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7,(8)
<正>历史上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门弟子、位列"圣门十二杰"之首的闵子骞,自幼丧母,继母对他常有轻虐之事。一年冬天,父亲想教他学赶车,可是他却冻得连鞭子都拿不住。父亲认为他装冷偷懒,对他猛抽了一鞭,只见芦花从棉衣的破缝处飞了出来。父亲明白了一切,准备回家找老婆算账。闵子骞却哭着跪地替继母求情。他的以德报怨之举最终感化了继母。闵子骞以德报怨之举,体现了中华民族倡扬的"和为贵"的处世  相似文献   

2.
一字源流奠万华1988年10月,著名的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首次到祖籍地福建寻根祭祖。当时的福建省省长王兆国会见了他。李远哲博士激动地说:“福建省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因为这是我的祖先生活了1000年的地方。”李远哲博士1936年生于台湾新竹县,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可利分校化学系教授。清康熙年间,他的祖先从福建南安渡海到台湾新竹县。李远哲博士说:“我小时候经常在清明节随父亲去扫墓,每次看见祖先的墓碑上写着“武荣”,就问父亲咱们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父亲只知道我们的祖先从泉州来,与‘武荣李氏’有…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南障县农贸市场一角,有个修锁配钥匙的小店。店主胡运,从小失去父母,因为讲话口齿不清,左腿有点跛,所以被一些人讥为"废物"。其实胡师傅身残志不残,自学修理电器、钟表,修锁配钥匙更不在话下。由于他生活上孤身一人,几年前他进了县福利院。可只住了一个星期,他就又卷起铺盖来到大街边开了这个修锁店。从此,胡师傅不仅生活上不依靠  相似文献   

4.
安琪 《协商论坛》2016,(1):40-42
传闻 在认识王伟立以前,就已经听说很多关于他的传闻了—— 说王伟立生下来不到百天,就患了小儿麻痹,双腿和右手严重残疾,只有左手还有些活动能力;说王伟立幼年丧母,是父亲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的;说王伟立学过中医,却因为身体残疾而无法就业;说王伟立在街上摆过小摊,卖过烤红薯;说他开过饭馆、修车铺和广告公司;说他倒腾过石油,最后成立了一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身价过数千万的老板了……云云.  相似文献   

5.
王礼 《八桂侨刊》2004,(2):52-53
黄运来先生是广东潮州普宁县人.他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是“地主的狗崽子”。任何一个孩子和大人,打了他都白打,没人管;要是他打了任何一个孩子,那怕只是碰了人家一下。人家大人孩子找上门来,他的父亲都得逼他低头认错。当然还得挨一顿打。“地主崽子”还敢打人,那真是自找苦吃。  相似文献   

6.
清朝宣统年间,在上海市有一个闻名于世的游乐场所,这就是上海"大世界"。就在这个闻名中外的游乐场所,曾经有一位闻名遐迩的杂技女伶,她就是号称"飞刀女王"的孙玉伶。孙玉伶出生于河北吴桥县孙龙村一个杂技世家,从小跟父亲学得一身杂技绝技,但她没有跟父亲从艺,父亲闯江湖外出卖艺,她却守着母亲靠耕纺度日。一年夏季,家乡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日炎炎,褐土焦焦,庄稼籽粒  相似文献   

7.
正"人啊,就是要多折腾,这样活着才有意义。"这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过上好日子,父亲陈明旺特别爱折腾也特别能折腾。为了帮衬家里,父亲早早辍学回家务农,稍大一点就到广东打工,一干就是好几年。车间工人、服务员、修理工……有时候一天要打好几份工。有了一点积蓄后,父亲决定回老家闯一闯。瞅准老家兴建新房的机会,父亲借来一笔钱,与朋友合伙开起了红砖厂,  相似文献   

8.
赵玉峰 《中国保安》2010,(12):73-73
离开家2个月了,这是仕彰18年来第一次主动给父亲打电话。明天就是他当保安以来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这是他人生中挣的第一笔钱,他想用这笔钱请父母吃一顿饭,哪怕是一碗面条也好,以感谢父母18年来的养育之恩。父亲的手机终于接通了,"爸,明天下午有空吗?我想请你和我妈吃顿饭。"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沉默,过了好久,电话那  相似文献   

9.
"我原来一直不知道有这句话,老人家没有告诉过我。现在看来,当年有志气是好的,但还是小气了一点。"2008年初春一个温暖的午后,邓朴方在他那简朴的书房,对他的几位同事感慨地说。让他大发感慨的,是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作为一件"大事",已经写进了为纪念中国残联成立20周年而编纂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大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19)
正"我一生坎坷,但我的祖父辈更是历经民国成立、讨袁北伐、八年抗战、国共内战、台湾"白色恐怖",真可谓悲惨。试问近代哪一个中国人可以免于这样悲惨的命运?直到近三十多年,情况才得以好转,中国崛起,我们见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1990年,我陪父亲返乡探亲,父亲临离开时对我说:‘家乡已经脱胎换骨,为什么我们王家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则告诉父亲:‘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王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  相似文献   

