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近年来北京市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新的养老服务模式,旨在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供给困难。驿站由法人或具有法人资质的专业团队运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就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等服务。近年来,养老服务驿站在规模数量增加的同时,面临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挑战,需要从功能定位、服务内容、运作机制、市场参与等多个维度加以完善,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简讯     
正国家卫计委支部到昌平调研社区养老工作为了解北京市养老工作实施情况,精确掌握基层社区养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农工党国家卫计委支部金卫平主委等一行人来到昌平区,实地调研基层社区养老工作开展情况。调研中,国家卫计委、区委统战部等领导实地考察了昌平南口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设施和日常运营状况,并听取了昌平南口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负责人杨智明在昌平区居家社区养老工作实施情况汇报,以及南口  相似文献   

3.
<正>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北京市东城区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道"的工作机制,推动重心下移、职能下沉、资源延伸,加强对街道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设施建设指导,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按照北京市总体部署,自2016年起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根据老年人口分布及实际情况,制定《东城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计划(2017年-2019年)》,2018年底,东城区完成三年建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北京市民政系统落实党的十九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精神,围绕居家老年人周边、身边和床边的服务需求,统筹服务资源,着力构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平台,推进社区、居家和机构融合发展。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与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协同起来,全面加快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52个,基本实现城区街乡镇照料中心全覆盖,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建成并运营380个  相似文献   

5.
<正>京民老龄发[2015]216号各区(县)民政局、财政局、老龄办:为深入贯彻《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保障落实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第20项中"进一步完善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的居家辐射、社区支持功能"任务,完善本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推进己建成养老照料中心切实发挥综合辐射功能,鼓励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居家服务,市级通过一次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5月8日,山东省青岛市在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同乐路社区广场举办首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集。本次大集设置了医疗护理服务、康复辅具租赁、适老化设备体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老年食品用品等多个展位,让老年人能够全方位体验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青岛市将以举办这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集为契机,鼓励更多老年人尝试、参与、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养老服务企业能够切实了解居家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有效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水平和便捷程度,实现供需双赢,促进青岛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碎片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方面、高质量的需求,以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为抓手,实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是破解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广州"3+X"模式以"大配餐"为突破口,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搭建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但是,老龄化社会政策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性质定位不清、资源的地域限制、公共资源垄断等因素制约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要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就要以积极老龄化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厘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公共事务的边界、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责任,完善及整合涉老助残政策及设施,推动精准养老;强化省、市、区、街协调能力,制定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政策和支持措施,减少因政策而产生的区域不平等和过度竞争,破解公共资源垄断;以"公益银行"为平台,搭建助老共同体,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他助转向互助、自助。  相似文献   

8.
<正>自从我国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各类养老服务组织协调发展,覆盖城乡全体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战略以来,各地纷纷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规划,提出形成"9064"或"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6%或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养老;4%或3%实现机构养老。本文结合北京市的探索实践,就社区养老与模式创新谈点粗浅看法。上述养老服务格局无论是"9064"  相似文献   

9.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2016年11月11日,民政部、财政部共同确定了北京市丰台区等26个市(区)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其他地区也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工作。为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0号)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6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1号)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各试点地区高效务实抓  相似文献   

10.
李雪 《中国民政》2023,(13):54-55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作为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以及2021年首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以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破解居家养老难题。柳州市民政局局长王红说:“目前,柳州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城乡联动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改革新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充分应用"互联网+"现代技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地对居民需求侧进行梳理,并与政府及市场的供给侧有机对接起来,更好地解决居民的医疗、养老、健康问题,成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的战略选择。2015年1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首部居家养老地方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落地在基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东城区于2009年4月3日启动“爱在社区——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手牵手”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一个月来.通过“发布信息、招募注册、组织结对”三个阶段的工作,有618位享受特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与社区志愿者结成服务帮扶对子.并享受服务。  相似文献   

13.
2010年2月,上海市民政局提出《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指出,居家养老服务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日问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护理,包括助餐、助浴、助洁、洗涤、助行、代办、康复辅助、相谈、助医等服务。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邓微 《湖湘论坛》2014,(2):100-105
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中,90%的老年人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没有全面系统的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就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突出,公益慈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空间巨大。更快捷、更大规模地引导公益慈善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需要积极的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构建社区社会公益慈善工作站平台,打造吸引各类慈善力量进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磁铁石"和"变电站",形成社区养老服务良性供给"生产线",构建公益慈善对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供给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3,(5):24-24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鄂政办发〔2012〕83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15年,力争居家养老服务和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社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本形成。《意见》明确,着力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要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在城市,已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的社区要通过设施改造、功能提升,转型升级为  相似文献   

16.
<正>【出台背景】福建省老年人约97%选择居家社区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十三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短板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的通知》,推进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但受场所、资金等原因制约,专业化组织落地开展服务进展较慢,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机制上扶持、服务上规范居家社区养老工作,在优惠政策、场所  相似文献   

17.
曹琪 《今日上海》2008,(4):36-37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呈现出“高龄化”特征。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始探索居家养老限务模式,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使“居家养老眼务”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根据“9073”养老服务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此刻的居家养老已区别于传统意义,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应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需要,强化组织领导、规划引领、政策支撑和人才保障,建立起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实施"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深化医养结合,构筑运营保障体系,实现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坚持市场运营模式。引进新区供销联社、南京唯老汇、中康爱邻里、首康壹家、九如城、医疗集团等6家养老服务企业,运营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9.
地方传真     
正江苏省苏州市举办社区养老服务综合培训班日前,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市老龄协会联合举办"养老服务综合培训班",旨在提升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培训班上专家们用实际案例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着眼刚需、激发消费、做精做细,认真推进  相似文献   

20.
<正>各省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格局是"9064"或"9073"模式(90%居家养老,6%7%社区养老,3%7%社区养老,3%4%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服务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照料阶段,能够提供的社区、居家高龄失能老人医养服务不能满足大部分老人需要。结合国情,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重点建立社区、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医互融互动,实现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