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成汉平 《党课》2012,(14):12-15
2011年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旨在制裁伊朗的国防预算法案,这一法案旨在打压与伊朗有着石油贸易的银行体系,以减少伊朗在全球的石油出口收入。一个月后,欧盟决定对伊朗石油进行全面禁运,同时出台针对伊朗中央银行等机构的一揽子经济制裁方案。  相似文献   

2.
2011年末以来,国际政治安全局势的最大风险就是伊朗局势的恶化。随着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伊核报告,伊朗多次举行军演并发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警告,美国航母集聚海湾地区,欧盟通过对伊朗石油禁运协议,围绕伊朗核计划的局势骤然升级。  相似文献   

3.
观察伊朗核问题要抓住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与朝鲜核问题总体趋缓不同,伊朗核问题一直在紧张高位徘徊,不时表现出惊心动魄的表象。但实际上,美国与伊朗都不愿兵戎相见,双方尤其是布什政府更多是希望通过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已。伊朗以核开发为牌、高调周旋。2007年11月,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公开宣布,3000台离心机正在伊境内"充分运转",政府不会改变目前的核计划。《泰晤士报》11月援引美国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核计划已发展到引爆点,虽然美国不愿就此动武,表示将继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暗示以色列有可能会采取单边行动空袭伊朗的核设施。美国、以色列、伊朗:和否?战否?  相似文献   

4.
王文 《红旗文稿》2012,(6):33-36
2012年2月9-16日,笔者受邀随团观礼了在德黑兰举行的伊朗革命日庆典,还走访了伊朗外交部、素有"伊朗硅谷"之称的帕德布科技园、伊朗国家电视台、伊朗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中央电视台驻  相似文献   

5.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2,(2):9-9
1月3日,欧盟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美国当局对此决定表示欢迎。伊朗强硬回击西方制裁,威胁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相似文献   

6.
对于伊朗国内最近出现的动荡过后的平静,英国广播公司6月23日报道称,经历过上周末严重的冲突后,伊朗出现了一种不安定的对峙气氛,星期一又出现了警察和抗议者的小规模冲突。伊朗目前的局势是政府和反对派双方都在权衡他们各自的选项。  相似文献   

7.
问:编辑同志,您好。从去年10月起,美伊博弈出现新的升温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年开始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媒体评论说:"石油禁运没有赢家"。请问为什么这样说?四川读者:刘威  相似文献   

8.
近来,核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棘手问题。朝鲜核问题尚悬而未决,伊朗核问题又趋白热化。2004年9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要求伊朗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尽快澄清与其核计划相关的问题,决定把2004年11月25日确定为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全面审议的最后期限。而伊朗拒不接受任何限制,认为这一决议的内容是非法的。此前,200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曾向伊朗发出强烈警告:美国及其盟国不会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如果斡旋不能奏效,将采取一功可行手段制止伊朗核武器项目。不久,美国关于轰炸伊朗核工厂的计划又被泄露,伊朗作为美国的另一个夙敌再次浮上水面伊朗迅速  相似文献   

9.
徐占伟 《党课》2008,(1):76-79
最近一个时斯,美国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战略博弈攻防不断、好戏连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三方角力之下,美俄关系、美伊关系寒流阵阵,而俄伊关系不断升温。2007年10月16日,在伊朗面临美国新一轮制裁、国际处境十分孤立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毅然出访伊朗,出席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1943年以来首位造访伊朗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元首。普京明确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警告美国不要贸然对伊朗动武。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媒体接连有报道披露,美国有关人士在谈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时,普遍顾虑伊朗用游击战对付美军。而各种信息也表明,伊朗的军事专家一直在研究伊拉克开展反美战争的经验教训,还有越南对美开展的游击战,听说还在研究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游击战原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经验。看来,美伊双方都盯上了游击战。游击战,这也许是战争的新境界。好像今日战神也像现代城市人怀疑精细加工的食品,宁可选择粗粮野菜,向往自然的田园生活,也要来个“返璞归真”了。翻开近现代战争史,我们便会发现,所有强大的武装入侵者,基本上到头来都是被…  相似文献   

