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法学的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法学的方法论与哲学和法学方法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仅论述比较法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一、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这是对法律进行比较研究的两种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方法。法国比较法学家达维(R.David)曾较多地论述了这两种方法。①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大量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其中有的是相互类似的,有的有很大区别,为此,就可以分出宏观比较(macro-comparison)与微观比较(micro-comparison)两种方法或类型。后者研究同一法系(leyalfamily)法律,前者则研究相互有很大区别的法律制度。一般法学家主要关心法律具体问…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的法律文化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以及权力至上与法律至上等层面的取向上存在明 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深刻地反映在两国侦查制度在侦查组织制度、侦查行为、侦查程序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之中。比较研究表明, 美国为其侦查制度在法律文化中政府权力向个人权利的妥协的价值取向而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同时,我国在借鉴与吸收某些西方的 诉讼理念与制度的过程中,不应忽视中西方在法律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股份合作企业不是独立的企业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份合作企业往往同时包含几种企业制度,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法律关系比较混乱,股东的地位与权利、股权设置、组织机构等方面都不规范。因而它不具有独特的法律属性,不是独立的企业形态。  相似文献   

4.
张瑞来 《河北法学》2000,(4):131-133
本文采用层次比较的方法,从抵押权的设定、抵押的效力、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消灭以及特种抵押制度等五个方面对中德两国的抵押法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分析,并对我国抵押制度的完善作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李泳君  李芬 《河北法学》2004,22(8):119-123
法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一种是法律意识或法律现念。现实生活中,约束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是前者,但在幕后起作用的却是后者。中西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法律观念、法律文化上的差异。从对法之本义的理解、权利观念、对法与情的处理、司法独立意识、对法律职业和法律人的认识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中国和欧洲双方不同的价值理念,并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司法考试制度模式比较与中国司法考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考试制度是一个中间环节,其机能是如何将符合现代法制需要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法律职业队伍中来。由于现代社会功能的分化,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来承担。因此,司法考试制度主要涉及到法律职业制度和法学教育制度两个方面。法律职业制度和法学教育的模式也影响到司法考试制度的定位和功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设计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吸取国外司法考试以及法律职业选任制度的教训,处理好法律职业选任制度与法学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着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这两方面,比较大陆成…  相似文献   

7.
公设辩护人制度和平民法律扶助制度是民国时期法律援助的两种基本形式。北平律师公会积极推动公设辩护人制度实施,并制定了平民法律扶助实施细则,对平民法律援助的范围、提供模式、资金管理、受援助人的资格条件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并积极组织开展了对平民的各种法律服务。在此,本文以北平律师公会为中心,就民国法律援助制度作了简要婚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家间法律比较是整个比较法学研究的最多的部份。尽管如此,却还有不少基本性的问题有待澄清或进一步深人探讨。本文拟探讨国家间法律比较与制度法律文化比较的关系,国家间法律比较的对象与范围,国家间法律比较的分类,国家间法律比较的目的等。一、国家间法律比较与制度法律文化比较“制度法律文化”是指作为制度而为社会承认的法律文化。这里的“为社会承认”,不一定指“社会的所有成员都予赞同”,更不是指某种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反映了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与意志,而仅仅指社会的全体成员认定某种法律文化是以“制度”的形式出现的,这…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法官选任制度体现了一定的法律文化背景。目前在中韩初任法官选任制度比较方面,相关文章并不是很多。通过对中韩两国初任法官选任制度做比较式探讨,展现两国在初任法官选任方面严格科学的制度设置,可为我国当前法院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许乙川 《法治研究》2013,74(2):73-79
中小企业为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科技创新进步及经济结构合理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建立事关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对现行相关促进法律制度体系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已迫在眉睫。本文并不打算进行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地研究,而是着力于从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两大法律制度体系对中小企业促进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力求从这两个视角来展现中小企业促进法律制度建设进展的最新成就.并对急待细化与完善的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两大法系法官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两大法系法官的选任制度、待遇、等级制度和社会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历史背景,法律传统和诉讼模式方面的原因,探讨了法官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对于深化我国的司法体制,特别是法官制度的改革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与大陆监狱法律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至台湾后,海峡两岸分裂至今。可喜的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交往增多,民间的经济贸易、文化学术来往密切。法律界的交往也已经开始,这种交往的结果也带动了某些部门法的比较研究。监狱法的比较就是其中之一。台湾监狱法律制度是台湾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监狱法律制度有助于对台湾法律制度的深刻认识。虽然大陆与台湾人民是一个民族,使用的也是一种语言文字,但由于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两地监狱法律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大陆与台湾监狱法律…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诉讼作为一种裁判纠纷的方法,与人类社会自我约束与规范的其他方法一样,均以人的因素和制度的因素为其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研究著作权损害赔偿问题时,应当重视人的因素和制度的因素,具体而言,就是应当重视法官的素质和法律的健全。从司法实践的现状看,法官素质偏低和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的确是造成著作权损害赔偿问题比较混乱的根本原因。但是,人员素质和结构的调整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本文仅从法律制度健全的角度,探讨著作权损害赔偿的若干原则性问题,以就教于读者。  保护著作权与平衡其他民事权益的关系。法…  相似文献   

