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在实践方面,引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实现历史转型;在理论方面,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及其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义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13,(3):26-27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突出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的新概括和新阐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内涵并不十分明确。十七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概括了它的两个重要内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什么内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在去年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并概括了其基本内容。此次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大内涵作出新的全面阐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用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新论述把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境界。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出科学界定;二是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作出系统阐述。这些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亓利 《奋斗》2011,(8):16-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并作出科学概括。这是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一大亮点,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论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十七大报告作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明确回答了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即科学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双赢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这一论断发展了唯物史观,把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陈朋 《求实》2007,3(10):68-72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扬弃、积淀和升华,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的生动性和复杂性。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作出概括的条件已经具备。它就是: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民生为本,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正>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在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中、放到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正确认识和科学定位,是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实践》2008,(1):21-21
亮点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报告最大亮点。报告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且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对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了战略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道路不动摇,更要高扬探索旗帜,不断探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具体展开形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试论邓小平的两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评价道:“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弄清“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的两大贡献。邓小平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弄懂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由于对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不清,使得我国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在表述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把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沿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字去掉,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字之易,意义深远。这一表述上的变化,绝不仅仅是文字上更精炼、更简洁的问题,而是蕴含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全部历史,蕴含着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新概括,是对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3.
于晓雷 《前线》2013,(8):48-49
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来说是一种追求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从制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探索,从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雒树刚 《奋斗》2004,(7):4-5,22
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意见》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对新世纪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并要求全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报告中,江总书记对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础、内容、环境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和深刻阐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到F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精神支柱是邓…  相似文献   

17.
创新思维是人类智慧的花朵,它指引着人类不断地去认识未知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凭借创新思维,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过对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经验系统总结,用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新论述把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境界。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出科学界定;二是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作出系统阐述。这些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新鲜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作出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以对“文革”的惨痛教训和由此激起的对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为发端。在正确认识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特殊贡献的同时,也必须深入分析对他晚年错误的反思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作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两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形成,都与中国共产党这一反思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中,党领导的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再思考,并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