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21年德国大选中,社会民主党重回联邦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选举环境和选民诉求的变化、社民党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对选举策略和候选人形象的调整、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与联盟党的相对式微所带来的选举机会是该党在此次大选中获得相对多数的结构性原因.虽然社会民主党在此次大选中重回议会多数,但是从选举得票率的有限、组阁谈判中的受限以及意识形态的调整等方面可以看出,该党的重新执政其实只是一个"有限的"回归.德国新政府成立之后将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社民党的应对和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9年德国大选年形势和特点的多角度分析,探讨了大选结果对德国政局、政党体系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默克尔领导的中右翼政府的政策走向.认为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巩固了稳定的"五党并立"政党体制,呈现出多种新型的政治联盟的可能性;社民党选票大幅下跌,宣告了"新中间道路"的终结以及社民党漫长的复兴之路;默克尔蝉联总理职位,联盟党与自民党结成中右政府上台执政,预示着中右翼保守主义得势将是今后四年政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通过集中分析澳大利亚绿党在2010年大选中的竞选表现及其结果(尤其是在堪培拉特区),探讨它在何种意义上已经或可能成为联邦选举政治中的"第三政党"或现实政治中的平衡力量,并依此对澳大利  相似文献   

4.
在2009大选年,德国左翼党在联邦大选和许多州议会选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推动了德国向五党并立的政党体制演进和政党联盟的重新划分组合,而且也鼓舞了欧洲左翼力量的发展。适逢两大全民党日益陷入危机以及德国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左翼党坚持社会公正与和平主义的新党形象,紧紧抓住这个政治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左翼党本身还面临许多问题,要实现与社民党在联邦层面结盟的时机还未成熟。  相似文献   

5.
2001年11月21日,四年一度的丹麦议会大选揭晓.丹主要反对党自由党-保守党中右联盟击败社民党-激进党执政联盟上台执政,自由党主席安·拉斯穆森出任首相.该联盟获得40.4%的选票,比1998年大选增加7.5%,在议会1 79个席位中得到72席,取得了历史性胜利.执政两党联盟得票率仅为34.3%,比上届选举减少5.6%,社民党自1924年以来第一次沦为议会第二大党.  相似文献   

6.
2021年是德国的"超级大选年",年内有六个州议院选举,联邦议院选举也将于9月26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的联邦政府和接任默克尔的联邦总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德国,疫情加剧了德国社会的分化,使德国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而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德国左翼党则一直致力于社会公正,捍卫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本文以即将举行的2021年德国大选为背景,讨论左翼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处的政治环境,对左翼党近年来的发展与目前在大选中的方位加以分析,在阐述其主要竞选主张的基础上,论述左翼党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对其与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红红绿"政府的可能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5年大选后与基民盟组成大联合政府以来,社民党的党员不断流失,已经丧失了德国第一大党的地位。同时,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走低,一直徘徊在30%以下。一个只得到不足1/3民众支持的政党还能称为人民党吗?社民党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它的前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大选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我们勾勒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在2001年12月16日举行的四年一度的葡萄牙地方选举中,执政的葡萄牙社会党丢失了20多个城市,尤其是一些重要城市,如首都里斯本、第二大城市波尔图和首府科英布拉等都落入了中右的社民党手中.葡第一大反对党社民党虽只获得28%的选票,但由于它在近50个无法单独取胜的城市与右翼的人民党结盟并联合竞选,一举赢得156个城市,比上次增加了近30个城市,从而成为葡地方选举的最大赢家.葡总理、社会党总书记、社会党国际主席古特雷斯因该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而辞去了政府总理和该党总书记职务.古特雷斯的辞职在葡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解决葡出现的政治危机,葡总统根据宪法规定,在征求各党意见后,决定在2002年3月17日提前举行大选.  相似文献   

9.
2017年联邦议院大选后,德国形成了碎片化的政党格局。联盟党和社民党两大传统主流政党身陷发展困境,支持率一路走低;2018年德国选择党成功进入全国16个联邦州议会,在德国政党体系中站稳了脚跟;政党光谱的另一端,德国绿党也实现了崛起,目前有成为第一大党的趋势。欧洲议会选举进一步将德国碎片化的政党格局固化。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不仅降低了德国政治的稳定性,同时也对欧洲议会的决策效率及德国为欧洲一体化提供动力的意愿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18日德国提前举行大选,其后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先后于9月20日和10月19日发表彼德·史华兹题为《德国选举:对右翼政策的断然拒绝》的文章和题为《即将到来的德国大联盟:没有合法性而且不民主》的网络社论,评论这次德国大选。两篇评论认为,大选结果表明,德国人民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拒绝在加大,由“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替代”党和民社党组成的竞选联盟———左翼党得票大幅上升,但社民党选择和右翼的联盟党联盟将使右翼转失败为胜利,它们将联合起来激烈地进攻工人阶级,因此左翼党如果如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共一样消…  相似文献   

