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隽语     
《民主》2017,(8)
<正>冰心:我以为男子要谈条件,第一件事就得问问自己是否也具有那些条件。比如我们要求对方"容貌美丽",就得先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漂亮的男子。我们要求对方"性情温柔",就得反躬自省,自己是否一个绝不暴躁而又讲理的人。  相似文献   

2.
时间真快,路遥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些年里常常想起他. 想起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指着山下的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我当然信的,听说过他还是少年的一些事.他把一块石头使劲向沟里扔去,沟畔里一群鸟便轰然而起.想起在省作协换届时,票一投完,他在厕所里给我说:好得很,咱要的就是咱俩的票比他们多!他然后把尿尿得很高.  相似文献   

3.
日本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有个海岛上,生活着一种只在额头上长一只眼睛的独目居民。因此有个聪明人想:我要是想办法弄一个独目人来,关在笼子里到处去展览,肯定会发大财。于是,此人准备了绳子和笼子,划船到独目人的岛上去。好不容易划到那里,却没想到刚一上岸,就被两个独目人抓住,关在笼子里,到处去展览。因为在双目人的视角里,独目人是有展览价值的一类。而在独目人的视角里,双目人也是异类,也可以关在笼子里到各个地方展览赚钱。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有个人一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圈.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家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然后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干活."到了晚年,他的房子变大了,地也增多了,可一遇到生气的事,还是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圈.别人就问他为什么还跑圈?他笑着说:"我一边跑一边想:我房子这么大了,土地这么多了,又何必跟人家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没了,然后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大。然而,生活在中国大城市里的居民们又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恼人的现实:出门越来越难。 北京:一位家住北郊的新闻界朋友,每天要换几次车去城东南上班,往返需花费4个多小时。他苦笑着说:“我每年光是挤车就用了  相似文献   

6.
艺术形式里的程式,和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形式一样,它们的形成和应用,即出场的场合有多样性。30年代初到上海,上海人问我:“饭阿曾吃过?”我在四川习惯地听见的这种应酬话不同,是“吃了饭没有?”所以觉得上海那样的句式很生疏也很奇特。不论这种应酬话因地域不同所形成的差别多么不同,它们的一般性是虽表示对于对方生活的关心,却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如果对方回答:“饭还没有吃过”,问话者未必会说“到阿拉屋里厢吃去”的。  相似文献   

7.
正世间有情众生,本能上都想离苦得乐。即使一只蚊子,为了吃饱生育后代,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吸人类的血。人也不例外,想远离烦恼痛苦,得到幸福快乐。既然这样,我们就有必要认清苦和乐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它们产生的根由,才能更好地得到快乐。通常我们说苦、乐,指的是内心对外在环境、事物产生的感受,它是一种情绪,让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痛苦。有很重的嗔恨心的人,别人一句不好听的话,就可能暴跳如雷;但如果换  相似文献   

8.
易中天 《党政论坛》2012,(14):37-37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  相似文献   

9.
林子楠 《慈善》2016,(2):34-34
母亲节到了,我带上自己攒的"私房钱"去超市,打算给妈妈来上一个大惊喜。可一到超市,我就犯难了:买什么好呢?项链?化妆品?太贵了!这些可不是我那空瘪瘪而且几乎全是"毛票"的小钱包可以承受得起的。零食?虽然很符合我妈的吃货本性,但吃完可就没了呀,一点儿纪念意义都没有。要不,让老爸出来帮忙挑吧?不仅多了个参谋,还可以实行"...  相似文献   

10.
正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愤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书  相似文献   

11.
周为民 《团结》2012,(2):68-70
邓聿文是我在学习时报社工作时的同事,其一向关注现实问题,文章写得快,写得多,也写得好。多年来,他就大量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评论,按照改革的方向来观察分析问题,总体上持论得当,  相似文献   

12.
祖母的怀抱     
正那年腊月回故乡乌金沟村看望祖父母。闲转时我发现老宅后的老杏树没了,就问正在搓麻绳的耄耋祖父。祖父下意识往后窗方向看了一眼说:那老杏树太老了,树干都被虫子蛀空了。那天夜里,村里刮起了罕见的山风,就听"咔嚓"一声,老杏树被吹倒了。我在老杏树的残桩前站了好一会儿。老杏树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您看我像球迷吗?不像吧?甭说您,连我自个儿都说不像。打记事儿起,我就只知道看别人走路,我动动地儿都得让人背。我的病治了好多年都不管用,因为这,我没上过学,只在家自学了小学五年级的课程。 也是有缘儿,在电视上我最爱看的节目就是足球比赛,这个世界上我最崇拜的人,就是马拉多纳。85年爸给我买了轮椅后,我第一次自个儿摇车去工体看少年柯达杯足  相似文献   

