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沉重的翅膀就这样起飞钱学森说:“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钱学森归国不久,就被安排到东北参观。期间,他到了哈尔滨,他当然要参观当时的我国的神秘军事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时任哈尔滨军工的院长,但他办公的地点在北京。他听说钱学森要参观哈军工,连夜乘专机飞到了哈尔滨。陈赓在致欢迎辞中说:“我们军事工程学院是敞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的,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没什么密可保。”他那天一直陪同钱学森参观,参观完后他向钱学森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  相似文献   

2.
大连再造“香港”:目标、条件、举措马书芳,李靖宇邓小平在1988年6月3日会见“9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全体与会者时,从中国既定的战略目标出发,着眼于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明确地表示:“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得知钱学森申请回国时,咆哮着叫嚷:“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太多了……他在五角大楼负责喷气中心的研究计划,无论到哪里,他都顶五个师用!  相似文献   

4.
问:我的父亲是一个个体工商户,前不久在外出采购货物时不幸遇车祸身亡。我在国外得知消息后匆匆回国奔丧,才知道父亲生前曾经欠下张某巨额债务未偿还。我此次回国,张某就上门找我讨债。我认为自己早已成家并已在国外定居,”经济上与父亲彼此独立,没有义务代父亲还债,可是张某认为“父债子还,天经地义”。访问,从法律上讲,我有义务替父亲还债吗?一读者签: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你父亲遗产的继承情况。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  相似文献   

5.
《海内与海外》2010,(2):46-46
2010年1月9日至10日.由广东省侨联、广东国际华商会主办、中国侨商联合会支持的全国首届侨商会系统“康绿宝”杯乒乓球联谊赛在深圳罗湖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天津、辽宁、河北、海南、江西、广东、香港中联办、香港商会、澳门商会等21支代表队共计13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6.
在海外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同“洋大兵”混了一年。回国途中路经香港,小住三天。香港高楼幢幢,灯红酒绿,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商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五年初我自黎巴嫩使馆回国休假,本想与长期分离的父母妻儿多相聚一段时间,不想因工作需要,我又随即被调到驻利使馆工作。出发前,我抓紧时间读了一些有关利比亚的材料,也从去过利的朋友那里道听途说了解了一点,但一踏上行程才知道,先前的那些知识是多么不足。  相似文献   

8.
“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中信香港也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由香港的权威机构新近评定的“十大中资集团”龙虎榜上,中国国际信托(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香港”)名列第四,总资产高达350亿港元;而在这十大中资企业中,它的资历却是最浅,“年龄”最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四十五家中国企业(香港股民称之为“红筹股”)排行榜上,中信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名列榜首,市值约700亿港元。──香港有世界著…  相似文献   

9.
梁广 《海内与海外》2006,(1):1-1,4-8
激流勇退 海外掌控 二战后直到50年代初期,香港各方面比广州还落后。1953年,霍英东首创“卖楼花”,香港地产一下子就兴旺起来。霍英东更是财源滚滚:“收钱收到自己都害怕,这样卖下去,不知要赚多少钱!”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三个祖国。我曾经给祖国写过许多许多的情诗。《写给祖国的情诗》便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假如祖国拒绝了我让痛苦把我捏成一尊望乡石,碧血长天叫痴情烧出一只苇莺,日夜悲啼在芦花飘絮的季节我给它设计了跟明信片一样大小的诗卡。左边画上几根芦苇,一只苇莺站在芦杆上啼叫,右边抄上这首诗作。马尼拉卡影印,涂上色彩。1990年10月,马来西亚向中国开放。喜讯传出,令人雀跃万分。我迫不及待,即刻动身“回国”去了。这里说“回国’当然有我的深长意义。我的神州行脚,既是揽胜观光,又是寻根问祖。行程天南地北,大有“八千里路云和月”…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30日,我在香港开董事会期间,对一个老朋友谈起近两个月时常困扰我的口腔溃疡,用了各种消炎的办法总不见好。他立即带我去见香港的一个著名医生,仔细检查后医生告诉我:"你得了口腔粘膜癌,需要立即切片做病理分析,才能最后确诊"。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认定我会留在香港做手术,因为大多数在大陆工作或生活的外籍人士,一旦得了大病,第一时间就是选择回国,甚至不惜包飞机到美国、欧洲、香港或台湾治疗,他们信不过大陆的医院设施和医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金门·厦门     
一直以迟迟未能回到金门梓里一游为憾事。去年12月初,和妻儿商讨后,好不容易决定了回乡之旅。岂知在前往旅行社报名之际,阴差阳错,最后竟弃此“门”而走向另一道“门”:厦门。从小就听过厦门,听过鼓浪屿。父亲年轻时,经常往厦门和鼓浪屿跑。那时,从庄稼地金门到城市厦门,个多小时的水路罢了!南来后,父亲好几次回乡省亲,也重访厦门,但不再是直接从金门乘坐渡轮过去,而是取道香港。在摄氏10多度,冷风迎面袭来的黄昏,站立在厦门胡里山炮台处,通过望远镜辽望七千余米外的金门列岛,对一位原是生长在太武山下的人来说,自有另一…  相似文献   

