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非常道》     
《当代广西》2005,(16):59-59
父亲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父亲的个性特点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显示出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强等特征,有更强的生命激情。其二,父亲的教养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子女方面,相对母亲,父亲往往比较开明和严厉。其三,父子关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父亲性格、能力、职业等的独特性,孩子在与父亲和母亲的相处时.  相似文献   

2.
忌日的怀念     
2000年 12月 18日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忌日,特写以下文字,作为对父亲的纪念和对父亲在天之灵的安慰。   我的父亲田海顺,河南偃师市前杜楼村人,黄埔军校一分校第 17期学员, 1987年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   父亲于 1920年 4月 29日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尽管很穷,爷爷还是想办法供父亲上学。父亲上完中学,正赶上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疯狂入侵,祖国处于危难之中。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大批热血男儿投笔从戎。父亲也义无反顾地投考了黄埔军校,立志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军人,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3.
李向阳 《今日民族》2001,(11):30-32
2001年7月21日,不管我们怎么呼唤,父亲再也睁不开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名叫李长猛,1921年12月17日生于昭通市一个回族贫民家庭,在父亲的生卒日期中,我发现了三个基本数字:1、2、7,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生日:1921年12月17日,又是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是父亲的卒日:2001年7月21日。这三个数字的组合也是党的生日:1921年7月1日,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巧合?几天来我一直若有所思。当党组织写出父亲的生平时,我心里不觉一动,1、2、7不正是父亲一生的总结吗?“1”是一心一意跟党走…  相似文献   

4.
对于那些曾得到过父亲疼爱、对父亲有清晰记忆的公安英烈子女,父亲这一称呼,则是沉甸甸的,带着疼痛与热度。  相似文献   

5.
父亲从老家过来,跟我住在一起。我每天很晚才回家,几乎整天看不到父亲,我走的时候,父亲还没有醒;而我回来,父亲却已经睡了。  相似文献   

6.
坚冰 高文是长女,下面有3个弟弟。母亲性情暴躁,父亲因为她是女孩而溺爱她,从来不要求她干家务。高文指挥3个弟弟干家务,稍不听从,就像母亲那样打骂他们。父亲从来不责骂高文,倒是经常责骂几个儿子,高文认为父亲忽视了她。为了引起父亲注意,她告诉父亲她偷了同学的笔,父亲却只说了一句“以后别这样了”。高文非常失落,她由此得出结论:父亲不在乎她。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职业编剧。近几年,他编剧并投拍的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写父亲的。我问他,是因为父亲情结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过他的神情向外弥漫。他说,10年前,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我把我的父亲弄丢了,一直都没有找回来。他说,母亲来电话告诉我,说父亲的“糊涂病”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父亲惠的是“失智症”,于是,我回了趟家,决定把父亲接到城里,找大医院瞧瞧,看有没有办法缓解病情。他说,那天起了个大早,带着父亲上医院。当时,人很多,公汽很挤,我再三叮嘱父亲,一定跟紧我,但车到站之后,父亲还是不见了。  相似文献   

8.
幸福的感觉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 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地说。 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边买好多的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李云鹏 《台声》2003,(3):38-40
是一个秋日下午的清凉天,我欣得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之子、曾任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张枭先生应诺,在他的客厅,听取他印象中的父亲。张枭先生口中的父亲,除了一身古典式的、与众不同的艺术家气质,更多的是充满情趣和理趣的生活轶事。张枭说,幼时,父亲已成名,卖画收入应不菲,家中生活却过得非常一般,仅是饱肚而已。“记得小时,我就没穿过什么好衣服。”张枭笑说。张枭还透露:弟兄们告诉他:跟父亲住一起累得很,盖因大千先生太多“兴来之笔”,令家人忙活不息。张枭先生由此谈到富有又相对清贫的父亲;谈到父亲“爱尚与人异”…  相似文献   

10.
肖杨 《两岸关系》2009,(12):25-26
“我父亲一个人在台上,灯光打在他身上…很孤独…但是那一刻,我真正觉得我的父亲是个巨人。”看着连战疲惫的身影,连胜文开始觉得身为长子的自己,应该为父亲、为国民党做点事情。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韦秉琚与韦拔群本是堂兄弟,后来韦拔群的父亲将我父亲收为养子,我父亲就在韦拔群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们的父亲邓宝珊先生诞辰120周年。父亲留下的字画、手札犹在。睹物思人,缅怀过往,他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他的谆谆教诲依然响在耳畔。尽管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独具的人格魅力,依然鼓励着我们前行。值此父亲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追述了他的几个精彩的人生片段,作为我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也为资政育人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奉献一些点滴素材。  相似文献   