11.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2004年11月25日在维也纳举行新一轮会议,就伊朗核问题再次展开讨论。此前,伊朗在关键时刻做出妥协,中止了与浓缩铀有关的一切活动,这有助于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不同意美国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18):21-21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朗经济必须摆脱依赖石油出口的“陷阱”。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经济困难境地。此外,伊朗方面还表示,将就欧美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提起法律诉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试图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13.
伊朗航空公司的一架坡音727客机,于当地时间1月9日坠毁。据最新消息,机上至少有80人遇难。纵观伊朗近30年的空难记录,飞机坠毁已不鲜见。伊朗方面将其归咎于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致使伊朗无法从西方国家购买新型客机或飞机零部件。  相似文献   

14.
伊朗核问题3月13日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已是美国国家安全计划的焦点,布什政府正推动一场针对伊朗宗教领袖的运动。据《华盛顿邮报》3月13日报道,布什一直在召集专家学者开闭门会议,向他们征求对付伊朗的方案,同时加紧对伊朗国内反对派的资金援助,在华盛顿专门设立伊朗办公室,并在伊朗邻国增派外交人员,加强对伊朗的监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伊拉克得手后,又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基地恐怖主义分子关系密切为由,扬言要发动对伊朗的战争。然而,由于伊朗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都优于伊拉克,所以,如果美国发动伊朗战争,决不会像在伊拉克那样轻易得手。美国如果利用伊拉克战争胜利的余热来攻打伊朗,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美国一旦发动伊朗战争,必将遇到诸多困难。一是经费不足。美国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后,国库已经空虚,无法再耗费亿万美元来进行伊朗战争。美国目前约有13万军人驻扎在伊拉克,每月开支为40亿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即使美国将来大幅度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自由"和"人权"的名义,美国及西方发动了"利比亚战争",在基地组织的帮助下顺利推翻了卡扎菲政权。2013年,美国及西方又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了"马里战争"。促使美国决定加大反恐力度的,是2012年9月11日的"班加西事件"。基地组织和美国及西方之间的复杂关系,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美国所有的公开和秘密的活动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即全方位驱逐中国在非洲和中东的影响,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围堵  相似文献   

17.
美伊历史恩怨与核危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伊朗问题已经成为美国、伊朗、欧盟、俄罗斯等力量进行国际关系博弈的焦点所在,乃至有人推定伊朗将成为美国下一个军事打击的目标。那么,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是如何演变成时下的态势的?美国对伊朗的渗透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门罗主义”,其主要目标是在伊朗谋取石油和经济利益,并避免卷入英国与俄国在伊朗的争夺。但是,由于英国、俄国的挤压,美国在伊朗的利益难于扩展。美国在伊朗扩展影响的机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得以出现。1941年上台执政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为平衡英国、苏联的压力,表示了与美国结盟的意愿。美国为防止英…  相似文献   

18.
杨艳新 《党课》2009,(8):80-83
6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埃及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美国同伊斯兰国家关系的新思路、新政策,呼吁彻底摆脱不信任与敌视的恶性循环,开启双方关系的新篇章。奥巴马集中梳理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分歧,包括极端主义、中东问题、伊朗核危机等,并表达了一些创新观点。奥巴马的演讲引起强烈反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表示,希望演讲能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美国出现过一起让人虚惊一场的"毒奶粉"事件。12月18日,密苏里州一名出生10天的婴儿因感染克罗诺杆菌而死去。这种杆菌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家里和医院都可能出现。但感染病例非常罕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一  相似文献   

20.
董德兵  韩爱勇 《党建》2012,(3):63-64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伊朗与核武器研制相关的活动可能仍在继续”,这让一直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心存芥蒂的西方如坐针毡。英国随即决定停止与伊朗所有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往来,关闭伊驻英使馆,德法荷也召回各自驻伊朗大使;伊朗发生了示威者冲击英驻伊大使馆事件,并高调举行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核科技成就,声称若出口石油遭禁售,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