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士俊 《中国监察》2011,(20):35-35
江苏省江都市在推进权力公开运行试点工作中,注重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以“决策更加科学、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规范、社会更加和谐”为衡量标准,扎实推进市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行政管理范围逐步扩大,政府权力日趋庞大。为了保证权力的公正行使,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客观上要求政务公开,即与行政主体职权相关的行为,原则上都应当让公众知晓了解。政务公开是监督行政的前提,只有政务公开才能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和腐败,才能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务公开又是公众参与政治的前提,是民主权利的体现。这就决定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必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公众参政、议政的愿望和民主监督的要求。因此,政务公开的内容应该包括:政务活动的主体公开;政务活动的过程公开;政务…  相似文献   

3.
黄恩婵 《中国监察》2010,(13):26-27
推行党务公开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落实党员知情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河北省邯郸市是全国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试点市,从2005年开始探索行政权力公开,并在全国最早列出市级行政权力目录,被评为“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据《人民日报》报道,“广州114个政府部门网上公开财务”、“湖南衡阳新提拔干部须报告家庭财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权力监督的进步。由此笔者想到,各级领导干部在“政务公开”的大背景下,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星斗 《检察风云》2005,(11):32-33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败工作,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中央报告还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检察权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德峰 《中国监察》2011,(22):29-29
近年来,江苏省靖江市以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为契机,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搭建三级政务服务电子平台,形成了一套“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为核心”的“网络亮政平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8.
豆星星 《河北法学》2008,26(3):62-65
行政信息公开是促进社会和谐、确保行政公正的前提,是制约权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完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必须实现行政信息公开法治化、扩大公开内容及范围,健全监督和评价体系、行政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福建省长乐市城建监察大队扎扎实实地推行政务公开,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先后被授予“福州市城建监察系统十佳单位”、“福建省‘九五’期间建设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为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长乐市城建监察大队成立了由大队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办事服务指南及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规章制度,保证政务公开真实、公正、规范、有效地运行。在推行政务公开之初,城建监察大队首先把社会关注、队员关心的大宗采购、接待开支…  相似文献   

10.
实行政务公开,是对行政权力实施有效监督,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相统一,与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相统一,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统一,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相统一,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2004年,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要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即制定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推荐各级政务类公务员的候选人,监督管理政务类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对干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1,(16):1+66-F0002,F0003
山东省各级政府将政务公开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使之成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通过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通过推进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推行并完善公开办事制度。近年来,景县全力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三项工作,“公开”成为城乡广大群众最常用、最热门的话题。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政府权力更透明了,干部作风更好了,群众办事更便捷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从严治政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政务公开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正确认识政务公开的实质,对深刻理解实行政务公开的必要性、确保政务公开的科学性和必须实现政务公开的规范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前提。为此,本文对必须实行政务公开的实质性问题,简论其根由。 一、人民政权的实质性特征是政务公开的根本原因 国家公务员执行政务,是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手中的权力,实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主体凭借某种后盾,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客体的行为、使其服从主体制…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经验,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在其中所做的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在政务公开中切实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和享受到的实惠。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实行政务公开,让人…  相似文献   

16.
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傲  许炎 《法学评论》2004,22(2):65-73
行政公开制度是行政程序的基本内容 ,是依法行政的制度保证。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知情权保护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 ,揭示行政公开制度之推行所必须的社会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贺国强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进基层事务公开透明,切实让基层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靠信息技术创新公开形式、拓宽公开渠道、提升公开质量,就是推动基层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的有效措施,如山西省"阳光农廉网"、辽宁省"民心网"、江苏省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等一批创新成果,正在让新农村"阳光普照"。把"阳光政务"延伸到基层,是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举措。推行基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网络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相关政务信息和政务服务内容在网上公开,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08,(9):F0002-F0002
江苏省张家港市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完善制度体系,拓宽公开领域,促使公共权力在阳光下依法运行,被评为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并被命名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完善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公开内容不断丰富,率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累计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4万余条,各级党政机关清理职权7879项,通过网站对外公开。公开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建立政府工作通报制度,开通“张家港政务公开信息网”,设立政务信息固定查阅点,完善电子文件查阅中心等,帮助群众及时方便地获取各类政务信息。公开程序逐步规范,编写了嵌政务信息公开指引》,市政府自上而下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丁跃 《行政与法》2002,(12):12-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进一步实行政务公开制度提出了更高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空间,为政务公开指明了方向与评价标准,对政务公开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政务公开也是对“三个代表”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20.
钱弘道 《中国法律》2014,(3):37-40,93-97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可见,信息公开是未来中国深化改革的极其重要的内容。那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育施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