松拍摄的,他参加了板门店谈判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40周年纪念日.虽然朝鲜停战已过去整整40个年头了,但我的脑海中,还不时地浮现出停战前后的动人景象.1 板门店谈判,本来双方已达成了停战协议,但李美军节外生枝,在空军的掩护下,用重炮对我军前沿实施狂轰滥炸,蚕食我方阵地,企图以此手段迫使我方就范.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配合板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暮春时节,我们踏上了寻访当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板门店谈判外围警卫任务的老战士、特等功臣马万新的征程。马万新何许人也?从“红一师”历史的记载中我们得知:他是太原战役中成长起来的全国战斗英雄,他的名字和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更和朝鲜战争中保卫板门店谈判连在了一起……总之,他与彭老总还有过一段生与死的不了情。马万新把名字“刺”在了彭德怀脑海1950年8月初,西北军区组织的军地第三届青年代表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红一师”的某团副排长马万新因在太原战役中战功卓著,作为全军战斗英雄,荣幸地…  相似文献   

18.
1953年 7月 8日至 27日,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东线的反击作战,驻守在板门店东侧半公里以东一线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三六师,根据志愿军首长和总部领导机关的指示,先后对马踏里东南山之敌实施三次攻击作战。特别是 7月 27日胜利结束的第三次攻打马踏里东南山的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斗,在抗美援朝的战争史上,更有着独特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三打马踏里的战斗情况至今仍鲜为人知。近日,在纪念抗美援朝 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走访了当年参加组织攻打马踏里作战的第一三六师作战…  相似文献   

19.
走近板门店     
昔日朝鲜停战谈判的场所———板门店,如今变成了旅游必去的观光点。走近板门店,历史、现实、未来,诸多思考和联想不禁一起涌上心头。50多年前,当朝鲜人民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当中国的安全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之际,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嘹亮战歌,扛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旗跨过鸭绿江,大义凛然地投入了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共同敌人的最前线。历时3年的战争,志愿军战士死伤36万余人,其中11万英魂长眠在了朝鲜的大地…  相似文献   

20.
备战 开城是一座历史名城,又是一座古都,它在三八线的南侧,是通往南北的咽喉要地,其军事地位极为重要。1951年7月10日,敌我双方第一次确定和谈地点就设在开城。后因故改到三八线南侧属于朝鲜政府控制的板门店举行。一切迹象表明敌人要在西海岸登陆夺取开城的决心是下定了。毛主席给志愿军总部下达了:“东放西顶”誓死保住开城的命令。在这紧急关头,我团在四平市改装中苏式122榴弹机械化炮团后,奉命第二次入朝参战。于1952年12月30日进入西海岸开城防区,配属于54军。团部位于开城南约四公里处。我三营(当时我任三营教导员)部署于板门店与开城之间的南侧。我团自进入开城防区后,就开始进入到紧张的筑城备战工作中去了。经过近两个月的昼夜施工,不仅每个人都有了掩体和运动交通壕,而且大炮也都进了山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