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循环经济思想、生态制度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吸收了大量观点,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述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未来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已经内在地蕴含了生态政治的观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生态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实际出发,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生态政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态政治思想,这些生态思想具体表现在关于人与自然、国家治理与建设方面,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生态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先后经过共产主义国际运动的补充和丰富、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生态理论与实践以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挖掘和深化,形成了一些理论成果和实践启示,并越来越获得学术界认可。中国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4)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着解决的办法,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探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袁凤香 《学理论》2023,(4):17-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现实,顺应时代发展,抓住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核心问题,在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智慧的同时,汲取人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着眼于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境等问题,也是开创我国绿色发展的新局面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有机马克思主义以生态正义来创新生态政治,以绿色GDP与有机农业来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以有机教育来革新生态文化,以共同体来塑造生态社会,其生态思想在重铸生态文明家园的过程中彰显出重要价值。为此,使有机马克思主义在对中国当下的实践中获得有益参照,不仅有助于有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更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文明形态更替的历史高度,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即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准确把握了这一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克服了西方生态学上反人类中心论的局限性,开创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阶段划分的新范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转型新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王振东 《学理论》2011,(35):39-4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市民社会思想始终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这一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市民社会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以这一思想为理论基点并逐步展开,对于厘清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思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面对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变化,国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从理论溯源的角度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质,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生态中心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针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相关性、人类中心主义、控制自然的观念、自然极限的思想诸问题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生态学挑战。人类中心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挑战给予积极回应,澄清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诘难,消除了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和疑虑。对这些思想交锋的梳理和比较,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理解,亦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当今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指引旗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常茜 《学理论》2013,(19):35-36
低碳经济是一种通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技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旨在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宗旨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该思想在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这对于指导现代经济发展、解决人类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以及建国后的环境治理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确立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深化,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入。按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基本脉络,将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工具选择这三个层面分析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涵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1,(8)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世代民生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作用下逐步呈现出具体化,分割成一系列科学理论,如演化规律、历史使命及本质特征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发挥绿色发展的真经作用,增强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同世界人民一起建设共同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4.
吴娟 《学理论》2010,(16):51-52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具体从延安时期党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和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证分析,力图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一个科学性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12卷本《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奠基于全面而系统的文本基础之上的扎实研究,最终呈现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马克思形象,形成对马克思思想及其意义的新理解;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理解更加客观、准确,也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是对马克思这位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一样,科学社会主义也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形成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哲学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起源。《神圣家族》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群众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8,(1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改善中国生态现状指明了出路。同时,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国家、放眼世界,将生态文明建设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地球。这种全局生态观、创新生态观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符合中国作为大国的胸襟和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加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层次,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肯定并巩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生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批判性;提出了用生态理念更新社会主义的制度内涵和发展样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故步自封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因此,鉴于21世纪的具体情况,马克思定会做出与19世纪完全不同的哲学分析。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存有五个重要的基本原则使其理论与实践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有机马克思主义便是一个新的开始,其诞生于有机哲学与马克思社会经济分析理论的紧密联系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性后现代背景下创新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思潮。其为分析马克思和怀特海在塑造新的思维系统时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共同的领域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怀特海思想中存有一些有助于有机马克思主义形成,并促进其发展的、与众不同的建设性后现代思想。文章通过对腐败、自由、生态等问题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因此,以有机马克思主义为前沿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并非要挑战马克思思想的任何基本要素,而是在某些方面重申了马克思的基本概念,并试图做出新的发展。由此,有机马克思主义旨在尝试推动人类社会制度方面的变革,并为改变现实世界及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的行为实践,应当得到辩证性、批判性的参照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吕萍 《学理论》2010,(10):62-63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自由观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深入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