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地方党组织的政治生态建设是当今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推动落实为目的构建政治生态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阐述了构建地方党组织政治生态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遵循原则以及重要依据,特别是依据考核评价主体不同,提出构建考核和评价两类指标体系,并设置了两个不同体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8)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高校二级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效果,关系到高校办学治校的方向和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形成。构建科学、系统、规范、实用的政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加强高校二级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阐述了构建高校二级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遵循的原则以及主要内容,在全国高校中首次构建了系统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抓实抓细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考核评价提供了路线图。  相似文献   

3.
郭兆晖 《理论视野》2014,(1):58-61,69
中央政府要改变对地方政府传统GDP的考核方式,向生态文明的统计体系转变,通过更加精确、完善的基层数据与指标体系,建立起切实反映、衡量生态文明的考核体系。这样的考核体系更促进了地方政府、企业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中央政府更加严格地要求企业提供基础数据,企业更加自愿地提供基础数据,如此便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循环。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可测量、可报告、可验证"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共价值的生态建设政策绩效评价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胜岳  陈玉玲  徐均 《公共管理学报》2013,(2):110-116,142,143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政策,其实施后的绩效评价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价值角度,构建了生态建设过程与生态效果相结合的生态建设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盐池县实施的四种生态建设政策为例,采用AHP方法,计算出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测定基于公共价值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政策的绩效评价值分别为0.9297和0.8531,实施效果很好;"三北"防护林政策绩效评价值为0.5755,效果一般;草地禁牧政策的绩效评价值为0.3661,实施效果较差。绩效比较是发现不同的生态政策是否存在问题和能否顺利实施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它为将生态政策评价纳入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了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如何构建和逐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论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是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的演变进行了考察,三是分析了现有党政干部考核评价方式的基本视角与存在问题,四是对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确立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五是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设想,六是指出了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该文同时提出了我国党政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目标,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立足我国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实际,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方向,以德、能、勤、绩、廉和群众公认为基本内涵,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净化基层政治生态。针对当前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需聚焦价值系统、屏障系统、"新风"系统、动力系统、净化系统、航标系统、环境系统等子系统,精准发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文章在分析把握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基础上,结合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相关指标研究经验,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时空尺度和筛选原则,并根据系统要素和动力机制,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五个方面构建了相关指标体系框架,旨在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评价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8.
"政绩出干部"揭示了政绩表现与官员晋升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地方官员在政绩激励下的行动逻辑。党管干部、分层考核和绩效晋升共同构成激励地方官员施政的制度要素,形成政绩激励的触动机制,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基本规则。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本身可以区分为"正向和逆向""强与弱"两个维度,并且随着政治情境的变化中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地方官员是被政绩激励制度塑造的理性行动者,他们在不同政治情境下,根据政绩评价指标结构的变化和激励强度的调整而选择施政的重心和方向,寻求政绩指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价值、法律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从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动力机制还存在着主体困境、制度困境、环境困境方面的问题。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应进一步提升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构建完善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制度体系,培育有利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环境氛围,以期能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逐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党内风气,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明确要求探索建立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深入总结习近平重要论述和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建设实践以及相关方面情况进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具体取向、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警惕政治生态遭受污染,并就如何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从多层面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呈现出"什么是政治生态、为什么要净化政治生态、如何净化政治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21,(6):58-65
政治沟通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在治理评估研究中却长期被忽视。地方政府沟通指数将政治沟通纳入地方治理评估过程,以"平台—政府—民众"为框架构建指标体系,以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实现对各级地方政府沟通水平的测算和排名。从测算结果看,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与民众在不同层面上开展沟通,但呈现较为明显的不均衡、不充分特点。作为衡量地方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沟通指数不同程度地受到地理条件、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通过构建和测算地方政府沟通指数,既可为我国的地方治理评估引入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也对提升地方政府沟通能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事关地方形象和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官场文化腐败、执政理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从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树立为民谋利执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政治生态中,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公共选择理论经济人的假设、理性行动理论成本—收益的分析以及委托-代理理论权衡博弈的阐释,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存在行为偏好有限、行为意愿不高以及行为自觉性缺乏等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实现地方政府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合意,需要构建利益契合、政治预期与价值认同的复合激励机制。同时,还需要凭借税收制度、财政制度、考核评价机制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些政策工具的组合来推动激励机制的实现,最终达到激发地方政府生态创新实践内驱力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0)
政治生态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命题,也是党和国家事业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净化政治生态已然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提出"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防治腐败,制度建设是根本。借鉴新加坡制度反腐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制度反腐的完善途径,提出建立以完善法律体系为基石、健全监督体系为保障、完善公务员制度为前提、营造廉政环境为根本的制度反腐机制,力求通过完善我国制度反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6.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早日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治生态环境的良莠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能力与发展能力。通过对政治生态现状问题的梳理,找出政治生态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继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与深化改革,进一步实现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化与制度建设合理化,完善政治生态监督机制,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龙头,提高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质量,是积极确定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20,(5):140-145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中的角色定位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者、绿色发展方式的推动者、绿色发展智慧的实践者、绿色治理模式的构建者和绿色发展责任的担当者等。地方政府应履行绿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生态风险防控、生态文化培育等生态责任。绿色发展理念下地方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建路径在于:凝聚共识,强化绿色发展政治担当;权责统一,推行生态责任清单管理;系统推进,构建绿色生产生活体系;深学笃用,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水平;刚性约束,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事关地方形象和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官场文化腐败、执政理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从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树立为民谋利执政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干部任用考评机制,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努力构筑良好的地方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政治生态系统应具备平衡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根据政治生态理论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全面提高政治生态建设水平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县域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态中的基层系统,是整个社会政治系统的基本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个性。县域政治生态有自己的形成规律,可以从地域文化、县域经济发展、外部政治环境、政治主体状况等因素去分析。加强县域政治生态建设,首先应分析县域政治生态中的动力盲区,找准优化县域政治生态的突破口;其次要抓住优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核心,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内部动力;第三要建立县域政治生态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良性互动,形成政治生态建设的外部推动力;第四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规则意识,改造政治生态建设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