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企业网络组织理论的发展带动了组织间学习的研究.一些学者将研究的焦点由组织学习转向组织间学习,揭示组织间学习的特点、企业参与网络组织学习的动因、网络组织内企业的学习能力等问题,通过相关研究的综述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可知,农村社区传统的特殊主义信任观、农民较低的组织化程度、匮乏的合作意识及其同质性高的社会关系网络等消极社会资本,是阻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促进组织发展,不仅需要在农业方面加大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也需要通过转换信任类型、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与组织化程度、优化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主要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的竞争环境不断变化,超竞争环境不断显现和加强。智力资本的积累和动态能力的培育有助于高科技企业绩效的提升。对高科技企业短期绩效来说,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有时可以互相替代;对高科技企业长期绩效来说,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是互补的,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小企业成长的组织创新--网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林 《求实》2005,(9):49-51
小企业由于自身特性的限制,获取外部资源实现成长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企业网络能够克服小企业固有的局限,实现小企业的规模经济,发挥小企业的核心专长,降低交易成本.当然由于小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具有各自的独特性,相应的企业网络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绩效管理备受重视以及组织理论演进等都要求对于组织与员工间关系进行再认识。在我国当前行政生态下.重新认识组织与员工间关系对于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及各类组织绩效改进与提高更是有着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整理2015年来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在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形成与发展以及网络的绩效评估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文章侧重讨论组织间的同质性、组织属性,以及网络内生性结构特征对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在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绩效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使用网络关系的整体结构特征来评估网络绩效,并且运用更具体、细化以及动态的指标来评估网络绩效。近年来的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超越了早期的描述性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解释性的研究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统计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行业性社会组织与公益型社会组织对于经济发展和治理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从社会资本外部性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本文认为社会资本不仅具有正的外部性,还具有负的外部性。社会资本外部性的基础是社会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机制,正外部性社会资本由于社会资源共享而增值,由于边界开放,受益者非特定,而能促进社会效率;负外部性社会资本由于特定结构上的特定群体通过社会资源“贵买贱卖”、剥夺其他受益者机会,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社会资本发生转移的零和博奔。行业性社会组织有时作为一种负的外部性社会资本而存在,其在经济发展、政府治理中可能扮演着负面角色,因此政府在培育、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其监管。  相似文献   

8.
提高政府绩效是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功能的社会资源,在政府绩效的提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对社会资本及政府绩效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规范、网络、信任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探讨这一现状对进一步提高政府绩效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兴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文章从社会资本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党群社会资本的内涵,即党群的制度社会资本、党群的关系社会资本和党群的信任社会资本。党群社会资本在网络政治发展中的功能性价值体现在增加了能动性政治成分、促进了秩序理性的生成以及推动了利益表达的常规化三个方面。考察我国网络政治发展中的党群社会资本的生长逻辑,可以从逻辑基础——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逻辑动力——网络政治参与的扩大以及逻辑主线——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中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组织是当代跨国公司获取竞争优势而必需的一种组织创新。在分析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范式变迁的基础上,基于网络组织的视角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来源进行探讨,并就我国本土企业如何通过结网与学习策略的协同来提高其全球利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理论创新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对理论创新的类型和着力点进行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独立性思考和创新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奋斗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理论上的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要坚持理论指导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继续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创新必须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树俊 《学习论坛》2007,23(1):62-65
王艮是我国明代一位十分重要的平民思想家,他不受传统儒学思想的束缚,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大胆地批判和否定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在王艮身上体现了理论创新的精神,但他的理论创新又比较独特,特别是他以和谐为基点,运用修正、改造、拓展、独创等创新方法,和谐地解决了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他的这些方法不仅对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以较大的影响,对今人也仍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人们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将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遵循认识规律,才能实现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走了一条相对曲折的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足够的经验积累,需要丰富的知识,需要民主和勇气.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源所在。这既需要我们立足于基本理论观点,又要与时俱进,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彰显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宽广眼光观察世界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科学反映,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 ,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的 81年 ,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的 81年 ,也是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 81年。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贯穿着反对教条主义和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它从诞生之日起 ,就十分重视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早在 1 84 8年 ,《共产党宣言》就发表了 ,世界无产阶级从此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却姗姗来迟。传播初始 ,没有广泛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新时期理论创新的典范.宁波的现实选择在于理论创新,它既得益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指导,又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依据是改革开放25年的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了发展的主体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实施的统筹性,是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与传统发展观的对比以及思维方式的变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密切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在深入总结30年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主题,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必须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经验,深入探索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规律;必须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创新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实效;必须面向未来,站在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点上引领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