14.
感谢生活     
我很幸运,认识我的人都这么说,从一名铁路工人直接调到段党办搞政工。我只有二十一岁,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 回想刚走出校门时,一个朋友对我说:‘不要把现实想象得太好,梦想里有一片彩虹,生活里却会有一片泡沫,你要有思想准备。’我说我是农村出来的,什么苦  相似文献   

15.
当我在明尼苏达州蒙凯托市的“大灰狗”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失去耐心,准备另想办法时,一声“实在对不起”,托尼出现了:高高大大的个头,金黄蓬乱的长发,红红的鼻子,一身满是油污的工装……这,就是此次访问项目安排我要去的农家男主人? 如果说,托尼的不守时和不修边幅,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不怎么样,那么,他随后的举止就更令我失望了。得知我和他一样还没吃午饭,他领我来到一家刚刚开业的商店。作为开业酬宾的一个节目,这家商店在其门前向顾客免费供应热狗和饮料。托尼也就来了个“借花献佛”。一人一个热狗下肚后,他问我够不够。“够了。”我的回答不无双关之意。可他并不理会,“我可还得再来一个。”说着,他又毫不客气地抓  相似文献   

16.
原金春 《侨园》2013,(8):21-21
<正>在韩国留学了几年,我对韩国人特别"好面子"留下了很深印象。作为整形医师,经常有朋友问我:"韩国真有那么多人想整容吗?"在我的印象里,韩国人对"面子"的要求近乎执著。在他们的国家里,有一种说法叫做"外貌至上主义"。一个人的容貌甚至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收入甚至前途。有熟悉的韩国朋友对我说,在韩国,女性尤其是年轻女孩在出门前,至少得化妆半个小时。如果不化妆就出门,会被人"另眼"相看。如果真的来不及化  相似文献   

17.
近闻,一个算得上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领导干部,因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被任命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这位年轻领导干部初担大任,一会儿感觉良好,一会儿心里发虚,本身就有点把握不住自己,加之扑上来一干人等,变着法子贴近身边,说些歌功颂德的好听话,你吹我捧,终于捧得他不知道姓甚名谁,大耍特权,结果任职不到两年就栽了。如今,当初的“包围圈”们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转身又去捧别的“领导”了。而此人只落得无尽的悔恨:“我是被‘包围圈’捧杀的!”  相似文献   

18.
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在什么是民主,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民主,怎样看待民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挑拨煽动,制造思想混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责任对上述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回答,以澄清是非,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意义上的民主? 方励之等人一会儿说民主“就是一种选择的权利”,“选择我自己的生活道路,连择我的领导”;一会儿说民主就是承认“人权”,即“生存的权利,还有思想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婚姻的权利等等”,一会儿又把民主说成是”以‘我’为主”,“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稍有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都懂得,这样来解释民主是极不严肃、极不科学的。首先,民主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是指一定的国家制度,即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采用什么方式管理国家。至于  相似文献   

19.
市井人语     
《侨园》2018,(11)
正警惕朋友圈里的"私房月饼"最近有读者反映,她在微商处购买了"私房月饼",吃完后家中三人上吐下泻。她立即向商家投诉,却被对方拉黑。目前,许多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转向了朋友圈,以为"朋友"就多了一份信任,只是没想到朋友也有地道和不地道之分。所以对朋友圈里的"好东西"也要保持足够警惕。(王军荣)  相似文献   

20.
据说,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子贡坐马车出游,马忽然挣脱缰绳去啃吃路边的庄稼,田里的农夫很生气,就扣住了这匹马不还。子贡自告奋勇去交涉,说尽好话却未果。而后,孔子派其马夫去处理,马夫先与农夫拉了一会儿家常,然后拍着农夫的肩膀说:“大哥,你不是在东海里种地,我们也不是在西海里游玩。缘分让我们碰在了一起,我的马怎么会不吃你的庄稼呢?”听罢,农夫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