13.
汪宇辉 《台声》2014,(9):78-78
6月28日清晨6时30分,父亲因病在宁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因在美国求学没能在最后时刻陪伴在父亲身边,心中万分遗憾而愧疚。这篇短文在父亲去世时匆忙写就,虽然粗陋,却也是我对心中的父亲发自内心的追忆。我的父亲汪晓阳,祖籍台湾苗栗。1954年2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在这个国防工业重镇,父亲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1970年,16岁的父亲进入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劳动,后进入湖南大庸3028厂工作。1973年,经过推荐和选拔,父亲成了工农兵学员,进入南京航空学员飞机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南航无人机所、基础部、五系、绘图中心等部门任职,主要担负无人机工艺和标准化工作研究,曾任南航无人机研究院可靠性与标准化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4.
老实的父亲     
尹成荣 《中国保安》2012,(17):70-70
父亲是一个老实甚至有些木讷的人。他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老实本分。不可以虚头巴脑,张狂跋扈。父亲一辈子没有张狂过,总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父亲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先在吉林一个偏僻的林场抬木头。抬木头的活又苦又累,矮小瘦弱的父亲硬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凭他的努力与实干当了队长。因为父亲干活细能吃苦,别人干完活,把工具一扔就去休息或吃饭了,而父亲就会把所有的工具归拢好。场地收拾利索再去休息和吃饭。这一切被领导看在眼里,于是就让父亲当了队长。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父亲是累倒在岗位上的,是为了千万个家庭的安宁而倒下的,父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足以让做儿女的感到骄傲。于是,我说服自己,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都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告慰父亲。   1990年 11月 30日,是一个令我们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父亲——徐效典因工作极度劳累,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匆匆走完了 46年短暂的人生道路。   十年过去了,这 30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总是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一点一滴,至今仍是那么真切。多少次梦中醒来,父亲慈善、宽厚…  相似文献   

16.
何大欣 《台声》2013,(8):72-74
今年8月14日是父亲百年诞辰,9月6日则是父亲仙逝16周年纪念日。如今打开电脑,在百度搜索中寻找“何非光”的名字,可以看到上千个条目,人们在评论、在怀念、在探索、在走近这个传奇的名字。每每看到这些文章,我都感动不已,因为人们没有忘却我敬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烟斗     
父亲的烟斗冯目准父亲去世已两年有余了,在他不多的遗物中,有两件东西一直被母亲珍藏着。一件是支大号金星水笔,另一件则是烟斗。每当我在父亲曾用过的书桌抽屉内目睹父亲这两件遗物,回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泪水总会悄悄地爬上面颊。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有烟斗,而且...  相似文献   

18.
刘兴雨 《同舟共进》2013,(11):82-82
电视剧《大宅门》有一个细节,人们未必留意,那就是少年白景琦的父亲让他好好练字,他抬出自己的老师季先生,季先生说字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看”的。言外之意,就是字不用写得像字帖似的,一句话把父亲的嘴堵住了。也就是说,他用自己的精神之父,战胜了自己的生身之父。亲不过父母。父亲也可以指导自己的子女在精神上成人,但能让子女完全信服的往往不多。人们常常是在儿童时觉得自己的父亲什么都对,很了不起,甚至很伟大,可到少年、青年时又觉得父亲落伍或者什么都不对。  相似文献   

19.
刘春 《黄埔》2023,(1):67-68
<正>我的父亲刘华民,1922年9月出生于山东曹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在那个军阀混战、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读书识字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我奶奶虽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但很有远见,省吃俭用地供我父亲读书,想让他出人头地,不再给地主当佃户。于是,父亲在本村小学堂接受了启蒙教育。13岁那年,幸运降临到父亲头上。当时,宋哲元在他的部队办了一所军官子弟学校,名叫育德中学。由于父亲的二舅父在29军宋哲元部任连长,作为军官子弟,父亲得以进入育德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深情在沃土     
父亲在“文革”中被害已经十一年了,我只是~名普通的大学生、现役军官,胡耀邦部长对我父亲冤案的平反过程这么重视,对我因父亲落实政策受到的株连这么关心,办事效率如此惊人,真是让我感动和钦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