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颖  杨卓图 《广东民政》2011,(11):36-37
在军休所门口,记者见到了刘广根所长。这位转业之后便服务于军休四所十数年的老转业干部对所里的业务如数家珍,对军干们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军休四所由于其地理关系的原因,军休所的干部职工除了做好军干们的服务工作之外,还必须做好民政部门和军区管理机构的沟通工作。因为老城区寸土寸金的实际,对于军休所的扩建明显不现实。为了更好地为军干们争取更多的资源,丰富军干的退休生活,他们积极协调市区民政部门,为军干们的待遇落实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军休文化建设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各地军休安置管理机构重视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弘扬军休文化,对于促进军休所全面建设,更好地发挥军休工作在服务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山东省莱州市军休所将2012年作为“军休文化建设年”,提出“突出军旅特色、实施文化引领、体现亲情关怀、打造和谐家园”的工作目标,大力探索和推进军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军休家访工作的内涵。军休家访工作,是指军休工作人员采取上门走访的形式对军休干部家庭进行访问或拜访,以面对面进行沟通,近距离交流感情的方式,仔细了解军休干部的客观行为动向和主观思想动态,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并征求其对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进一步的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军休家访工作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是:针对性、复杂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军休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强、责任重大的服务工作,它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头连着军休干部的情绪和国防建设的稳定。在新形势下,锦州市按照省关于军休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创建新的服务管理模式,撤所建站成立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服务管理中心。为适应军休服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市第二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做好“四个下沉”(即思想、组织、人员、工作),促进了军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朱宝华 《中国民政》2011,(10):56-57
创建“和谐军休家园”是民政部关于军休工作的目标要求,是新时期做好军休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军休所把创建“和谐军休家园”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为主线,以军休干部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不断探索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倾心竭力地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打造“和谐军休家园”,赢得了军休干部的称赞和好评。市军休所先后获得国家级“安置服务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和谐军休家园”先进单位:省级“民政基层示范窗口单位”;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为十堰市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6.
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党建工作是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军休单位的基础工作,是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水平的组织保证。日前,河南省民政厅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到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信阳市、南阳市、邓州市等地对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优抚安置     
《中国民政》2009,(9):62-63
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办召开军休工作经验交流会,旨在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实现“六个老有”目标。同时,实现重点工作有创新,难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上水平的目标。通过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军休工作更好地开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办以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为宗旨,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把军休工作做好做实。截止日前,全区已接收安置军休干部12300多人,无军籍职工近8000人,并连续三年年接收安置军休干部2000人左右,激增的移交人数,给安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区军休办始终坚持以情铺路,用心做事,以爱感人,确保接收安置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杨文 《中国民政》2010,(5):43-43
军休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项特殊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军休工作水平,全面推动军休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汪君 《广东民政》2011,(4):F0004-F0004
广州市白云区军休二所成立于2003年8月,历年来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232名,现有工作人员15名。2004、2006年分别在全省军休安置工作会议上介绍军休工作经验,并被省、市确定为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9,(12):44-44
湖北省红安县军休所张红华认为,做好军休服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具体而言.一是深入军休干部家中,提供上门服务。每位军休干部家中的状况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祝险峰 《传承》2009,(18):94-95
随着国家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休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多管齐下,加强军休文化建设;创新思维,开展军休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推进军休工作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在军休系统热烈开展的创建和谐军休活动,标志着黑龙江省军休工作深化改革迈上又一个新台阶。从1985年开始大批接收安置军休干部至今,黑龙江省的军休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已经具有完善的工作体系,成熟的保障体系,成型的政策体系。他们以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在改革开放中军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军休工作的新方法,改变服务保障方式,拓展服务工作领域,创新服务管理内容,全面提高军休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实践,得到民政部的高度重视。2003年8月,民政部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座谈会。黑龙江省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国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开始从探索阶段向整体推进。在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深化改革中,如何把党和政府对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进一步落到实处?如何使军休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如何把军休工作和军休干部休养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黑龙江省以建设和谐军休为动力,以"打造休养环境、创新文化环境、融入改革环境"为抓手的探索实践,为新形势下军休工作的创新发展积累了新经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晴  叶华江 《中国民政》2012,(12):41-42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士官)、无军籍离休退休职员职工(以下统称军休人员)是从军营走出来的老年人,他们是社会养老体系中的特殊成员。做好军休人员的养老工作既是一项社会使命,更是一项政治任务。随着军休人员接收安置模式的转变,面对军休人员养老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各级军休部门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军休工作,创建和谐军休家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坚持以人为本、亲情化服务是做好军休服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创建和谐军休家园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性化服务这一问题谈此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杨伟 《广东民政》2011,(12):35-35
12月26日上午,广州市军休所与物业公司顺利办理交接仪式。此前,市军休所组织召开有120多名居住在所内及在所内拥有产权的军休干部参加的物业服务管理社会化试点改革工作会议,通报了市军休所试点改革准备情况,讲解了实行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后的服务模式、收费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军休文化是军休干部和军休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和财富总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先进军休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湖北省襄阳市军休三所以发展军休文化为引领,抓好为军休干部服务、为军休工作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三大服务",大力推进军休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是新形势下军休工作发展的方向,是实现“让军休干部满意和高兴”最终目标的需要,是军休干部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也是军干所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融入社区,多向交流,是推动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服务网络不全,资源不足、开放不够的现象将根本改变,这既为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带来了大好  相似文献   

19.
采访黑龙江省的军休工作是一种享受。既享受到和谐军休的欢乐,又享受到思想启示的收获。采写完黑龙江省的军休工作,还有一种言犹未尽的牵挂,这就是黑龙江省军休工作改革创新的深刻记忆和思考。比较而言,黑龙江省接收安置军休干部数量并不多,从1985年开始接收安置军休干部至今,全省共接收安置3800多人。但服务管理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军休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多管齐下,加强军休文化建设;创新思维,开展军体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推进军休工作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