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怎样成立新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答: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同年财政部、民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其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由民政部门主管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3,(8):36
第一条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相似文献   

3.
蔡君 《中国民政》2006,(2):39-39
浙江省舟山市现有市救助站、普陀山救助站、嵊泗救助站三个。自2003年8月 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共救助1890人。救助站在保障救助对象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救助站在运行中也  相似文献   

4.
依《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救助站的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一)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二)无亲友投靠;(三)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五保供养;(四)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属于救助的范围。所以《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二款又规定,“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相似文献   

5.
流浪乞讨人员虽然成分复杂,但依其行乞目的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属于真正贫困、迫于无奈而乞讨的人员;另一类则是把乞讨作为谋取财富手段的职业乞讨者。据统计,后者所占的比重要远远超出前者。目前,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问题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是政府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救助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另一方面众多乞丐不愿接受救助,继续浪迹街头,从而对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进入7月以来,广州市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牵动着人心。民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保证其生命安全。广州市各救助站根据天气情况,多次及时启动特殊天气应急救助预案。据统计,仅7月的高温期间,共有3000多人次流浪乞讨人员走进各救助管理站纳凉避暑。市救助站负责人表示,“不能让一个流浪者倒在广州街头!”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舟山市现有市救助站、普陀山救助站、嵊泗救助站三个.自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共救助1890人.救助站在保障救助对象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救助站在运行中也碰到了一些难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12,(12):54-56
铜陵市开展"添衣送暖"救助工作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基本生活权益,安徽省铜陵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开展"寒冬送温暖"集中救助工作。救助行动以市主干道、广场、汽车站以及人流量较大处为重点地段,并更新救助引导牌内容、增加引导牌数量,在汽车站、火车站等处设立救助引导标识牌,协同各县区张  相似文献   

9.
春节前,武汉市政府表示,大年三十,社会救助站将为沿街乞讨人员提供一顿丰盛可口的年夜饭,还提供糖果、水果等过年食品,然后将他们送回家乡。为此,武汉派出20余名民政干部沿街劝说和引导流浪乞讨人员,一天内劝说了一百余人(许多人见到城管来了就跑了),只有10余人愿意接受救助。相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深圳市在节前劝说街头乞讨者接受救助,返乡与家人团聚。但九名乞讨者到了救助站门口时全都变了卦,坚决不愿接受救助。而在新年前救助的18名流浪者,已全部离开救助站,继续他们的“讨饭”生涯。据介绍,深圳有200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自去…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救助站以尊重流浪乞讨保障生存权和生命权为重点,以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行风建设为主要内容,在救助管理上倡导人性化,救助服务上推行亲情化,救助程序上推行规范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规范管理,优化服务,踏踏实实为民做好事,为民办实事。三项举措,保障救助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成立一支强有力的"正规军"。二七区救助站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介入和专业人员加入,为流浪乞讨人员救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第4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这表明公安机关的职能被大大限制,甚至到了几乎淡出的地步。民政部门作为执法主体,无疑加强了《救助管理办法》的社会福利与救济的意义。在《救助管理办法》中,只有两处提到公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春节的临近,春运火车票的争夺战已经拉开序幕,在人们为火车票一票难求而苦恼的时候,有些人却在打着救助站免费车票的主意。据《新京报》报道,为了堵住"跑站骗票"的漏洞,2016年元旦前,民政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专用车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流浪乞讨人员专用车票管理问题作出了规范。自今年4月1日起,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乘车将使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自《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很多城市出现了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的现象.于是一些城市纷纷表示要"禁乞",上海、苏州、广州、长沙、成都等地纷纷出台了有关"禁乞"的规定;北京市也将禁止在地铁站行乞的有关条款公布于网上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4.
魏蒙  韩敬山 《半月谈》2003,(16):40-42
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全国各地的救助管理站开始统一挂牌。最近。记者先后探访了广东省多家新挂牌的救助站。  相似文献   

15.
吴明 《中国民政》2007,(1):45-46
最近,新闻媒体报道了江苏、湖北等地民政局、救助站以民事诉讼方式为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讨人员维权的事件。其中,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民政局与无名流浪乞讨人员之间存在的是行政法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就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对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部分人的重视和关怀。特别是《实施细则》中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作了严格的界定。所谓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相似文献   

17.
李平 《中国民政》2009,(5):41-41
自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废止以来,政府便不再强行禁止城市流浪乞讨行为,取而代之的是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救助管理制度,然而实行新制度5年多来,乞讨者主动去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比例在逐年减少,而街头流浪乞讨者却有逐年增多之势。  相似文献   

18.
韩智勇 《中国民政》2012,(12):54-54
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基本生活权益,安徽省铜陵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开展“寒冬送温暖”集中救助工作。救助行动以市主干道、广场、汽车站以及人流量较大处为重点地段,并更新救助引导牌内容、增加引导牌数量,在汽车站、火车站等处设立救助引导标识牌,  相似文献   

19.
<正>他们衣衫褴褛,他们饥寒交迫,他们终日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就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也是我们赤峰市救助管理站的全体职工用爱心和良心去服务的对象。在我们的眼里,每一位流浪乞讨人员都是亲人,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好他们,是我们的职责。用心的坚守,只为帮助更多的人。面对着这一特殊群体,我们救助站的每一名职工几十年如一日,时刻践行"爱心沟通、人性关怀"的工作理念,以心交心,以情感人,用无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14,(2):57-57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职业乞讨行为给社会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对流浪儿童的伤害更大,应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规制职业乞讨,保护流浪儿童。(一)设立救助站社工岗位,实施预防性早起干预。在救助站内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和外展工作岗位,运用社工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接待咨询、管理服务、甄别核对和转介服务,对问题家庭潜在的问题人员积极进行早期预防干预,源头遏制职业乞讨群体增加的可能性。(二)借助人本主义互动模式,解救被胁迫流浪乞讨者。通过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