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有企业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已有多年,尤其是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和中组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国有企业民主评议干部都能按照“前期准备、职代会领导干部述职、测评、评议、综合反馈、督促整改”等规定程序来进行操作,但是在成效方面却截然不同,部分企业“评之有效”,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而部分企业却“效果微小”。究其原因,主要是:1.认识偏差,影响评议工作。职工代表方面:有人认为评议对象是企业的掌…  相似文献   

2.
述职评议——加强人大法律监督的有效形式李南华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对其任命的政府各委、办、局主要领导,已连续两年开展述职评议工作,以加强对由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的监督工作。在去年的述职评议工作中,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经过认真研究,选定了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和市民...  相似文献   

3.
目前,企业民主评议干部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职工群众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对民主评议干部不感兴趣,认为民主评议干部是“走形武”、“花架子”,“工人只管干活挣钱,评议干部与己无关”。怕打击报复,不参加评议,即使参加评议也只讲优点,不评缺点。对干部有意见,不严肃,不认真,单纯地以泄私愤为目的,言过其实。其二,职工代表、民主管理员的素质低,在民主评议干部的认识上存在差距,没有充分认识到民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把提高干部理论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张全景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述职时要“述学”,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组织部对抓好干部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述学”、“评学”、“考学”,确实是增强干部学习理论积极性,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的重要措施,也对我们组织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各地还没有成型的经验,这里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商榷。 对干部进行“述学”、“评学”、“考学”活动,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有消息说:近5年,全国共有9743名处 级干部和366名厅局级干部因不称职、不胜 任现职被调“下”。 过去很长时期,对干部基本上是一“包”二“保”:到了某一级别,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有人这样形容,只要政治上不犯错误,经济上不装错兜,生活上不上错床,差不多就能“把当官进行到底”了。结果,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不堪重负。现在,“不犯错误不调整,不到年龄不下岗”的传统终于被打破,干部不再“只进不出”,确实是个好现象。 不过,与干部的“进口”相比,其“出口”未免过小了。以长沙市为例,两年“下”了6…  相似文献   

6.
黄平在《党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目前的干部考察工作存在“四难”,即:真实情况了解难、考察对象把握难、考察内容量化难及考察不全定论难。要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首先,突出一个“深”字,用好集中考察。一要深入分析干部的述职报告;二要细心甄别民主测评结果;三要重视研究座谈了解的信息。其次,突出一个“细”字,做好日常考察。一要经常观察干部在工作状态下的表现;二要利用特殊机会考察干部的能力水平;三要经常了解和掌握干部八小时外的情况。第三,突出一个“实”字,完善配套制度。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除继续落实好《干部任用条例》和已有的相关制度外,还应探索建立和实行以下四项制度:一是制定考察工作实施细则;二是实行差额考察制;三是建立考察举报和申诉制度;四是建立尊重考察成果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4,(9):60-60
崇明县探索建立以“两述、两点、两评”为主要内容的“两新”党组织书记述职述评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2010-202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于部工作社会评价制度”。从2009年开展的“一报告两评议”虽然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种测评和评议,但仅仅是全委会对常委会干部选任工作的内部评价和监督。如何把干部工作社会评价制度落实到位,还需进一步地研究、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 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尝试中,江苏省宿迁市近年来索推行了干部“任用公示制”和在职干部“引咎辞职制”,群众意见对任命和考评干部的分量明显加重。从1997年以来,1000多名干部经过任前公示,其中一成以上的干部因公示反映出的问题撤消任用或缓用,有20多名在职干部因民主测评不过关引咎辞职。 宿迁市是1996年新建的地级市。据宿迁市委组织部长张新民介绍,建市后干部管理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干部岗位大量空缺与干部人选素质较差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建市后相继发生以往干部管理上的重大失…  相似文献   

10.
依照党中央部署精神,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县处级以上干部,都要以整风精神搞好“三讲”。从我们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调查来看,企业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搞好,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解决好对“讲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的认识问题。有些企业领导干部认为:企业干部与党政机关干部不一样,我们是抓实的,做具体工作的,不必花那么多时间来学习理论。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也是不对的。当然,企业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有所不同,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但对于“讲学习”来说,却没有特殊可讲,没有什…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当前,各地正在根据中央要求有序开展地方党委换届工作。然而,有的地方出现了“任命文件刚下达,上马干部已落马”的事。出现干部“前脚任命,后脚落马”的事,原因有很多,在此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干部考察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唐天 《瞭望》1987,(32)
今年二月,邮电部副部长吴基传曾做过一次报告,动员、布置部机关同志对全体司局级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动员之后,人们心中还有种种顾虑。有的司局长担心:下级会不会对自己一笔抹杀,只看缺点不看成绩?有的群众担心:提了意见顶用吗?评议出不称职干部真的能往下调?负责评议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也有点担心:群众会不会不敢提意见,或者提出意见偏激,不能全面看待干部?  相似文献   

