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如何发挥民政工作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这是摆在广大民政干部职工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民政部门必须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救灾救济工作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民政宗旨的直接体现,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百姓的生活、福祉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6月19日,辽宁省召开第十五次全省民政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民政工作的批示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民政事业发展成就,部署新时代辽宁民政工作。辽宁省省长唐一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崔枫林做工作报告。唐一军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埋头  相似文献   

4.
正2月27日,2020年贵州省民政工作暨民政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议召开。会议总结和部署贵州全省民政工作,动员民政系统坚定必胜信念,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战。2019年,贵州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全局,民政兜底保障取得明显成效;强化党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和社会组织管理,贵州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夯实;着力打通难点堵点,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扎实抓好法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民政部门自身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全局,强化党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和社会组织管理,着力提升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抓好自身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群众关切、聚集特殊群体,精准发力、尽锐出战,充分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浙江省召开第十五次全省民政工作会议.浙江省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民政历史悠久,地位重要,是统治阶级的“惠民之政”、“治民之要”。新中国成立后,民政“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为民之政”.是一大国政、德政.善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民政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直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张德江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7.
民政部门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要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应该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观点来创新民政工作的新理念,去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需要的“知识民政、诚信民政、法制民政、数字民政”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杨森 《中国民政》2011,(9):47-47
作为民政工作最前沿的乡镇民政办公室,是全部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也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乡镇民政工作的绩效,不仅影响着民政职能的履行,而且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但近年来,随着乡镇规划的不断调整和乡镇机构的改革整合,使乡镇民政工作形成了乡镇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对象不断增多与民政机构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06,(4):46-46
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党委书记林志云认为,作为民政工作中的一员,站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民政,就能使我们拥有全新的民政观,为做好民政工作开拓新视野, 找到新思路。新民政观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跳出民政看民政,站在全局看民政,立足民政为全局。过去,我们更多地是就民政论民政,不少人认为民政只是拾遗补缺的烦杂琐碎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民政工作的本质决定了民政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民政部门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才能使民政事业永葆发展生机和活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基在基层一线,只有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位,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广大民政干部只有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深入群众中间,以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1.
正基层民政是民政工作的前沿和基础,是政府直接进行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巩固基层政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青岛民政系统充分发挥基层民政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目标求实、方法求新、重心下移,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服务平台、培育社会组织力量、改善硬件设施等举措,保障了基层民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回应了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责任权力下基层"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青岛市在大民政工作体系中,通过明确责任、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充分发挥社区和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1,(12):49-49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民政工作就是群众性的工作,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的一项工作。做群众工作是民政部门的天职,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民政干部应该具备的本领。新时期,民政干部做群众工作应具备四种能力。一是洞察群众需求的能力。调查研究一直是民政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几十年民政事业发展证明:只有经常研究党和政府关心的事、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适应时代需要的事,才能提高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民政工作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越来越多,民政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繁重。民政部门只有与时俱进,改进作风,才能全面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今年以来,全国民政人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刻骨铭心的十二字指示,胸怀初心,肩负使命,将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民政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民政系统上下协同、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5.
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民政工作的本质决定r民政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民政部门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才能使民政事业永葆发展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汪振海 《中国民政》2006,(11):44-44
民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扶贫济困、帮老助残、优待抚恤等多项社会性的救助工作;肩负着关注弱势群体平衡社会收入再分配,协调社会稳定的职责;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温暖与关怀,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任。因此,向社会宣传民政,使社会了解民政,让社会支持民政,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常宗虎 《中国民政》2001,(11):16-17
近50年尤其是近20多年以来,在民政工作多元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历代民政工作者始终没有放弃整合民政工作的努力。本文作者经过多年思考,提出了“以组织人民群众;建立社会秩序统揽民政工作全局”的观点,并明确表示了对民政工作多元论的质疑,这是对民政工作主线问题的大胆探索。希望能引起民政系统内外的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民政工作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民政行政执法是民政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式.虽然各级民政部门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随着民政新职能的不断增加和机构人员的限制,目前民政行政执法环境变得每况愈下,从而影响了整个民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姜力 《中国民政》2010,(12):1-1
<正>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是民政部门为社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减灾救灾体系、城乡社区、优抚医院、社会福利院、革命烈士陵园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是壮大民政工作实力、增强民政事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满足民政对象和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8,(10):52-52
山东省兖州市民政局张伟认为.新形势、新发展对于民政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结合民政工作特点.扎实工作,积极有为.开拓创新.向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民政工作者应倡树“三风”。一是鉴于民政工作无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