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罪行.抗日战争,是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的壮举,中华民族参加抗战的人数、族别、战场、作战方式之多,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各族人民的殊死搏斗,对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中国各族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取得抗战胜利、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立下了不朽业绩.就其战争挑起原因、抗战胜利以来中日关系的新发展、未来关系展望以及今后外交工作中的经验等方面对抗日战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日关系空前和睦,这主要是因为中日关系升温有利于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崛起不会带来威胁。中国也钦佩日本战后发展的某些方面,中国仍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明朝时期,朝贡贸易构成中日关系的核心。本考察了明朝初年的中日关系史,认为其时朝贡贸易关系的建立、终止和恢复,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由于在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个人素质也对两国关系产生了巨大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分析,我国和日本作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在地区和平与发展方面无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合作成为中日地缘关系的主流,这主要体现在安全方面的合作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两个方面。同时,两国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展望未来,中日两国基于地缘关系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提升两国之间关系的关键是:改变观念,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互动和对话。  相似文献   

5.
1894年日本挑起的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的酝酿为时已久,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人狂热地鼓吹侵略中国,然而,战争的结果却让中国和当时的列强都瞠目结舌,堂堂天朝上国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败在了日本人手下,也因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现在110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燃尽,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给我们的反思还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从来就属于中国,对此无论是从历史的事实,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均能予以确定,而钓鱼岛争端的始末过程,也更加明显地显露出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窃取性.钓鱼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两国同为亚洲大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相互携手,才能开创亚洲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8,(16):35-35
政冷经热时代正一步步向政温经热时代转换最近几月,中日之间出现了一系列产生重大变化的动向。胡锦涛主席在奥运前西藏问题被突然呼高之时如期访问日本。同时,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国内境遇也不易:内阁支持率在20%边缘徘徊,  相似文献   

8.
长征是邓小平一生中不同寻常的一段经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深刻总结了红军长征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新长征的战略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设计出新长征的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思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和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实现新长征的历程中具有战略转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心理学出发,分析中日关系从小泉时代到福田康夫时代的发展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从决策层到民间阶层乃至国家间关系的心理动因,重点剖析了小泉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所导致的错误知觉生成机制及其后果,以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引发的心理互动。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8,(12):42-42
胡锦涛主席的暖春之旅已经结束。回顾这次访问,最大的成果就是中日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个被称为第四个文件的声明,为中日关系在世界舞台上扩大合作规定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为两国关系构筑了一个新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中日之间有一段特殊的贸易——“友好贸易”往来。它形成于日本内阁更迭、中苏关系恶化之际。在政治原则,贸易原则,政经不可分原则的基础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到了“革”期间,其“政治化”色彩愈加浓烈。  相似文献   

12.
邹伟建 《学理论》2009,(15):240-243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指导当前和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学习并落实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要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教育与管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艰苦创业和法纪教育;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教学为阵地,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思政工作考评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政府职能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的政府职能理论,是我国理论界尚未系统开掘的理论宝藏。本在对政府职能的涵义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界定和解析的基础上,从邓小平关于政府职能的相关论述中,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归纳了邓小平政府职能理论的主要内容,以期为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是在“革”结束之后,人们对人权问题开始重新关注的背景下,是在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借“人权”问题攻击党和政府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人权状况的本质特征、主体所属、基本条件、语境限制、特殊状况等关键性内容作了深刻的阐释。它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发展和我国人权状况的改善都发挥了具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是关于怎样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其中包括关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它们是整体性原则、根本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目标原则和发展原则。正确把握这些原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对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作了成功探索,为我们研究解决新世纪党的建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邓小平从利益关系角度揭示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本质,认为实行民主集中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领袖和党的关系,主要靠“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来保证,“民主”和“集中”交替侧重使用是一种领导艺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既“安定团结”而又“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它实行情况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与中国的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宏 《理论探讨》2001,1(3):81-82
邓小平为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 ,为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贺志明  肖丽华 《学理论》2010,(24):88-89
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根本要求;坚持邓小平理论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把服务人民造福群众作为最大责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的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几种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对外交决策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邓小平外交决策和外交思想是如何适应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等理论提出了国际体系中影响国家对外政策中的不同关键因素,反映着国际关系的总体要求。邓小平外交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理性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体系要求的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