13.
“评”论     
毛志威 《民主》2006,(12):40-40
眼下中国各式的“评”,绝对是世界上最多的。对许多“货”或许多“人”的评比、评奖、评议、评审、评定,以及对文人、文化品(特别是文艺作品)的评论,尤其是近年来冒出的“酷评”,已经多如牛毛。单是依靠此业挣饭吃或捞“身价”的人如评论家、评委之类,集中起来也够一个师团。但我却怀疑那样的评往往大都是瞎起哄,评不出什么像样的可信度,甚而越评越让人不学好。中国真正不缺乏优质的(起码是及格的)评论业和评论家么?恰恰相反,很缺乏,也很宝贵。关键是眼下很少,甚而没有。关于对各种物质性的东西(俗称“货”)的评议或评定,内情我不大懂,只知…  相似文献   

14.
已被执行死刑的大贪官王怀 忠,平均每两年上一个官台 阶,其升速之快,可算是干部队伍中一个边升边腐、边腐边升的典型。其中奥诀何在?王怀忠本人曾高度概括为一句话:“只要把上面哄好了。”(《广州日报》2003年12月11日)“上面”都包括哪些人?报道语焉不详,不敢妄自揣测,但常识告诉人们,下面两部分人起码应在此列:一是负责考察干部的组织人事部门,二是任命、使用干部的直接上级领导。大小干部的任命,都是先由上级机关考察,然后由领导研究决定、下发任职命令。把这些人“哄”好了,屁股坐在自已一边,在考察时就可以隐恶扬善,有不利的意…  相似文献   

15.
年终岁末,又到了各级领导们述职的时候。述职,按照《辞海》的解释,“原指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后来外官向中央政府汇报施政情况亦称述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是“向主管部门陈述工作情况”。由此可见,原来意义上的述职是向上不向下的。在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权力体制下,诸侯确实只需向天子述职,下级只需向上级述职,  相似文献   

16.
近闻,南京市市级机关某单位在今年干部考核中推出一项新举措:要求各处室在评优的同时,还要“评差”,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万面“评”出全处室的最差者,而“当选者”在职务晋升和各项福利待遇中也将被打折扣。笔者以为,这样的举措值得肯定。其二“评差”可以使干部队伍中滥竿充数者显形。许多年来,人们对各种评先进早已习以为常,各种形式、各个、万面、各个档次的先进层出不穷,大有先进贬值之虞。且如果只评优而不*评差*,长此以往,无形中就把中游和下游两个层次的人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形成事实上的另一种*大锅饭*,使得…  相似文献   

17.
深圳信息     
领导干部向职工定期述职值得推广近日,市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组在对南山区粤海办事处检查时了解到,该办事处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有一个成功的做法,就是,坚持领导干部每两周向全体干部职工报告过去两周来做了什么工作,办事处的经费使用情况,有无公款消费的现象,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等。这种有情况,有问题,定期述职,请群众评议的做法,不仅增加了领导干部工作的透明度,使上下互相了解情况,而且也是加强群众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种好方法。领导干部在决策时首先要想到的是能否获得群众的支持,群众是否满意,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对领…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8日上午,陕西澄城县县法院院长赵春林再次来到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间,就人大代表评议中涉及的26个案件中的16件个案向人大常委会作出汇报。原来,去年12月5日,陕西省澄城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评议县法院工作及其整改报告时,结果人大代表对县法院作出了“不满意”的评议,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州省黎平县探索“三套餐、六导师、九利器”模式,确保挂职干部“不挂置”。“三套餐”即差额“选材”,多岗“下单”,按需“下厨”。坚持单位把关差额确定人选,组织审核差额确定初步人选,常委会研究确定最后人选;坚持对口选派,重点推出发改、城建、交通、民政等与群众打交道多、专业性强、工作量重的岗位;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在县直与乡镇之间、县直与项目一线之间、县直与县直间进行双向交流挂职。“六导师”即为挂职干部配两名生活导师、两名工作导师、两名学习导师。“九利器”包括实行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派出单位直接管理、挂职单位全天候管理的协作管理模式;采取工作月度汇谈、工作体会季谈、工作述职座谈的“三谈”模式;创设实绩月度公示、工作台账季度记实、绩效考核年度评比的跟踪考评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一报告两评议”办法》),明确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