11.
"西裔特朗普选民"形成于2016年美国大选,大选之后规模稳步扩展。"西裔特朗普选民"由核心与外围两部分组成,核心部分的党派取向比较稳定,外围部分的党派取向则呈现高度不确定性。从选民的意识形态看,"西裔特朗普选民"的核心主要由保守派选民构成,外围主要由中间派选民构成。"西裔特朗普选民"折射出西裔与特朗普之间形成了一个选举悖论,越来越多的西裔支持"反西裔"的特朗普。从西裔与特朗普之间的政治互动看,两者之间的选举悖论之所以形成,是经济因素、移民改革、社会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四方面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西裔特朗普选民"已成为特朗普选民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特朗普撬动选举政治格局的杠杆,对美国2020年大选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西裔特朗普选民"有力扩展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使特朗普的竞选动员更加理性。"西裔特朗普选民"的强劲发展势头对民主党带来严峻挑战,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特朗普争取连任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几年特别是2013年,欧洲主要国家纷纷举行大选,尽管各主要政党在选举中表现各异,在组建政府中的境遇也不太相同,但是从这些国家大选中各政党的表现以及政府组阁的不同类型可以看出欧洲政党格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中左政党与中右政党势均力敌,政党意识形态持续弱化,选举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政党正在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11日,俄罗斯的14个联邦主体同时进行了地方立法机构的选举。由于这一轮地方选举被视为年底国家杜马大选的预演,所以俄各派政治力量对此都格外投入,将其看作新一轮较量的开始。俄共因为在2003年杜马选举中受到重创,对这一轮地方选举更是极为重视。结果俄共在地方选举中表现不俗,取得了较好的战绩。3月24日,俄共在莫斯科召开第九次中央全会,俄共第一副主席伊.梅利尼科夫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对俄共参加地方选举的结果作了总结,分析了国家杜马竞选的形势,并提出了准备杜马大选需要完成的下一步任务。俄共网站(www.cprf.ru)当天刊载了该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和美国国内的选举政治关系密切.虽然作为一个弱小的政党被排除在两党制之外,但是美国共产党对2008年全国大选及2010年的中期选举却异常积极,把选举列为全党政治生活的大事,党内所开展的运动始终跟随着大选的节拍.如此举动是试图通过大选扩大党的影响,建立广泛的联盟和统一战线,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波兰左翼政治力量演变的基本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剧变后波兰左翼阵营中,由原统一工人党演变而来的社民党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中坚作用。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民左联不仅顶住了来自右翼的打压,而且赢得了总统和议会大选的全面胜利,波兰因此成为东欧地区“左翼复兴”的领头羊。1999年,民左联党的建立是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新的统一政党的成立实际上具有双重效应,在壮大左翼整体力量的同时,又对左翼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及其后的演变,实际上勾勒出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18日,德国将提前一年举行新一届联邦议会大选.由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的"红绿联合政府"在坚持7年后被迫"下课",这对处于经济发展不畅的德国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德国社会似乎迷失了政治方向.人们不尽要问:"德国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28至3月9日,瑞典社民党议员、前议长比约·冯·叙多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来华访问。瑞典社民党是瑞典国内最大的政党,曾经长期执政,2006年9月在大选中竞选失败,目前在野,但在瑞典国内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大影响力。瑞典社民党对内主张维护和发展公民权利,实行混合经济,反对垄断与集中,保证充分就业,保持和发展社会福利制度;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在2007年12月2日和2008年3月2日先后举行了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这次大选不仅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这次大选中,普京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普京效应"。本刊记者就俄罗斯大选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兴耕研究员,他对大选的进程、特点和"普京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俄罗斯政局作了展望。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五合一”的2024年印尼大选,是印尼民主改革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将对印尼未来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佐科总统执政近10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开创了“佐科时代”。在佐科总统鼎力支持下,普拉博沃—吉布兰组合取得大选胜利,从中彰显了“佐科效应”。在本次选举中,年轻选民约占选民总量的52%,成为影响大选走向的“风向标”。此次大选也呈现出总统和议会选举选票分离、政党碎片化和政党卡特尔化同步加速、身份政治退潮和道德政治增强、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交织上升等新特点。总的来看,印尼民主政治的纠错机制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民主改革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但政党政治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03年2月4日,由奥地利人民党和极右翼的自由党联合组成的奥地利新政府在一片争议声中宣誓就职,奥地利终于在去年11月议会大选结束整整4个月的权力真空后有了新的政府。这样的结局宣告了奥地利社民党再次成为在野党,现状表明,社民党要重新问鼎奥地利政权,可谓任重而道远。 社民党在奥地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政党。1945年,重建的社民党易名为奥地利社会党(1991年6月又恢复原名——社会民主党),在奥地利境内烽火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