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察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根据社会法治理念的要求而提出的。在公安执法实践中要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和谐统一,面临法律法规、社会环境和执法者的素质制约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困惑。要实现公安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公安机关应从加强正确的运用法律方面的研究、提高正确处理法律和政策关系的水平,努力创新执法理念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2.
公安执法力求实现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分析公安执法实践中“三个效果”不一致的种种成因,要正确理解在执法中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三个至上”的理念,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理性、文明的执法方式,提高正确处理法律和政策的关系的水平,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养和执法水平,从而实现公安执法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战略高度出发,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试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法管理理念,对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进行了基本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卢祖新 《公民导刊》2011,(12):21-22
如果说审判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的艺术。对于审判工作来说,法律效果是基础和前提,不能离开法律效果去谈社会效果否则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而社会效果则依托于法律效果是法律效果的必然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而坚持效率与公正并重、依重执法效率则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及重要的执法办案部门,讲求执法效率,无疑是法律监督工作所需.执法办案职能所为,现代法治理念所涵。  相似文献   

6.
赵月增 《公安研究》2009,(11):27-30,36
公安交通管理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是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而提出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交通管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然而,在公安交通管理执法实践中要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和谐统一,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困惑。要实现公安交通管理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公安机关应从加强公安交通管理研究、加强道路交通规划研究、加强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法为民理念和执法素质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7.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是既统一又冲突的关系。作为上位概念,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冲突根源于二者背后若干决定因素的差异。刑事审判领域可以通过司法解释,刑法内衡平机制的利用,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规制,案件事实、证据的适当选取,审判活动内容的扩大等途径,实现法律框架内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应当具有怎样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应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这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本期"法治建设"栏目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约请著名法学家卓泽渊教授,就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作深刻阐述;《和谐视角下的检察文化建设》探索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加强检察机关和检察队伍的文化建设;《试析和谐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提出在和谐社会下引进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黎明  董舒 《公安研究》2014,(10):40-43
作为政府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既具理论性又包含极强的实践性。伴随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公安工作改革的深入,强调公安执法过程中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不仅是一项指导公安执法实践的政策,更应作为当下公安法治进程深入的必要过程。公安机关应从公安执法视角缘起出发,充分认识公安执法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效果”的统一,不仅具有客观存在的深厚法律文化土壤和现实必要性,而且不失为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求平衡的一种选择,同时探索“三效果”统一对于和谐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戚丹 《公安教育》2008,(3):6-11
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公安命题。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人民警察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社会基础。分析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执法能力的路径,成为目前警学界和实战部门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岐 《今日浙江》2006,(17):45-4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司法公正。近年来,西湖区政法系统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和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司法活动中实践立党为公、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四大机制,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全力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政法队伍素质为公正司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西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全部政法工作的根本和保证,相继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等一系…  相似文献   

12.
杨智 《政策》2011,(1):46-47
周永康同志指出: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生命线。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不仅事关政法队伍形象,而且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近些年来,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法律素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机关的刑事办案活动中实现,必须正确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刑事诉讼活动,实现宽严相济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必须围绕办案活动能动地开展必要的社会工作,实现办案的社会效果,进而实现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民主法治建设不可或缺。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秩序的构建需要法治精神的推动,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要注重发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核心作用。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只有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保障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标志着我们完成了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从文革的无法无天到今日的有法可依,具有里程碑意义。欣喜之余,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已经建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呢?我认为,除了加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渗透到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与社会法律建设相互作用和融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法律的现实性构成了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敬告读者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根本任务。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新形势,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所有政法机关都需要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公安部先后部署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三项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大走访开门评警"三访三评"等一系列活动,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规范执法执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笔者认为,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思维方式上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而,突破惯性思维便成了创新社会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宪法所确立的国家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从其产生之时起,就肩负着制约审判权、保障诉权、完善诉讼法结构的历史使命。从执法实践看,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监督当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纠正了一大批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定裁定,通过息诉维护了法院的正确判决,为促进司法公正,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国检察机关在2001年至2010年间受理申诉案件达66万件,并呈每年增长趋势。因此,加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我国司法工作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社会机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相系、各得其所、和衷共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状态。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追求和谐社会秩序、倡导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有效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当看到,我国目前法律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