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与"十五"相比,我们翼城县生产总值由38.5亿元增长到56亿元,净增17.5亿元,年均增长8.1%;财政总收入由6.3亿元增长到8.8亿元,净增2.5亿元,年均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44元增长到14932元,净增6788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80元增长到5265元,净增2085元,年均增长10.6%。"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全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富裕、繁荣、美丽、和谐新翼城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闫晓英 《中国民政》2011,(12):55-56
一个部门一项事业的发展,如果要用数字去衡量、评判的话,遂宁市民政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五年里,可圈可点的数字令人骄傲,催人奋进:——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总量从"十五"的2.79亿增长到32.34亿。仅灾后重建以来,遂宁市民政事业发展投入就达17亿,撬动社会资本进入达30余亿,推动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30年。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贵港市港北区共投入资金7.22亿元保障和改善民生,占财政总收入的32%,投入额年均增长达20.3%。其中,投入1.2亿元修建村屯公路70多条,实现了乡乡通水泥(柏油)路、村村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思考》2011,(6):52-54
<正>"十一五"时期,高新区(滨江)西兴街道在"融入科技城、建设新西兴"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经济总量由"十一五"初期的51.7亿元增长到136.7亿元,年平均增长21.48%;农民人均收入由9885元增长到15395元,年平均增长9.26%。地铁1号线、奥体博览城、滨康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相继落  相似文献   

5.
<正>"十一五"以来,永川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历史机遇,狠抓上级补助资金争取工作,全区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1.6亿元,是"十五"期间投入资金的6倍,骨干水源、城乡饮水安全、城镇防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灌溉、水土保持等加快建设,水利改革加快推进,水利管理不断创新,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不断加强,为"十二五"水利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14,(8):F0003-F0003
<正>"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销量达到168.57亿元,筹集公益金53.91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规范管理双丰收。内蒙古自治区福彩公益金广泛用于以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福利项目和社会公益项目为主的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重点投入城市综合福利园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还通过"福彩?草原情"栏目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中提出的加大对养老事业投入的要求,市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为市直福利机构筹措1.1亿元地方债券……""根据人大专题询问中提出的加大对养老事业投入的要求,市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为市直福利机构筹措1.1亿元地方债券……"2012年10月22日,距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养老事业专题询问会议结束不足百日,市政府副市长刘立勇向媒体发布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2,(4):50-51
诚信高效廉洁创新文昌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间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19个,投资金额达到24亿元;"十二五"期间,拟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共36个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大》2011,(8):30
"十一五"期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令人怦然心动。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由171亿元增长到358亿元,总量翻了一番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幅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51%提高到65.7%。至2010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  相似文献   

10.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察右前旗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31.6%,高出全市13.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实现2.2898亿元,位居全市第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00元,同比增长15.4%,高出全市5.7个百分点;农民人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一五"期间,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把旅游业作为欠发达地区调结构、转方式、扩内需的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加快培育,以高原特色旅游业为引领,带动服务业发展。"十一五"期间,预计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54万人次,是"十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14%;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时期的2.9倍,年均增长22.5%。2010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1亿元人民币,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末旅游总收入50亿元的目标(年度计划指标70亿元,较上年增长15%  相似文献   

12.
张晶 《中国民政》2010,(12):39-40
<正>在"十一五"即将收官、"十二五"就要启程这个特定的时空方位上,研究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意义非同寻常。"十一五"时期,吉林省民政系统把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支撑民政发展、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基础,集中兴建了一大批民政服务项目,实现了全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历史性的大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28日,民政部召开“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和“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启动工作视频会议,对实施“蓝天计划”和“霞光计划”做出安排、进行部署。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主持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最低生活保障司有关同志及新闻媒体记者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厅(局)长,以及社会福利处、低保处及社会福利机构、敬老院的有关同志。“蓝天计划”是由民政部本级每年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2亿元,与地方政府投入和民政部门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安排相结合,力争用5年时间,从中央到地方投入资金60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和完善集养护、教育、康复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霞光计划”是民政部本级每年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不少于1亿元,与地方政府投入和民政部门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安排相结合,力争用5年时间,从中央到地方,投入50亿元左右,在全国建设和改造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到“十一五”末期基本解决五保对象的居住和供养需求。据了解,在同一个时期内,集中使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动员全系统的力量,同时启动针对城乡孤残儿童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两个大型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建设,这在民政工作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是在全国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根据袁书记在阳泉调研时提出的"千亿百万"的目标和县委、县政府"十二五"规划的远景目标,立足冠山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项目为引领,以"工业增量,农业上档,三产提优,扩容提质"为要求,六区并进(高效农业区、商贸物流区、三产服务区、陶瓷工业区、新型工业区、煤炭及相关产业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争创"全国乡镇双百强"。到十二五末,财政收入实现12.5亿元,年均增长25.7%;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70亿元,年均增长15.8%;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68亿元,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1)
正2016年10月8日,淮安市洪泽区挂牌。经历六十年发展的洪泽县,正式成长为淮安市区的一部分,洪泽的发展由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洪泽1956年建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是苏北典型的鱼米之乡。"十二五"期间,洪泽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分别突破230亿元、170亿元和260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19.5%、145.5%、14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玉林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玉林的奋斗目标,作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等重大决策部署,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发展成就体现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5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5.82亿元:财政收入由28.64亿元增加到68.9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310.07亿元增加到769.57亿元。与"十五"期末相比,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十三个翻番",即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吉林省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民政事业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民政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民政工作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与民政事业费快速增长是分不开的。从全省民政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5年全省民政事业费呈逐年增长趋势,具体表现在:2001年全省民政事业费支出7.6亿元,2005年全省民政事业费支出21.8亿元,增长了14.2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广西乃至中国经济版图中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地区之一。从2006年到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GDP从1434亿元增加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连续4年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铜梁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惠民工程作为科学发展、执政为民之策,统筹城乡、加快发展之路,联系群众、锤炼干部之举,科学地提出"村村通"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5.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水泥公路(油路)139条568公里,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乡镇通达率、通畅率均达100%,农村公路通畅率由"十五"期末的27%提升到98%,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2009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获得了全市"十佳先进单位",2010年,铜梁县交委荣获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20.
《松州》2014,(5)
<正>按照赤峰市委、市政府工作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期末,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农牧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14.9%。据抽样调查,2013年,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22元,比"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增加3012元,增长60.1%,三年年均增长17.0%。到201 5年,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如果达到10020元,农牧民收入翻一番目标就可以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