13.
厦门到香港这条水路,我已经走过三次,首次是1937年春天,从菲律宾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第M次是1983年夏天,从福建去延安,绕道香港北上;三次是1991年秋天,去菲律宾探亲,乘船先到香港小住数天;这次应香港亲友邀请,去看香港回归的热闹。前后四次,相隔六十年,心境大不相同。观看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是一生难逢的好良机,怎么不令我激动万分呢?八十年代初,中英谈判香港问题,我正在香港,目睹港英当局种种表演,真是令人气愤!英国把香港当成女皇王冠上的宝石,当成会下金蛋的老母鸡。一百多年来,通过香港压榨中国老百姓的血汗,掠…  相似文献   

14.
一颗明亮的星钱学森是中国的大科学家。他在中国科学家的星座中,独放异彩。他又被外电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毛泽东对钱学森是非常赏识的。他多次接见过钱学森,甚至包括自己的生日,也请钱学森到家作客。尽管钱学森对他与毛泽东的交往守口如瓶,但知情人还是将一些情况披露于世。1956年中国的火箭和导弹技术上马,这与钱学森的归国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钱学森其人就有必要在这里交待一下。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早年先后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15.
人民大会堂,第八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健步登上讲台他那洪亮的声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饱含深情地倾诉”我爱中国、我爱香港”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位八旬老人就是全国政协常委、港事顾问、香港《镜报》文化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徐四民先生。 徐先生长在海外,中年回国,临近花甲又赴香港创办《镜报》,风风雨雨,近半个世纪,与祖国肝胆相照,为海内外侨胞所敬仰。  相似文献   

16.
“七·七”事变爆发时,我14岁,正好初中毕业。事变发生后,菲律宾富有爱国传统的华侨各阶层广泛动员起来,在全菲各地成立了许多抗敌救国的群众团体,发动捐款支援祖国抗战,并动员华侨青年学生、工人回国参战,同时还发动了抵制日货运动,募集捐款和药品,经香港转赠八路军。我向父亲提出了回国参战的请求。 父寒王雨亭,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声讨袁世凯的斗争;1919年在菲律宾同傅振机(即傅无闷)先生一起创办了《平民日报》; 1932年又同庄希泉同志一起在菲创办《前驱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七·七”事变后,他受廖承  相似文献   

17.
晚间,与从西藏来了多天,次日就要回国的几位新朋友,在此间“犹太社区活动中心”的餐馆,吃了顿饭。“去过西藏吗?”“没有。真想去。”“欢迎,欢迎!我可以当你们的最佳导游!”“谢谢,谢谢!明年一定去。”这是见面时双方最倾心的对话。饭后,送别了友人,窝在家中,回味刚才对西藏的喧哗,时间变得抽丝般绵长。西藏的种种: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拉萨八廓街,大昭寺,纳木错湖……还有那至高无上的珠穆朗玛。西藏的一切,  相似文献   

18.
《海内与海外》编辑部:   最近收到顾毓齍老教授的来信。他在我寄去给他的贵刊 2000年 6月号上看到有关钱学森先生的文章《科学巨人钱学森》,因而在信中谈了一些可能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今将原信复印件附上,请考虑可否发表,请酌。   由于顾老年事已高,来信字迹有些难以辩认之处。为此,我另抄了一份,同时附上顾老来信的复印件。    至此,顺祝   编安   张肃文   2000年 10月 13日 胜利后,钱学森回上海,教育部拟请他担任交大校长,本人劝他仍回 CIT①,后钱学森主持 CIT Jet Proplate Lab②,返国后建树更多。  …  相似文献   

19.
马鸿铭,1967年3月出生,香港永久居民,香港达成集团(香港上市公司)总经理、香港佳宁娜集团总经理、华东城董事兼行政总裁。1989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在香港、深圳开展自己的事业,始终以爱祖国、爱广东、爱香港这九个字作为座右铭。  相似文献   

20.
陈守仁先生作为旅居海外几十年的美籍华人,他的企业遍布世界各地,但他始终没忘自己的根在中国。近14年来,他以一颗火热的侨心致力于祖籍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以深厚的桑梓之情,为祖籍国和家乡发展,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与陈守仁先生结识,源于他向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捐赠120万元设立“孙中山文教福利专项基金”的善举。我还清楚地记得1998年岁末,我在人民大会堂富丽堂皇的香港厅主持捐赠仪式时,捐赠人香港联泰国际集团董事长、美籍华人陈守仁先生所作的一番极为动情的发言。他说:“我虽为美籍华人,旅居海外及香港,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