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能力是主体生产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最大的生产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而且要树立“能力也是生产力”的新观念;不仅要重视主体的智力、体力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更要重视主体的道德力的培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行政权力伦理人格是行政人员道德上的权利、义务、品格、尊严、道德信念、道德自律意识融合而成的道德自律行为模式和所要实现的行政伦理价值的整合体。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所映现的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伦理人格的向度包括公共伦理人格和个体伦理人格。塑造行政权力主体伦理人格应该遵守培育和提高行政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提高对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进行行政选择的能力、培育和完善理想行政伦理人格的自觉性、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主体多重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道德代价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在道德上的否定性方面,它是与人类追求的社会进步价值取向相悖的负面道德价值和道德价值损失。因此,在绝对道德价值上,道德代价具有负面的价值,其负道德价值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损害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导致道德主体的道德异化;损毁道德主体的精神支柱,荒芜道德主体的精神家园;错误道德主体的价值取向,引导道德主体走上发展的邪路。  相似文献   

4.
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包括道德认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  相似文献   

5.
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加道德独立能力、判断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主体性与大学生的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大学生道德主体性方面的欠缺,应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改革德育模式和增加主体践行能力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
道德环境由诸多要素构成。道德主体、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传统是道德环境的基本要素。道德水平的高低受其诸要素影响,道德环境要素状况好,道德水平則高,反之,道德水平則低。  相似文献   

7.
作为道德行为实现的关键环节,道德主体知行转化过程决定着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展现状况。道德主体知行转化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道德主体的社会性本质、道德主体行为选择的社会性以及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是道德主体知行转化过程社会属性的理论基础。道德主体知行转化过程中个体心理和外在激励要素运作机制的社会性是其社会属性的过程性动态展现。深刻认识道德主体知行转化过程的社会属性是完善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建构、实现道德教育社会化转型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理性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主要是运用道德这种工具来治理社会和国家,或者说是用道德教育的方式对社会和国家进行治理。因此,怎样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是实施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关键。本文在此就道德环境及道德环境的优化途径作一探讨。一、良好的道德环境是以德治国的基本前提道德环境是和主体活动紧密相关的范畴。它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影响和制约道德发展变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社会风气、习俗氛围等人文条件。道德环境是道德活动的舞台,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德治是人类社会用道德控制和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实现形式有:榜样示范,道德礼仪,教化活动,制定乡规民约和宗族家法,舆论褒贬。德治与人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的德治才是真正的德治。人民是“治国”的主体,要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育”民,提高人民的“治国”能力,概括为: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之一,以德治国,必须重视以德育官,以增强理论功力、实践能力、人格魅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以法治国,以德固基。  相似文献   

10.
道德原则能否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能否对其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讲,道德主体乃是自身的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1.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处置中国现代社会突发性事件的伦理体系包括伦理价值定位、伦理规范体系和机制体系。价值定位是构建“合法性”政党伦理、“善治”的政府伦理以及有志业精神的执政党党员伦理的统一体。伦理规范体系是党处置社会突发性事件的伦理观、伦理规范和伦理范畴的统一。伦理机制体系包括整合机制、补偿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的伦理行为及政府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现代市场经济秩序依赖健全的企业伦理行为。必须科学界定我国现阶段企业伦理行为结构以及选择、塑造方式。企业伦理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 ,其塑造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合力。就企业而言 ,一是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 ;二是从培养员工伦理行为做起 ;三是主动接受客户和社会的监督。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至少应该做到 :在执法中导向 ;在倡导中营造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是否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决定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而主体性道德人格必须由主体性德育来培养。主体性德育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主导力量、动力力量和保证力量。  相似文献   

14.
确立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培养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从权力本位转变为责任本位,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警察具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特点、承担职业道德责任的限度以及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制约机制以规范公共权力的有序运行。用道德约束公共权力的运行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即加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自律、加强对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培训以及加强对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评议,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警察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执法权力道德。警察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据着维护经济秩序、净化经济环境和预防、遏制腐败的重要地位。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警察道德建设 ,对于完善公安行政管理、提高执法效率、促成执法公正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必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充分发挥德治与法治这两种调控手段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使之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必须努力做到道德法制化和法律道德化.一方面,要把道德义务按照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义务,赋予道德基本要求以国家的强制力;另一方面,法律要始终以道德信念、道德教化为基础,尽可能使道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警察职业道德现状的基本尺度,为我们再次审视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快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其中,以人为本是动力维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价值维度,理论联系实际是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当科学认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把握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现实意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行政伦理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伦理基础和道德保障。治理行政伦理失范、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加快行政伦理立法,加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打造服务为导向的有限政府。同时,健全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行政伦理道德教育,完善行政人员道德人格,以求重塑行政伦理的价值规范,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