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民事诉讼中恶意调解的频生,构成对法院调解制度的腐蚀.如何以当事人主义为本位,在当事人与法官职权之间形成良性的平衡,有效克减调解人恶意的泛滥,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角度防范和规制恶意调解,是当前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复兴与重构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我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予以制度重构的具体思路:改革现行工会制度,加强劳动者的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改组为企业内劳资纠纷协商的平台;由"第三方机构"依据"三方原则"在企业外设置独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有效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性优势。  相似文献   

3.
行政调解作为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制度内容之一,其规范有序运作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必须重视行政调解.应当通过加强立法.不断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能够维护稳定的劳动关系,并且能够较为迅速且高效的解决劳动争议,是调解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但是我国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制度构建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导致调解制度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应当对现行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加以完善,重点关注制度设计和运行程序,以期取得更好的调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台湾劳资争议仲裁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资争议仲裁是世界各国及地区普遍承认的解决劳资争议的有效方式之一,由于其与民商仲裁在主体、内容、机构设置及程序设置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各国及地区的劳资争议仲裁规范和民商仲裁规范大都自成体系.就劳资争议仲裁制度而言,既有规定于劳动法典中的,也有规定于单行劳资争议处理法中的,此外,还有部份国家的劳动法典、劳资争议处理法及其他相关法规都涉及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当局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劳资争议处理法,并付诸实施,起到了解决劳资争议、减少罢工停业的作用.但该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劳资争议纷起的局面,最终沦于备而不用的境地.当前我国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利益争议及其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却尚无相应的争议处理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劳资争议处理法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恒学  杨华 《人民论坛》2012,(17):96-97
劳动争议调解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相较于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调解能够更简便、迅速地解决劳动争议。其整个过程应都本着合法、公正、及时处理、注重调解、自愿、民主说服的原则进行。应强化和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以保证劳动调解制度的规范性,运行的有序性,及执行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4日,漳州市芗城区入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区法院建立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成立芗城区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调解工作室。对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由诉前调解工作室先予调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减轻当事人诉累,实现及时高效、便民利民、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大湾区快报     
《小康》2021,(29)
正深圳出台全国首个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标准深圳于日前出台《深圳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规范》。据了解,这是全国范围内出台的首个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地方标准,明确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员、调解办案等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具体建设要求,将为全面提升深圳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提供重要支撑。劳动争议调解是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常沛 《理论月刊》2013,(3):128-132
基层社会的稳定有序离不开民间调解.调解是我国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它之所以能盛行不衰地延续至今,除了受中华文化“无讼”思想、家族伦理及乡土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因其有着坚实的信用基础,即传统的调解人往往就是乡绅、族长或寨老,调解结果为纠纷各方自愿接受、自觉履行,也为其他人所认可.由于社会转型,原有的个人权威和社会信用关系已经解体,新的社会信用秩序尚未形成,导致民间调解作用弱化.目前,需要重构调解人权威、重建社会诚信,以提高民间调解的有效性,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诉讼调解具有统筹各方解纷合力、避免裁判结案程序空转等优势,对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时代命题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调解存在宏观层面受案压力与日俱增、中观层面孤军奋战格局日显、微观层面化解争议功能未彰等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有行政诉讼调解的制度设计存在弊端、解纷功能开发不足和实践环节运行遇阻。从行政诉讼调解的逻辑机制和我国具体实践来看,未来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应当结合本国司法实践传统与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深刻汲取诉调合一与诉调分离模式各自优势,合理调整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的结构布局,通过更替主导力量、更迭适用范围、更张参与主体、更近法律效率等具体途径,全面激活诉讼调解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工会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手段予以解决。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维护者,其在劳动争议处理方面存在着参与协商的操作性规范缺失、在调解制度转型中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可以通过探索工会处理劳动争议的新路径,保障争议处理中劳动者权益的实现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调解案件随之不断增多,案件情况复杂、劳资矛盾加深,对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区治理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区作为第三方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阶段,及时避免双方矛盾的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发展、社区治理、群众服务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中山市永宁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对当前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与建议,希望为推动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公信力的基本保证大调解机制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权威性。"一综多专、专业调处"是南通大调解机制的成功创新。"综"就是县、乡大调解中心作为综合性的调处平台;"专"就是各种专业化调处机制,包括医患、劳资、环保、拆迁、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理以及公安、检察、法院等与大调解平台的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试析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不足,以适应新形式下劳动争议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但该法仍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建立多元化调解模式,切实发挥调解组织的调解作用;完善一裁终局,实行两裁终局;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反申诉制度,保证当事人反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审判工作机制行政色彩浓厚 ,存在着诸多弊端。建立独立、公平的审判工作机制 ,主要的措施是要全面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 ,按照责任原则 ,落实合议庭及独任审判员负责制 ,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责任。  相似文献   

17.
兖矿集团铁运处工会在执行劳动争议调解过程中,将职工劳动关系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升到贯彻“三个代表”高度加以认识,深入基层下访,抓好预测、预报、预防,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从制度建设上抓预防。该处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实施维护劳动关系稳定预警机制的意见”、“劳调工作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制度”、“劳调工作信息调研制度”和“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8.
法庭调解实践中调解法官的中立、公正身份和角色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庭审合一"制度下法庭调解的法官扮演着调解员、裁判员和"和事佬"等多重身份,造成法庭调解实践中机构角色与话语角色的冲突和转换,在"法理"与"情理"天平中摇摆,甚至偏离法庭调解既定的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职责。基于话语角色转换视角,结合真实法庭调解语料,分析法庭调解话语互动调解法官的话语角色是如何随着具体的调解交际语境和调解进程变化而转换,认为作为重要的调解策略之一,调解法官话语角色策略性转换需要坚持司法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功能下实现最佳调解话语博弈,避免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9.
论工会组织在劳资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芝 《湖湘论坛》2009,22(6):44-46
研究和解决劳资冲突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加强劳动立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建立相应的维权机制,平衡劳动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非常重要而紧迫。要认真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剖析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强化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作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争议之"一裁终局"制度是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改革,但其缺陷明显,亟待修正。集体劳动争议不能适用"一裁终局",而应当以调解为主。个体劳动争议宜适用"一裁终局",但必须予以改良:一是厘清"一裁终局"之小额争议认定标准;二是均衡劳动仲裁双方当事人权益;三是扩大"一裁终局"的适用范围;四是实行仲裁和诉讼双收费制;五是修正仲裁裁决的生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