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新湘评论》2014,(22):59-59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截止到目前,袁隆平已获得3项国内科技大奖,17个国际科技大奖。  相似文献   

2.
窦雨佳 《党建文汇》2009,(11):32-32
日前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小片试验田里已经取得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曾经自豪地称,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则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  相似文献   

3.
陆魁宏 《学习导报》2011,(11):48-50
第一次同袁隆平打交道,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1978年,袁隆平作为黔阳地区农校教师写了篇题为《学习唯物辩证法,攻克杂交水稻关》的文章送到省里来,当时我作为湖南省委《新湘评论》第一处处长(分管文史哲和科技)热情接待了他,担任了该文的责任编辑,参与了研究,并帮助修改定稿发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者署名没有用袁隆平的名字,而是用“黔阳地区农校杂交水稻研究组”的名义。初见其人,从衣着看,从晒得黑黑的面孔看,从言谈举止那种朴实的形象看,  相似文献   

4.
《党建》1995,(6)
为科学的春天增辉添彩──袁隆平访谈录本刊记者时间:199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地点:长沙,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访谈对象:袁隆平研究员,因培育成功灿型杂交水稻并推广应用,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全...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0,(4)
<正>1964年,湖南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提出一套"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方案,并已找到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文革"爆发后,他一度受到批斗,精心培育的60多盆苗全部被砸。因为有国家科委的支持,袁隆平没有停止杂交水稻的研究,提出了"用远缘的野生稻  相似文献   

6.
好多农民说;“这个世界上搭帮出了个袁隆平,我们才有了饱饭呷……”在乡下,甚至还有人将袁隆平当作神灵来供奉。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工程,早在人们的心中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主碑。 然而,袁隆平不是神,依然是位凡人。除了杂交水稻,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专业外的丰富感知,更有常人难得的超脱和永远的欢乐人生。 他喜好各种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无不涉及;象棋、军棋、围棋、扑克牌之类的兴趣也浓。最最让他骄傲的则是游泳,他在昔日的游泳比赛中还留有过不小的辉煌。 被救欲救人,小孩童…  相似文献   

7.
未读过《袁隆平传》的人,恐怕难以想象,这位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世界级大科学家,以前竟也和许多遭嫉妒、受冷落的人才一样,“享受”过“特殊待遇”。早在1978年,袁隆平在怀化农校当教师时,已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绩,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此时他却连职称也未评上,因为学校一些教师反映他“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后来,地区科委主任佟景凯和地委组织部长先后向上级反映这一问题,几经周折,直到省委组织部长签了字,袁隆平才评上研究员职称。1980年,学校盖了一座宿舍楼,校领导、科长们和几位教职员工都…  相似文献   

8.
蜀中有个“袁隆平”湖南有个声名显赫、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在天府之国,也有一个袁隆平似的人物:他在水稻雄性不育新质源创制及不育系选育、水稻耐热高配合力恢复系选育及超高产组合选育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成果在我国南方稻区广泛应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已超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19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江泽民主席亲自为袁隆平和吴文俊两位院士颁发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人亲切地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之所以获得成功,乃缘于他有崇高的价  相似文献   

10.
梦绿 《世纪风采》2008,(7):27-31
国际上认为杂交水稻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东方魔稻”,而袁隆平则是“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如此辉煌事业的背后,其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种秾 《支部生活》2009,(6):20-21
2009年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程来到昆明,为云南农村干部学院第一期培训班作题为《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的专题讲座。来自我省部分县(市、区)涉农部门、乡镇和村“两委”班子的230名学员,津津有味地聆听了袁院士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讲授。这是学院为首期培训班学员提供的丰盛的“培训菜单”中一份难得的“大餐”。  相似文献   

12.
传奇美国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星,穿梭在田间地头。然而,他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却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他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13.
传奇美国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星,穿梭在田间地头。然而,他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却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他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作物杂交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的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1,(5)
正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颁奖词这样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平(今北京),  相似文献   

16.
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建立于1984年6月,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研究机构。1995年12月,以此为依托组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中心”党委一班人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汇聚职工的智慧精华,沐浴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狠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奖”等十  相似文献   

17.
秦湘豫 《党课》2013,(22):72-74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就在不久前,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先锋组合“Y两优900”突破亩产988公斤,创下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引来一片赞叹。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北京。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期间,国家最高奖——自然科学奖颁发仪式正在进行。全国1550项申报项目的57项入选成果中,农业方面仅有的两个项目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为“水稻光敏核不育”项目,获三等奖;一为“谷子基因互作型雄性不育的发现、起源、胞质转换与应用体系”项目,获四等奖。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隆平解决吃饭问题的奥秘和威力在水稻杂交。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1964年起着手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亩产达到623公斤,比常规稻增产20%;近年…  相似文献   

19.
普米 《党员文摘》2008,(3):18-19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名字的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一颗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袁隆平在科研上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物质利益面前甘守清贫,不图享受;在生活中他风趣幽默,童心未泯,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守少则固,力专则强。”2020 年11 月2 日,“袁隆平团队实现早稻加晚稻亩产1500 公斤的目标!”在各大媒体网络持续刷屏。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 一个是“ 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从安江农校出发,一走就走成了“九零后”,不断推出新成果,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正是对科研的坚毅、执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让袁隆平看淡了生活的艰辛,一次次攀登科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