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我国平等就业权重构的必然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统筹城乡就业的背景下,平等就业权正全面进入决策层与立法者的视野.然而,平等就业权的后进理论与存在问题不仅使平等就业权本身陷入"系统性缺陷"的困境,也使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难以逾越权利的"鸿沟".重构平等就业权是实现我国平等就业权利法治的必由之路,任何简单地强化反就业歧视而忽视平等就业权利构建的做法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改革风险和严重后果.重构平等就业权,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其积极的理论价值和迫切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权。实践中,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常常限制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因此,应加强相关的立法,以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于 2 0 0 3年 4月 2 7日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已于 2 0 0 4年 1月 1日起实施 ,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保障遭受工伤的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的重要立法。由于立法在保障劳动者的救治权与经济补偿权、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等方面有所创新 ,因而必将对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及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本刊组织了几篇相关文章 ,以配合《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际劳工标准和国际人权法对移民工人的保护以国民待遇为基本原则。而我国现行立法限制了外籍劳动者在华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对其他劳动权利的保护应当实行平等保护。目前以限制和管理为中心的规范方式难以充分保障外籍劳动者权利的实现,我们应当建构出一套规范和保护在华外国人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市场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现行法律制度只是针对法定年龄内就业的劳动者,缺乏保护退休人员就业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使退休人员就业权受到侵害。因此,我国应构建保护退休人员就业权的法律制度,使其在公正平等的前提下参与就业竞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已全面进入二孩时代,这项政策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难题,但同时也扩大了女性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局面。从我国关于就业平等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目前只有原则性规定,在法律责任、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还没有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女性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不同程度上还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救济,维权艰难。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和实施奖惩机制,合理分配仲裁与诉讼过程中劳资双方的举证责任,将就业性别歧视纳入法定案由,加强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有效解决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劳动者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已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障遭受工伤的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的重要立法。经过几年的运行,由于立法在保障劳动者的救治权和经济补偿权、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等方面有所创新,因而对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及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女性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女性的就业权利,实现男女平等,女权主义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视角提出了保护女性就业的具体措施。我们可以借鉴女权主义的相关理念,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加以改进,为推动女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达成两性平等、协调和共同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和实证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立法评估的基础理论、性质、第三人参与的权利内容以及权利保护等问题进行可分析,提出了立法评估的性质是立法,立法评估中第三人参与的权利应包括参政议政权、知情权、动议权、听证权、建议修改废除权、监督权等。对第三人参与权的保护应当有实体权的确认、程序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平等就业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平等就业的状况反映了社会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尊重程度,同时也是这个社会和谐情况的重要指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就业歧视,落实平等就业权,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着力从政策和立法层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婚姻使男女双方从性行为主体角度获得了与对方同居的资格,夫妻双方获得的是向对方的同居请求权,而非对方性的支配权.妇女性权利是妇女一项基本人身权利,不能以任何形式转由他人支配和行使,包括其丈夫.从利益衡量和妇女解放运动的趋势看,婚内强奸亦成立强奸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归纳《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的重点内容,总结出目前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妇女参政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主政治进程中,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干部选任的不断公开化,我国妇女参政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女性参政比例仍然较低,女领导干部在重要岗位担任重要职务的比例偏低,女性参政的后备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比例"政治的阻碍,领导对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认识不到位,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舆论宣传的偏差,双重角色的冲突增加了女干部前进的负荷等客观原因,也有女性参政意识不强和缺乏自信心、自主意识和深层次的平等意识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如何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保障,已经成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政府责任缺失的救治主要有: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管理服务;提高农民工社会政治地位,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立法制度;支持和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妇女就业中遭受“隐性歧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在就业中遭受"隐性歧视",已成为阻碍妇女成为先进生产力创造者的社会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男女平等观,鼓励妇女从家庭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根本;其次,要致力于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使妇女有实力去竞争合适的岗位,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关键;最后,要健全保障妇女就业的政策法规,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措施,使侵犯妇女平等就业权利的行为能够受到严厉惩处,这是消除就业"隐性歧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制定民法典人格权法编,应当集中精力解决我国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方法.在立法和实践中已经规定和保护的人格权,应当继续予以肯定和完善,没有规定但是应当予以保护的人格权和人格利益,也应当予以规定,例如信用权、形象权、知情权、环境权、平等就业权、信息权和商品化权等.在保护方法上,应当确立人格权请求权的保护方法,与侵权请求权相配合,更好地保护我国民事主体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17.
从保护女性权益角度看新婚姻法的进步和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妇女权益的角度看,新婚姻法对旧法有重大发展:增加了夫妻忠实义务、禁止家庭暴力、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等内容,首次承认了家务劳动价值,规定了经济帮助的具体方式。该法在修订后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家庭暴力在救济的具体操作及协调方面还存在问题,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比较狭小,女性生育权优先性的规定尚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却一再遇冷,当下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职业女性面临生育与就业难以平衡的困境,而当前生育保障法律制度管制属性多于服务属性,生育保险惠及对象范围过窄、立法性别意识缺乏等不足,可能造成就业歧视,固化性别偏见,加剧社会不公,导致女性生育意愿不高.人口政策转型时期亟需从法律层面采取对策提高育龄人口的生育意...  相似文献   

19.
就业权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实现劳动权的基础。农民工应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但事实上农民工没有资格成为城镇国有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的正式职工,许多城市在劳动就业方面对农民工设置了许多制度性门槛,城市农民工有限的劳动就业权亦受到诸多侵害。应从实现平等机会权、同工同酬权、工资支付保障权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农民工劳动就业权。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分割,调整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结构的一元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其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