11.
王明昆老人是某医院的退休医生,老伴7年前去世,两子一女均已各自成家,与老人分开生活。由于子女们各有各的事业,很少顾及到父亲,王明昆老人生活过得很孤单。唯一让他欣慰的是正在读大学的外孙王凡十分孝顺,放假时经常来看老人,并曾在老人患病期间特地请假从外地回来照顾他,为此,王明昆于2004年暑假期间,亲笔写下遗嘱:"我死后,房屋、财产  相似文献   

12.
父亲叫刘本祥,在部队时叫刘炳祥.在国民党的军官档案里,应该可以查到我父亲的名字.父亲生于1909年,如果活到现在应是106岁.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他有可能会领到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我写过一篇《母亲的奖章》,记述的是母亲当县里劳动模范的事.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该写一写父亲的纪念章了.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的子女不提起他,恐怕没人会记得我们的父亲了. 以前,我从没想过要写父亲.父亲1960年去世时,我还不满9周岁.父亲生前,我跟他没什么交流,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不是很深.因为我们父子年龄差距较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儿.  相似文献   

13.
冯薇 《小康》2012,(8):67-69
"长着一张中国脸,一句中文不会讲"成了很多海外出生华人的尴尬,也成为他们第一代移民父母的心病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际到达口,磨砂玻璃门开开合合。一个身穿T恤衫短裤的十七八岁男孩背着双肩包边走边四处张望。混在一群美国旅客中,黄皮肤黑发的他很显眼。栏杆外焦急等待的舅舅一下就认出他,但"杰杰!杰杰!"喊了三四声他才反应过来。他叫陈杰,但他的"绿皮"护照上写的是GeoffreyChen,比起"杰杰"这个小名,他更习惯别人叫他Geoff。他是个ABC,住在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Fairfax,在家行二。比起大他5岁、在母亲的老家大连出生并上过一年幼儿园才离开中国的姐姐,美国生美国长的他对中国的印象完全停留在12岁那年冬天在姥姥家过的那短暂  相似文献   

14.
正1995年12月,从小生活在小山村的荣立吉,在同样是退伍军人的父亲影响下光荣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在湖南某部服役。他时刻记着父亲的殷殷嘱托:"儿啊,为国家为人民,千万别丢了咱广西兵的脸。"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灾给长江沿线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荣立吉主动申请到抗洪抢险最前线。身强力壮的他在救灾现场连续奋战了几昼夜也不轮换,最后累倒在泥泞的堤岸上。由  相似文献   

15.
李江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河南新城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把承诺看得比生命还宝贵30年来,来自红旗渠畔的李江福谨记父亲"人过要留名,雁过要留声"的谆谆教诲,把对人的承诺看得比生命还宝贵。重合同、守信用、履承诺是他不折不扣遵从的人生法则,也是他的职业操守所在。2014年4月,解放军总参谋部要在防空兵学院召开一个全军现场会,要求两座学员楼在国庆  相似文献   

16.
"大宽,上次的事真是谢谢你啊!帮大忙了。""大宽,这事儿你要管管啊!我们大家就信你了。"这些话语曾经听到过很多次,居民们喜欢叫他一声"大宽",就好像唤自家人一样亲切。而现在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大宽",因为大宽已离大家而去,只留下他忙碌的身影在人们的记忆里。群众诉求的代言人李大宽是黄浦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也曾经担任原卢湾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时时刻刻把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牢记在心,跑遍了社区里的每一个角落。他待居民亲切和蔼又热情,认真地倾听居民的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冷暖记  相似文献   

17.
27岁的陈晓明是江苏盐城一个富裕家庭的独生子。2005年,他参加江苏团省委“西部计划”来到古老、神秘的月亮山,开始了支教生活。在月亮山区,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苗语,还与一位苗族姑娘深深相爱。他放弃都市繁华的物质生活选择留在月亮山,只因为那里的孩子需要他。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19.
李愚 《传承》2008,(1):55-55
董事长对人力资源总监说:"我需要一名助理,你调一个优秀、可靠的职员过来。"人力资源总监拿了一本卷宗对董事长说:"这是他的资料,他在我们公司工作5年,没犯过任何错误。"董事长说:"我不要这个5年没犯过错的人。  相似文献   

20.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记者采访了在抗日战争中参加过64次对日空战的原“飞虎”队员彭嘉衡。岁月无情,昔日风华正茂、英姿勃勃的天之骄子,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但彭老思维敏捷,声若洪钟。他满怀激情地向记者讲述起抗战中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彭嘉衡原名彭淮清,祖籍广东兴宁,1921年出生在印尼加里曼丹岛一个华侨家庭。父亲在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生存,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经过苦心经营,父亲的橡胶生意越做越红火,在彭淮清15岁那年,一向注重落叶归根的父亲把他和弟弟彭淮汉送回故乡兴宁一所较好的中学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