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求知》2010,(7):47-47
##正##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大会后期因遭帝国主义密探干扰而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任仲夷 《团结》2001,(5):12-16
中国共产党走过80年光荣而曲折的道路,迈入了新世纪。反思20世纪,展望21世纪,我们感到真是任重而道远。20世纪是社会主义事业风 云变幻的世纪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大动荡的世纪,也是社会主义事业风云变幻的世纪。世纪的头二十年,在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尔后,人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残了无数生灵,同时产生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李向清 《学理论》2011,(22):7-11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到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经过28年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从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起,中国共产党也已经走过了执政62年的光辉历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6,(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严隽琪 《民主》2011,(7):5-6
这几天打开电视,历史的氛围特别浓郁.如《中国1921》、《开天辟地》、《旗帜》等等,把我们带回到了上世纪20年代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急剧动荡、人民生灵涂炭的历史场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6,(8)
正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历史贡献、实现的伟大飞跃,高度总结了95年历史昭示的规律和经验,强调了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7.
正1921年——2016年,95年!95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历经挫折与胜利、苦难与辉煌,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时代先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中,有数次会议,因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被称作"红色转折点"。《小康》杂志梳理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七次会议,从它们的召开背景、经过、历史评价等方面,力图通过让每一个中国人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共  相似文献   

8.
牧野 《团结》2009,(6):48-50
中国共产党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自诞生伊始.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拯救民族于危亡、振兴民族于世界的历史重托。其执政治国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治国学说.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牢记初心,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95年奋斗历程中,创造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奇迹?道理很简单,中国共产党牢记历史重托和庄严承诺,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从建党之日起95年如一日,以自己的牺牲和行动,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这段话是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规律的高度概括,也是学习党的创立时期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3年6月党的“三大”前,共  相似文献   

11.
走过了75个年头的上海工会,告别了20世纪,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纪元。从1925年至今,上海工会伴随着上海工人阶级的诞生、壮大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曲折、辉煌的历程。上海工会在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高潮中诞生19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国资本的输入,以及清朝官办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了上海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上海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 80年的光辉历程。这 80年的历程 ,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的历程 ,是一个积贫积弱、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意气风发、昂扬前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中国的历程。在 80年的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新的世纪 ,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中国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 ,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初心     
《民主》2016,(9)
正95年前一批中华优秀儿女创建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苦难岁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经历了67年的艰苦探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记者:今年是建党95周年,同时也是人民兵工创建85周年。85年来,人民兵工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人民兵器工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凝炼形成了具有深厚内涵的"人民兵工精神",请您谈谈如何认识"人民兵工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关系?尹家绪:中国共产党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在不同时期培育形成的精神,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学理论》2021,(7)
正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192 1年 7月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诞生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 ,提出了中国的发展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按照两步走的战略 ,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  相似文献   

17.
金轩言 《求知》2001,(6):7-9
1921年7月1日,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历史时刻,这是一个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理论,思考“三个代表”与工人阶级的关系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由于工人阶级与社会大生产联系在一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起就代表着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17,(1)
<正>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总结了95年历史昭示的规律和经验,它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奋力推进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7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英勇奋斗的70年。在党的70年历史中,包含着为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而奋斗的光辉篇章。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大力倡导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情况和顺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技术进步方针政策,成功地领导和组织了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