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文章围绕毛泽东关于科学的特性和目的、价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人生等几个方面深入发掘,以展示其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这些科学文化思想对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文化,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发展上,同时表现在社会的组织管理、运作关系及机制上。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面、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文化思想。江泽民的科学文化思想包括科学文化的内涵、科学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学文化的内容结构以及如何对待世界科学文化成果和科学文化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自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以来,科学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并突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必须将政治建设的科学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并使之发挥调配资源的有效作用,从而促进全社会各个领域的相互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们正处于人类文明的一次新的大转型时期。要理解人类文明如何转型,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如何变革,如何设计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中国如何搞好改革开放,都需要新的理念和方法,系统科学方法则是这一文明转型的不可或缺的智力工具。本课题沿着时间的脉络,进入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的殿堂,去了解整个系统科学方法的结构体系以及系统科学一般方法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去研究具体系统科学方法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影响的论述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科学价值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的科学价值思想。他们的科学价值思想,具体全面地阐明了科学价值的主要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要从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信仰三个方面来把握其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黄涛 《学习论坛》2010,26(3):65-66
科学工作者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者、民族精神的引领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还应遵守职业道德,恪守科学道德,造福人类社会;同时他们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道德责任,应成为社会的道德典范。促使科学工作者成为社会的道德典范,需加强科学工作者道德自律、实施科学道德教育、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以及制定约束学术不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将科学与民主并重,把它视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一剂良方。为此,陈独秀阐释了科学的内涵,揭示了科学的价值,论证了发展科学事业,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了发展科学事业与弘扬科学精神的途径和方法。这对重塑国民精神、开启民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建儒 《学习论坛》2010,26(2):47-50
中国科学精神的特征是:求是不足、求真严重不足、求用超过求是和求真。这种科学精神,对中国古代科学既有推动作用,又有制约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逻辑。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总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科学精神那里。  相似文献   

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些科学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共同的奋斗目标,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重新检视各派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现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其在科学教育上的意义在相应知识背景不足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归纳”出重要的科学发现的;在培养学生科学发现的理论与方法时,对“科学发现”的过程避而不管,只会使之变得神秘,让学生无所适从;只有背景知识丰富、准备程序充足的人才可能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灵感、直觉等。  相似文献   

13.
贝尔纳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为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诠释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意在为科学如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提供框架性指导.他主张通过对科学教育、科学组织、科学出版物等的改组,使科学家具备人文素质,使科学得以规划式自由发展,从而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贝尔纳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核心主张是...  相似文献   

14.
推动科学发展,必须以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条件;新一轮解放思想必须以实现科学发展作为基本方向和目的。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实践过程,二者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科学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实现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更好地解决各项工作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最终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作为一门发展的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迄今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一是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二是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三是由革命为中心到建设为中心的飞跃。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科学。  相似文献   

16.
秦祖明 《学习月刊》2014,(24):25-26
晚明利玛窦将西方科学引介到中国,开西学东渐之先河。利玛窦时代正是西方科学革命刚刚兴起的时代,中西科学发展水平差距并不大,仍在同一起跑线上。利玛窦等一批耶稣会士孜孜不倦地向中国引介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17.
科学执政是时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性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科学执政,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彦明 《探索》2003,(5):14-17
江泽民认为科学精神是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灵魂,它的最基本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科学精神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实践的磨练才逐渐树立起来的.鉴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中科学精神的匮乏,加上对时代潮流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江泽民强调在当代中国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  相似文献   

19.
白春礼 《求是》2012,(6):27-28
科学文化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支撑、以科学思想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灵魂的先进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行为规范等产生深刻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物质基础、技术手段和有效载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以"爱国为民、甘于奉献、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20.
蔡常青 《实践》2008,(2):11-13
党的十七大报告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不仅从理论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发展的实践形态,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措施、根本要求和保障条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发展理论形态和治国理政的新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