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今后城市养老工作的重点。为此.提出如下具体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胡湛 《人民论坛》2024,(3):64-68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变动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家庭模式变迁和家庭功能重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应推动“一老一小一家”政策整合,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性别差异,在加强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善用“数字红利”,着力扩大养老服务产业新需求,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1,(10):50-50
江苏省沭阳县民政局荣超认为,开展居家养老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关系。机构养老,政府投资大、运转成本高、服务功能少,难以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据调查,有95%左右的老年人喜欢居家养老。因此,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在巩固、完蔷和适度发展养老机构基础上,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去,让更多老人享受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金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着力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5.
《江苏政协》2012,(8):41-4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近年来,金坛市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但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体制尚未健全、社会认知有待提高、工作基础亟待夯实、服务内容急需拓展等方面。为此建议:一、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相关政策。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  相似文献   

6.
刘建民 《桂海论丛》2013,(1):124-128
居家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有效整合,是未来我国养老事业重点建设的目标之一。中国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多为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社区承办服务等模式。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经济欠发达、家庭结构失衡、养老设施匮乏,居家养老模式应成为养老方式的首选。建设广西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重点完善农村基本医疗照顾,加强农村传统邻里互助关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7.
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角色、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分析,全面论述了非营利组织在居家养老中的角色、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优势,最后阐述了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宋言奇 《传承》2012,(17):96-96
近年来,政府将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方式予以推进,并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居家养老布局较为分散,存在一定弊端。我国的机构养老也由于成本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被老年人普遍接受。因此,应适时推进"集中型"居家养老的发展,即把老年人适度集中起来开展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9.
居家养老服务是近年来在全国倡导推动的养老方式,也是大多数老年人乐意选择的养老方式,已在全国城乡逐步推行。作为一项开创性的老龄工作,各地的做法各异,效果不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居家养老服务做得更好,笔者结合社会调查结果,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工作重点之一。比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活动在熟悉、安全、方便的社区环境中,享受社区机构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的共性化和个性化两类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要提高这种模式的品质,搞好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服务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购买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我市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和实际操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0,(3):26-27,,33,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居家养老的做法。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老年法》)肯定和采用了这一传统,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但是居家养老,在新形势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家庭转型所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值得分析和思考。本文拟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以期为老年人做一点贡献。一、居家养老,历史与现实的选择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家中度过的养老形式。自有家庭以来,就形成了这种养老…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 《理论月刊》2010,(9):70-7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剧,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融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本文试分析了居家养老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完善居家养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2月,上海市民政局提出《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指出,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日问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护理,包括助餐、助浴、助洁、洗涤、助行、代办、康复辅助、相谈、助医等服务。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吕鸿翔 《重庆行政》2013,14(1):46-4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义务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以上门服务和日托护理为主要形式,使在家的老年人获得社会化的养老方式。笔者近期就江北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采取座谈、发放问卷的方式,共调查了5个街道7个社区。通过调查发现,江北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发现了目前工作中存在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春华 《前沿》2009,(8):161-163
居家养老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可以有效缓解日益增加的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层面,从项目的启动,到项目的运行和评估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为了能让居家养老事业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建立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应该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全省逐级成立领导小组人手,在领导和组织上予以保障;从完善、落实政策人手,支持和鼓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满足为97%的居家老人服务上突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十分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大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全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床位1725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2.25张;另一方面,从2006年开始,每年投入200万元在全区开展居家养老"金夕工程",设立各类居家养老服务点,  相似文献   

19.
北京“九养”包括: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20.
鲁迎春 《前沿》2013,(10):121-124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是城市政府为应对老龄化时代养老服务日益激化的供需矛盾所推行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策略。在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中,NGO的作用是多方面的:NGO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生产者,也是弱势群体就业的促进者和邻里互助的推动者。政府通过明确的政策鼓励与广泛的资源支持,直接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内NGO的成长,同时也引发了NGO对政府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由此而致的对政府权力的依附。政府通过积极鼓励和吸纳NGO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参与并辅之以有效的管理,既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维持了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内NGO的良好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