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燕 《民主》2004,(9):21-23
选举制度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权力机关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和其他国家政权机构领导成员的原则、方法、组织、程序等有关制度的总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民主选举,选出  相似文献   

2.
选举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实现,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我国现行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规定过于分散,直接选举过于频繁且范围过窄,竞争不够充分,不尊重被提名人意愿,候选人介绍存在缺陷,选区划分制度不科学,选举程序不够严密,选举制度与代表制度存在冲突,代表结构比例要求与区域选举制存在冲突,救济和裁判制度不健全。选举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通盘考虑,要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当家作主水平为价值导向,走法制化道路。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和完善选举立法,解决现行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回应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对选举制度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詹玉璞 《民主》2008,(3):23-25
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议机构,其职权及其实现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来实现的。因此,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制度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主要国家通过政治选举来表明对民主政治的承认和公民权利的尊重。政治选举是由政党推动的。西方各国因历史文化、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差异,政治选举具体程序和机制设计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选举制度。不过,西方国家对选举的价值意义和一般原则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互为影响,而且政治选举实施效果影响民主政治的品质。21世纪以来西方政党制度为政治选举的强力所扭曲,遇到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磊 《学理论》2010,(1):36-36,128
选举制度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梳理,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选举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8)
选举制度是民主国家政治生活之根本,缺乏民主选举,政治生活也就毫无意义。选举是基本政治生活的保障,也是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前提。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选举制度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对比,着重探讨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无论其社会制度还是意识形态,都必须依据其国情而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主选举制度,在形式以及内容上尽管还不够完善,但所确立的许多民主原则为更加完备的选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价值理念与运作过程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赋予必要前提、基本遵循与现实要求,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功能结构主要包含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决策参与、凝聚共识。基于体系过程与结构功能分析以及主体角色与优势效能分析,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分别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更好纳入国家治理决策过程以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效发挥国家治理共识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光华 《理论探讨》2012,(5):115-120,2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改革党内选举制度的主要着力点是: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改革公推直选制度,逐步扩大党组织直接选举范围;改革差额选举制度,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改革竞争选举制度,提高竞争选举质量;改进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保障党内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健全与选举相配套的制度,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虽然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历时已久,但是改革的步伐进展缓慢,当前我们党内选举仍基本处在安排性选举阶段。党内选举制度改革滞后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也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党内生活中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反对帝国主义做得比较彻底,而反封建只做了一半,而且是比较容易的一半,就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对于反封建的更为艰巨的另一半,就是肃清几千年来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而的影响,却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10.
选举制度是建立以选举民主为基础上的现代宪政制度之一。但由于选举民主存在自身局限性,导致建立在选举民主基础上的选择制度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通过将协商民主导入选举民主,有助于选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竞争性选举是近现代社会以市场为核心的经济生活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典型反映,是选举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现行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决定了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中建立竞争性选举制度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其刚  高民权 《民主》2010,(4):26-29
<正>我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借鉴前苏联选举制度与做法,总结边区政府民主选举的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权建设的经验,创建了新的选举制度。1953年7月,  相似文献   

13.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国家政权组织中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的最好实现形式。衡阳破坏选举案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公然挑战。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此案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依法依纪加以严惩,坚决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和尊严,依法有效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化,我国选举的民主化潮流正迅猛发展。但同时,直接选举中的选举委员会在行使其职权过程中却存在了许多问题,是影响我国民主选举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关于选举委员会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现行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缺陷与缺失。本文仅从制度层面来探讨关于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存在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此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党内选举制度是选举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和领导机构成员时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它是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形式,是党内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制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党内选举制度改革长期滞后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历时已久,进展迟缓,总体上仍然属于安排性选举状态。其深层原因在于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选举价值的忽视及缺乏实践的自觉性、党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误读、对"党管干部"认识及实践中的扭曲、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体制的阻碍及党内既得利益的困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基本制度。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首先要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做起。应当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之。当前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使党内提名能够聚合更多的民意;要在党内创造一种比较公开的信息环境和比较自由的舆论环境,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要提防党内选举中的变相做法,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尽快养成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办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民主化村级选举制度是实现村级治理中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核心,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健康有序的政治参与以及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三农”问题、实现村民自治以及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民主化村级选举的实现有赖于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乡土基础,这相应地决定和影响着其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共颁布了两部选举法。其中第二部选举法经历了四次修改、一次补充。建国60年来,我国的选举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从有限发展到普遍;选举权的平等性从着眼于实质平等逐渐向统一实质与形式平等方向发展;从记名投票发展到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范围从基层扩大到县级,并逐步向高层迈进;从等额选举发展到差额选举。但选举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以有力地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