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1,(20):84-85
三岁多的时候,翩翩忽然开始关心生死问题,一天在卫生间担心地问我:“妈妈,将来你老了的话,很快会死的,是吗?”我安慰她:“那还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呢!”某天路过一家花圈店,她大为惊艳:“这么多漂亮的花呀!”我说这是花圈,是送给去世的人的。她问:“为什么人死了要送花圈呢?”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9,(1):124-125
温高宝总理曾说:“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如何诠释这个“不平凡”呢?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事件,遭遇了很多“不平凡”的磨难,也收获了很多“不平凡”的成绩,留下了很多“不平凡”的瞬间。新年伊始,就请读者一同回顾一下本刊“图书馆”馆长眼中的——  相似文献   

3.
抱团闯市场     
“地震让我的养殖场损失了60多万元,厂房、设备、山地鸡全没了。我当时很灰心,决定不搞养殖了。”见到新任长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富时,他正在查看建设中的现代化养殖厂房。“是乡党委书记陈刚一次又一次来给我做工作,说我作为养殖大户,养殖士鸡做得好,带动农户也有经验,喊我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4.
审判长问一贪官:“多年来你索贿受贿,数额巨大,那么,常送钱和送钱最多的人,你一定记得很清楚吧?”贪官愣了愣.咧开嘴说:“不瞒你,越是常送钱、多送钱的,我倒不在意,记不清了:但那些沾过我的光却一毛不拔的人,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中共党员,也是《当代党员》的忠实读者。我觉得《当代党员》越办越好,很有特色,我很喜欢,特别是“当代论坛”、“特别报道”、“特别策划”、“当代风采”等栏目,我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讲家。在历次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他都能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风格,深入浅出地说服大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战士多是不识字的农民,毛泽东在给他们讲话时,很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词句。他对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所以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马列”写了很多书,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要求大家记住。战士们一下子感到很新鲜。毛泽东说:“二”是指两种战争。古今…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打工青年,工余勤奋笔耕,迄今已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认识《当代党员》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周我到厂里办事,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崭新的《当代党员》,精致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吸引了我,出于好奇,我向办公室领导借阅了这本杂志。回家细细一读,我觉得“当代论坛”、“特别策划”、“助您成功”、“巴山夜雨”这几个栏目很亲切,很耐读。但令人遗憾的是,刊物没有一个专门为打工者倾诉心声的栏目。打工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背井离乡在都市谋生,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需要人文关怀。所以,作为一个打工者,我建议《当代党员》能否为打工者开辟一个倾诉心声的栏目,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振兴重庆。  相似文献   

8.
桌上有一只存钱罐和一张白纸。一天,存钱罐挺了挺装满硬币的肚子,装出一副大款的腔调说:“哎呀,白纸先生,你一无所有,难道不感到空虚吗々瞧我,肚子里有钱,实在多了。”白纸说:“我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我的未来是很充实的。”存钱罐听了,露出一丝不屑的笑。一会儿,主人回来了,他很高兴,提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两行精美的字,  相似文献   

9.
学习党史军史我感到收获很多、触动很大,尤其是对基地形成的“五种传统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11.
据说《论语》有二十多处谈到“直”字,这不由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我首先去查了《辞海》。作为价值观念的“直”字,主要有两层含叉,一是公正、正直;二是坦率、直爽。尔后我就认真地阅读《论语》。确实,在《论语》中关于“直”的论述很多,“直”是孔子思想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哲学伦理范畴。所以。我用“直道”一词采谈谈我对《论语》中“直”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刘成磊 《当代党员》2013,(11):70-70
我是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上周区领导到社区来调研,不少群众当着领导的面说,“社区干部只晓得坐办公室,哪个来管我们的事哦”。同志们听了也很生气,“一天忙到黑,还讨不到个好”。这两年,社区越来越多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其实,我觉得很委屈,就拿我昨天一天的工作来说吧。  相似文献   

13.
骆辉 《学习导报》2011,(20):21-21
《新湘评论》杂志我是每期必读,“新湘在线”也时常浏览。杂志及网站推出的文章,很有价值、很有新意、很有分量,对我很有益,精彩作品还会保存下来。尤其是下半月版的推出,使得刊物容量倍增,指导性更好,可读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特色也更加鲜明。而且上、下半月版的板块、栏目和美术设计,可谓“刚”“柔”相济、“阴”“阳”互补、“软”“硬”兼备。较好地凸现了新时代党刊的功能定位,有效地服务了广大受众对象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旬很有分量的话。 胡适除了博学,就是平和而极有睿智。他有“一多一少”。“一多”,是他获得世界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多,有35个;“一少”,是身后财物少,除了102箱的书籍,身后别无长物。  相似文献   

15.
百岁感言     
铁凝 《当代党员》2014,(7):77-77
人到百岁,已到人生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6.
松林 《党建文汇》2010,(3):52-52
曾经在中关村一家电子产品店里看到过一个男孩,大约18岁吧,看到我经过,很温柔地喊我“姐姐”,又将我引至店中,倒水给我。我看一眼店内不多的相机样品,打算转上一圈儿便找理由走人。转至一款相机前时,我问:“能给我介绍一下这款的:功能吗?”他忽然就红了脸,低声地朝我道歉:“对不起,姐姐,我是新来的,还不太懂,您先坐下,我们很专业的同事马上就过来为您讲解,好吗?”  相似文献   

17.
说“傻子”     
当下,“傻子”已经不多了,到处都是“聪明人”的匆匆脚步,到处都能听到“聪明人”高谈阔论。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马云的公司作为企业精神的诤言是“很傻很天真”,我一下子觉得有点晕。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对要求做“革命的傻子”留下过烙印。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党员文摘》2008,(10):19-19
几年前,还是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到湖南的一个县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群农民围在外边要反映情况.但被当地的干部拦住了。吴仪很生气。就说:“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结果。吴仪这次调查,听到了很多“非常真实”的情况,也发现了很多“非常严峻”的问题。为此.吴仪深有感触地说:“我当了国务院副总理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一线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村主任老张     
姜少勇 《求贤》2008,(2):43-43
10多年前,我在镇机关任职,曾到一个叫涨潮铺的边远村蹲点。那几年村里靠山吃山,利用山场上丰富的花栎树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出了很多“万元户”,是全县树立的“十面红旗村”。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农村青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多年来的愿望。几年来,我先后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十几封入党申请书和多份思想汇报,但至今组织上也没有找我谈过一次话。最近,听说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在一次喝酒的场合上说:“让他入党。日后项了我的位置怎么办!”我听后感到很迷惘、很苦恼。编辑同志。您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