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结合实际,开展了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工作,在职党员、党员义工、团员、青年、社区志愿者入户为孤寡、独居、身体多病、行动不便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咨询、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敬老助老送温暖服务。尤其是该区启动了"5536"居家养老服务,全面开展"温暖老年人的关爱工程",退休人员和社会老人都能得到社区为老服务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下旬开始,深圳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和盐田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在沙头角社区开展“以老助老,互助互爱”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此次试点的重点是探索社区老年人协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居家养老中的协调、桥梁、助手和监督等作用。社区老年人协会依据自愿的原则,选拔出一批低龄、健康的老人,  相似文献   

3.
<正>午餐时间到了,走进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西白羊埠社区助老食堂,老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饭。“以前在家里随便吃点,没有很多菜,现在来社区食堂吃饭,省时省力省心,好吃营养还放心!”今年84岁的李怀义老人已经在这个助老食堂就餐有4年时间了。老年助餐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西白羊埠社区助老食堂建立于2018年,是坊子区最早建成的助老食堂。“坊子区人口有36万,其中老年人口占比19%。今年2月计划新建15处助老食堂,9月已经全部投入运营。”坊子区民政局党组成员黄玉良介绍。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主要内容] 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和品质社区建设,灯芯巷社区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组织开办了杭州首家"鲍大妈聊天室".  相似文献   

5.
<正>重钢环保搬迁后,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分隔两地。老人们如何安享晚年?"老杨,最近在忙啥子,好久都没和你下棋了,下午有没有空,我们约起到‘老吾老'去‘战'上几盘,过过棋瘾噻?"堰兴社区居民张士禄见到许久不见的棋友杨瀚后,赶紧发出"战书"。居民口中的"老吾老",是指位于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的堰兴社区"老吾老"老年人活动中心。老重钢家属区的居民对这个社区老年人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道九委社区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以深化社区服务为突破口,在大胆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创办了助老服务超市,推出了社区助老服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听人说上了年纪就不盼着过年,可我就很盼着过年哩。"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说此话时,就像一位大孩子那么天真。老人名叫苏琼英,是海口龙华区大同里社区的老居民。老人今年80岁,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已有10多年了,是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女儿’都已经把年货准备好了呢!"老人口中的"女儿"名叫何仁芳,大家都喊她阿芳,就是她平日里照顾老人生活起居。阿芳40多岁,是社区附近的下岗工人。"两年前,居委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公益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社区非常和谐,我们的家园非常温馨。”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江干区采荷街道洁莲社区、西湖区文新街道湖畔社区,都是2001年5月1日胡锦涛同志考察过的社区。三年多来,这几个社区的党组织和广大社区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积极组织和带领社区群众推进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使社区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采访这几个社区的居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盼望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来社区视察指导工…  相似文献   

9.
正家住上海市杨浦区恒阳花园11号的独居老人金老太太年近八旬,每周的家务主要由助老员上门完成。金老太太用电话拨打上海一条为老年人服务热线的电话"96890"。在电话的后台,这笔业务被迅速就近派送至杨浦江浦路街道养老服务社助老员柯红。柯红随身带着一个手机模样的移动终端。进门后,她从老人手里接过服务卡一刷,便开始忙活起来。两个小时内,她帮老人清理厨房、卫生间、卧室,整理衣服被褥,还帮她剪指甲。临走时,柯红再次刷卡,与"96890平台"联网的移动终端自动完成计时、计费工作。杨浦区黄兴路156号9楼是96890的  相似文献   

10.
唐龄 《中国民政》2011,(9):60-60
河北省唐山市民政局从四个方面狠抓为老服务工作,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对高龄和困难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已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每逢重大节日,唐山市各级民政和老龄部门都精心组织,投入专项资金,开展走访慰问高龄和困难老人活动。二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招募加盟服务商,为居家老人建立养老服务呼叫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和品质社区建设,灯芯巷社区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组织开办了杭州首家“鲍大妈聊天室”。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体现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的支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国家电网公司向民政部捐资6000万元人民币,设立"爱心助老基金",用于2006—2008年全国部分城市社会福利机构"三无"老人的生活补助。民政部高度重视这项基金的管理使用,作为"爱心助老基金"第一年度的项目实施地,  相似文献   

