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对“九七”前后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纵观香港进入90年代的社会经济表现不难看到:第一,香港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前进,是因其“比较优势”的存在而保持坚韧活力。面临“九七”这个历史性转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非经济因素所造成的“冲击力”将是明显的。第二,香港经济的国际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围因素的制约,其趋势取决于一系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一)从国际因素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正在复苏,这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2.
香港在2003年9月与大陆签订CEPA(更紧密经济伙伴协议),提供了香港历史性飞跃的新动力,它促使香港成为高增加值服务活动的中心.以及更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会;澳门亦在同年10月17日签署“中澳CEPA”。  相似文献   

3.
香港拥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深圳也是国内率先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的地区,这一基本条件决定了深港两个市场实行对接的可能性。深港两个市场的对接,还有赖于两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接轨,机制的接轨搞好了,才能使市场对接变为现实。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是深港衔接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关系到深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性城市的建成。目前,深圳与香港的市场经济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要缩小这一差距,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借鉴香港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模…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东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将在珠江三角洲的广、深、珠地区率先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群,并要求深圳能率先建成国际性的大都市,继续发挥其特区的“窗口”、“试验场”、‘乍E头兵”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然要求深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增创新优势的办法和途径很多,而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发挥深圳特区毗邻香港的特有优势,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抓住香港’97回归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来带动和促进深圳的发展。经过15年的发展,深圳的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的24个大中城市中,仅次于上海…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7,(26)
回归后的香港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访香港“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本刊特约记者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它的经济发展是人们关心的一大问题。本刊特约记者最近访问了香港“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该中心权威人士提供了他们的看法,现整理于后,供读者诸君阅读。(...  相似文献   

6.
香港是一个天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城市,它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源,如水、粮食、农副食品、基本能源和基本日用品等,主要依靠从祖国大陆以及世界各地输入。它能够成为举世知名的国际性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除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紧密的外部经济联系等客观条件外,就是拥有300多万勤劳、敬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应归功于它完善、发达、高效率的职业教育体系。了解这个体系,将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一、香港职业教育的现状香港职业教育是一个金字塔式的体系。这个体系由就业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大部分构成。就业前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国不少城市把国际性城市作为奋斗目标。为此,有必要对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必然性,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建设国际性城市的道路作些剖析。香港是公认的国际性城市,可以作为分析大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借鉴。(一)国际性城市的内涵对于国际性城市,大致有两方面的理解。一、说明城市面向世界的程度,向世界开放的程度。周八骏提出这类城市三条指标:①经济国际开放度大,外贸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大;②文化国际开放度大,具有国际文化特色,常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演示、展览;③人员国际开放度大,有大量外国公民从事商务、文化活动。例…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5年来,深圳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以国际性城市战略目标来要求,其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估价和决策。深圳由于处在“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一国两制的临界线、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商品经济的大市场、移民汇集的新都市”这个大背景下,肩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因而,文化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更要接受新的挑战。首先,市委、市政府确立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目…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香港回归给深圳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进一步自我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深圳特区要在确保香港繁荣稳定上起促进作用,深圳可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努力发展壮大自己。1.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实现经济运行机制衔接。九七香港回归,提出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问题。深圳作为与香港唯一接壤的城市,必须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香港衔接,成为内地与香港经济运行机制衔接的结合部、缓冲区。李鹏总理在最近召开的特区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国家准备试行并且特区又具备条件的一些改革开放措施,还要在特区先行试…  相似文献   

10.
一、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选择关于深圳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基本涵义,一般认为,国际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影响和作用的辐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和本国,而是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各种国际功能兼备或成为一种或多种国际中心,如国际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博览中心、采购中心等。深圳根据自身毗邻国际大都市香港,地处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交汇点;立体型口岸体系比较发达完备;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享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的美誉。香港交通运输十分发达,不仅是名闻遐迩的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繁忙高效的国际航空中心,而且还是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了一个海陆空设施先进、运转快捷高效、辐射面宽广,并向立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香港是世界上道路密度、道路使用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1997年9月,香港共有道路1823公里(其中港岛421公里、九龙407公里、新界995公里),行车隧道10条、行车天桥及桥梁868座,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791座,登记车辆达50多…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的经济价值杨梅枝香港经济繁荣有许多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本身的经济优势。首先,香港拥有方便发达的交通运输。它有众多的终年不冻的深水港和避风港,其中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三大天然港之一,近6000公顷水面足以吞纳每天进出香港的数百艘船只;与200...  相似文献   

13.
一、巨大的机遇 深港金融业合作与创新,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出台后深圳金融业所面临的巨大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毕远佞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之一和世界著名自由港的香港融入大陆经济体系,将给中国和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以法治为基础的香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内地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法治为基础的香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内地的借鉴作用杨忠虎魏新玲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香港法制建设的重要特色。香港经济建设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这与它的市场经济法治化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香港对于经济活动,一直推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依赖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匡霞 《党政论坛》2011,(11):17-19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抓住当前国际金融秩序重构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迅速调整金融政策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次货危机的发生,使人们对传统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开始质疑,认识到,传统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国际性危机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的因素分析陆卫明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法理与正义都在中国方面。英国强占我国香港领土的所谓“法律依据”,即是近代中英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活证。香港岛和九龙都是被英国...  相似文献   

18.
香港社会的转型实际上是在英国政府于八十年代在香港推行其“民主化”计划后才开始启动的。因而,这场社会转型是以港英政府推行的“政治民主化”为主旋律的。民主动员成了这场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机制。同时,它也使得社会转型赢得了较广泛的社会支持和认同。香港社会原先是一个典型的经济社会,它没有现代意义的民主政治体制,但却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和经济管理体制;它的民众没有多少政治权利,却有世界上最多的经济自由;它的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举步维艰,但却有一泻千里的经济发展速度。这既是香港的奇迹,也是香港的畸形状态。而这一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蓝图,是我国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纲领,对于深圳特区的各项工作同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九五”期间,深圳面临着世纪之交和香港“九七”回归的历史性机遇,担负着促进香港稳定、繁荣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而龙岗作为深圳的大工业基地,是深圳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增创优势,推动龙岗工业在新形势下快速发展,这是龙岗区在“第二次创业”中超越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的发展,一直受到传统布局的影响,难以在改革开放中施展“大手脚”。最近,长沙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把长沙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战略,颇具新意。为此,我们走访了长沙市委书记秦光荣。 秦光荣认为,城市是敏感的经济部位,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经济的冲击,中国的城市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沿海、沿江及内陆的一部分城市都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向国际化都市发展的战略。世界国际性都市,与一般性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它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辐射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区域和本国,而且是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它的功能是国际性的;每一个国际性城市都各有特色,但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