14.
民事法益是实体权利外应受法律保护的一类利益,对民事法益的保护,各国及各部门法采取了不同的法律制度,主要有权益区分和不区分两种保护态度。本文探讨民事法益与权利的混同保护,从合同法、侵权法的部门法横向比较,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法律传统比较方面,析别混同保护的优势及不足,并讨论了我国《侵权责任法》不区别保护权益的立法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韩国都是深受儒教文化影响的国家,因此,在婚姻家庭领域里有不少相似的法律制度,遗嘱继承方面也是如此。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传统、社会历史、伦理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在遗嘱继承制度方面的许多差异。本文试图通过两国遗嘱继承制度的比较,找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长处与短处,提出完善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若干建议,使之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更加完备的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丰霏 《北方法学》2010,4(4):108-116
激励功能是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对于该主题的探索有助于深入研究并建立激发活力和创造力的法律机制,实现科学立法。在探索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进程中,存在经济学与心理学两条不同的学科进路与基本模型,结合这两种进路和模型,产生了学术研究上不同的理论进路。立足于法学的学科特点,总结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模式被提出来,用以全面展现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完整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官遴选制度大致包括法官资格方面的法律规定或实际要求以及遴选程序两大方面。本文试图围绕法官资格要求、遴选程序两方面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中国三国的法官遴选制度,就我国遏制法官腐败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建议,以裨益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一 美、日、中三国法官遴选制度概述(一)美国之法律与实践美国的法官遴选制度较为纷繁复杂,联邦一级不同于州一级,各州之间亦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从联邦和州的角度介绍其法官遴选制度。第一,联邦法官的遴选。按照美国联邦宪法和1989年司法法令的规定,由总统提名任命联邦法…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人民民主、人权保护和政治改革,都将聚焦于新闻传媒的制度变革,新闻传媒的制度变革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而新闻侵权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石和核心在于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公民人格权之间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新闻侵权法律制度已基本确立,但是它与一般侵权法的差异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因此,我国现行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前辈学者经过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经验总结基础上,采用演绎、归纳、比较、例证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新闻学与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比较,对我国新闻侵权法律制度提出了四点完善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我国新闻侵权方面的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制定能有所裨益,同时又能在保护公民人格权的基础上提升新闻自由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法律援助作为一国的法律制度 ,必然受制于本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本文以刑事法律援助的性质为论述起点 ,从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刑事法律援助的实现模式两个方面 ,通过与国外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 ,阐述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主要特征 ,并昭示了其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法学期刊、法律网站以及法律文献的获取等方面,较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当前中、美两国法律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两国的法律信息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