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拥军  张建 《人民论坛》2012,(35):214-21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是继"中国化"和"大众化"两大命题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大突破性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深入理解和挖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动力源泉,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娟娟  张正光 《前沿》2010,(15):42-44
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科学内涵,科学分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依据,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路径,对于加深理解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夏文斌 《人民论坛》2022,(21):18-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表述,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意义,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指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践行“两个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是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其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更高层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周国琴 《求索》2012,(7):179-18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中国化是核心,时代化是关键,大众化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主旨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在实践意义上的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决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列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这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相互关系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 《前沿》2010,(7):4-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站在世纪发展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丰富内涵,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建 《桂海论丛》2011,27(4):31-35
面向新世纪,我们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体现,也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从与时俱进到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先导,形成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邹谨  冯泽明 《长江论坛》2010,(4):9-13,46
胡锦涛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性;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时代特征进行了科学判断,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时代化,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思想保证。统一战线作为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与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普遍影响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同时,现实存在的种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念或做法、马克思主义在大众文化中一定程度的边缘化、时代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等,也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知行并重、整体推进,返本开新、海纳百川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开始了其历史进程。在其九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时代特征、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形成了一条自己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探索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析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郑自立  李桂梅 《求索》2010,(5):69-70,111
党中央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历史命题。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联: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靠保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须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这三化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相包容,三者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进步。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晓 《求索》2011,(3):91-92,1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时代化实质贯穿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全过程,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实现路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开拓党的事业新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李玉华  郭玉亮 《前进》2009,(11):34-3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出,面对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深入的局面,一定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当前深刻认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意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属性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价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实际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的重大举措。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之后,学界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研究和探讨可谓如火如荼,而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就是其中一个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作为新出现的时代问题,既可以作为考量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视角,又可以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增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力的重要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这是考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而生态危机引出的理论难题和时代内涵,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依据。生态危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转向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生态危机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实现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