13.
薛涛 《小康》2012,(9):68-69
正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未来十年中国老龄化已成定势。北京在2010年推出"9064"养老计划。即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养老、6%的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养老、4%的老人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14.
"碎片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方面、高质量的需求,以整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为抓手,实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是破解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广州"3+X"模式以"大配餐"为突破口,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搭建一体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建共享机制。但是,老龄化社会政策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性质定位不清、资源的地域限制、公共资源垄断等因素制约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要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提质增效,就要以积极老龄化和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厘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公共事务的边界、各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责任,完善及整合涉老助残政策及设施,推动精准养老;强化省、市、区、街协调能力,制定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政策和支持措施,减少因政策而产生的区域不平等和过度竞争,破解公共资源垄断;以"公益银行"为平台,搭建助老共同体,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他助转向互助、自助。  相似文献   

15.
本刊点评     
正2017/11/2—2017/11/20111月2日,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基层老年志愿服务组织覆盖率超九成。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刚退休的老同事精力还很旺盛,他们有能力而且希望找些事儿做。本刊点评:"以老助老"的服务模式已经探索多年。如何实现全覆盖?如何更好地发挥老人的作用?需要解决哪些共性的难题?有必要梳理和总结,使这样的服务更有针对性、更适合老年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洛亥镇西南部的油岭村,属乌蒙山麓偏远山区村。全村贫困人口76户306人,14岁及以下儿童343人,60岁以上老人318人。珙县民政局在联系帮扶油岭村中,聚焦"一老一小"、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走出了一条特色帮扶新路子,迎来山村巨变,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助老巡访破解山区养老新难题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鼓楼区实行社区助者服务储备制度,以服务储备(即助老银行)的形式,将服务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维系在一个经常、具体的良性循环链中,为提供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作出了有益的尝流主要做法如下:一、服务志愿者凡本区年满三6周岁、具有常住户籍、无犯罪史、有劳动能力、具备尊老敬老之爱心的社区居民均可报名加入助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助老服务志愿者服从管理机构的派遣,就近向服务对象提供生活服务。助者服务志愿者服务不索取报酬。助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按小时计算,在服务储备卡(类似银行存折)累计记录,储备卡由志愿者保存。助老服务志…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为5600多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免费提供照料服务;1.4万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取“高龄津贴”;8.4万老年人在社区里就能享受“15分钟养老服务圈”,老年食堂、助老服务网点、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在家门口……在杭州市西湖区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了幸福养老的滋味。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船,人心作桨。"这是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的工作理念。在江东区,"复玲书记"的名气很响亮,她凭借满腔的热情、辛勤的付出,把一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全国样板,成为居民尊敬的"小巷总理"。新年伊始,58岁的俞复玲活力依然,走访社区老人和特殊家庭,请人修剪社区里的樟树枝,规划新建200个车位……各种想法都已纳入她的新年工作计划。民生账:动真情,居民冷暖记心头冬日的晨曦透着寒意。清晨7时30分,社区居民们看到俞复玲熟悉的  相似文献   

20.
《乡音》2023,(2):57-58
<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是河北筑养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企业的宗旨。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主营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互联网工具和全新的消费智慧养老模式,深度服务于社区市场。围绕老人多元化需求,通过互联网和线下服务深入社区,提供餐饮服务、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康复理疗、旅居养老、旅游养老、社区老年大学、适老化工程改造等服务,互联网科技+养老服务的服务模式,为创新养老商业模式,提供全方位、专业的精细化服务提供基础。专业的为老服务流程体系,为老人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多种养老形式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