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何价值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在价值活动运行轨迹中,价值活动的任何结果都是价值活动逻辑始点的一种规律性的延伸。探求价值生成的逻辑始点对认识价值运动规律以及促进价值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既是基于价值合理性上的科学活动,又是基于价值合目的性上的意义活动。从价值生成的源泉上讲,把价值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价值活动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本质表征的核心缘由。  相似文献   

2.
在依法治国由理论探讨转向实践选择历史过程中,湖南法学教育抓住这一契机获得了蓬勃发展,它无论在法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更新方面都获得了重大发展,这是湖南法制建设史上一个巨大成果。然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兴起的湖南法学教育却缺乏面对入世后应采取的决策研究。其实,入世不仅会对湖南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同样会对教育尤其是法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WTO就是为世界贸易自由化提供国际市场竞争统一规范的框架体系和国际通行规则的国际经济组织。从本质上看,WTO是一系列法律规则组织起来的并用这些  相似文献   

3.
社会规则的产生,需进益于社会秩序。其进益的基本路径是社会规则自觉生成为主体的交往行为。这需要主体对社会规则这种制度事实及其功能具有明确的意向性。然而,一种规则,未必在所有人心目中都  相似文献   

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刑事证据规则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规则在保障人权的同时导致了相当的社会代价,由此产生的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一直饱受非议.事实上,无论从认识角度还是价值角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都具有完整而坚实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价值冲突实质的分析,有助于对该规则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任何国家要生成法治的社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无论如何,法律被信仰应当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它是一个国家形成法治社会的精神基础。本文指出,制定法只有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相契合,与一个国家的公民的道德价值相契合,法律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同。而公众的认同,一方面会促进法治主体的整体性生成,另一方面还会涅出法治的土壤。只有这样,法律在运作中才会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人类才会免于沦为法条的奴隶。  相似文献   

6.
涉及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的权属问题,现有的"作品观"只是源自一种片面的利益诉求,无法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人工智能程序的著作权与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的利益之间不具有从属性。从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的内在生成机理来考察,其并不符合对现行著作权法中关于"独创性"和"创作意图"的内涵,贸然将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纳入著作权制度体系,会破坏其内在统一性与合理性。对于对人工智能自主生成成果的保护,应跳出"作品观"的解决思路,在现行民事利益的框架下,基于合同规则对其在市场行为中产生的积极使用收益给予保护,基于责任规则对其利益破坏者主张救济利益而获得事后补偿。  相似文献   

7.
价值属于实践范畴,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无论是价值的生成,还是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等价值活动,实践都起着基础性作用。价值的实践性本质内涵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目的而肯定自身的活动,包含着根本性的人本指向。  相似文献   

8.
证据是控辩双方在刑事审判中支持其主张、展开攻击与防御对抗的武器,是法官认定事实并据以裁判的基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应然性思考,通过比较各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阐述排除规则的价值,对规则产生的理性基础、规则所体现的价值冲突与权衡进行分析,以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9.
福利国家问题是西方当代社会论证的焦点,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其产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福利国家是一种和普选制共生的机制。福利国家汇集了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正义等各种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理念。因此,将福利国家置于行为政治学的分析框架下,会绢剖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海南人大》2009,(7):46-46
张雪樵在2009年6月18日《检察曰报》撰文认为,法中自有正义在。但法律特别是实在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因为拘泥于文字的表达会产生认识理解上的分歧;因为它的不周延性和滞后性会产生不合时宜或无所适从的尴尬;因为规则的刚性有余、谦抑不足而不善平衡调整,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功效有时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进城务工子女经历了城乡社会经济文化两种社会化环境,其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交际准则等社会化内容大不相同。进城后,他们身受双重社会化标准的影响,从把固有的纯朴作为社会化的准则,到将各种“期望”作为追求的目标,会形成自己社会化的特点。造成社会化内容和目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化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管理人制度与原破产法律制度中的清算组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实践中需要予以正确把握。本文主要分析了管理人制度的实施规则,针对破产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人的能力与资质问题,提出作者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以物抵债这一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现象,通过制度梳理,发现其中的代物清偿规则,明确界定代物清偿的本质在于受领他种给付以清偿原负担的给付。他种给付的债的原因仍在于原来的债之关系。代物清偿合同性质上是一种诺成合同,而非要物合同。代物清偿不同于为了担保而给付,也不同于新债清偿。如果对于以物抵债协议的性质若有疑义,应遵循有利于债权人解释的规则,解释为新债清偿对债权人更为有利,所以,应解释为新债清偿。如果债务人依照约定,交付标的物,即可以发生清偿的效力,债之关系消灭。但如果所提供的标的物有物的瑕疵或权利瑕疵,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债权人还可以请求回复到原债之关系上,并要求回复原债之关系上的担保等从权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再审程序 ,但并没有对再审立案的标准和再审改判的原则做出明确的规定。将“确有错误”作为再审改判的原则不严谨。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再审民事案件改判原则首先要纠正“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这一不符合民事审判规律的指导思想 ,树立程序公正、实体合理的观念 ,其次要正确处理维持法院终审裁判的权威性、稳定性与纠正有错误的裁判之间的关系 ,再次要尊重和维护原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5.
The newly promulgated “budget law” stipulated in article 4 that all government revenue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budget management, namely the whole caliber budget. Its original purpose is to realize the legal control of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behavior, however, due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law, department of vested interests conformity, various legal spending and budget supervision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anomie, and many other factors exist in different degrees to thwart the citizens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original“control ”. Therefore, the revised budget legal rules as well as the power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to resolve the all caliber plight of budget implementation 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行规是行业协会制定、并由行业成员共同遵守的自律性行为规范。其约束对象是行业协会的成员,是经营者自身。行规不能约束消费者的行为。现实中的一些所谓的行规违反了国家法律,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国家应通过立法规范行规的制定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不仅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刻的哲学意蕴。今天重温“两个务必”是我们党肩负伟大历史使命、应对激烈国际竞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永葆政治本色的时代要求。“两个务必”从哲学高度赋予共产党以旺盛生命力,是执政之要、成事之基。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法律的独创,但其在立法和执法上的种种弊端是对《宪法》精神和《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违背,更有悖法治精神,影响司法公正。本文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入手,对劳教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将其与《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相比较,探讨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体例,进而提出与我国刑法相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从总体上看,是遵循民事诉讼的规律,依据民事诉讼的特点,总结审判实务中的经验,吸取理论研究的成果而制定的,具有务款多、规定细、内容新的特点。但是,对于如何界定“明显违背立法本意”和“严重违法行使管辖权”,该司法解释中的若干规定仍有探讨和商榷的余地,也还存在进一步改进、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扩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加入WTO ,过于狭窄的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已经不能适应WTO形势及其相应规则的需要 ,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势在必行。当然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并非是无限的 ,应处理好行政权与司法权以及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可从扩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建立行政公益诉讼以及扩大行政诉讼法的权利保护范围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