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状差强人意前景谨慎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浩  李利 《瞭望》1999,(1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林业也被推进到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喜人的变化,森林资源增长显著,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取得新的突破,三北、长防、沿...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一位林业局长至今记得日本商人亲口对他说:“木材可以进口,环境不能进口。”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林业生产长期处于过量采伐状态。我国已成为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为13.92%,人均有林地0.11公顷,人均蓄积量8.6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6%和14.2%,排列世界的第119位和121位。到本世纪末,随着森林资源危机的加剧,全国131个国营林业中有100个将无林可砍!据专家估计,按照目前采伐速度,我国天然林资源最丰富的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天然林将在5年之后荡然无存。森林的生态价值是经济价值的3-5倍。中国森林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林权改革之前我国森林面临着诸如大面积林业资源的破坏、盗砍盗伐严重、大量林地遭抛荒等环境问题,林权改革政策的实施,原有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还衍生出林木质量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林业生产能力受限等问题,可以从提深化林农环境意识、普及林业科学技术、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实现规模化、多样化经营以及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等措施来达到森林环境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在智能生产和生活下,整个社会领域都在智能化作用下发生深刻变革。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智能的模拟正在不断替代人的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过程呈现新的特点,使人们发出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劳动的时代之问。对此,需要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本质予以揭示,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依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智能化生产的劳动过程表现为一种协作的生产方式,出现间接劳动对直接劳动的现实替代;智能化生产作为人类劳动技术的进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要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通过智能化重塑劳动价值观念,促成人的劳动解放;以人工智能充分展现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多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时,一股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由于生产要花费时间,所以马克思在考察产品的生产过程时,又划分了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占用的多少,决定其它时间的剩余。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生产时间和剩余时间(非哲学意义上的时间)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没有生产,就没有生产时间;没有生产时间,也就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资本主义的狭义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广义 劳动是能给资本家提供利润的雇佣劳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狭义劳动是直接或间接从事物 质资料生产并能为社会提供剩余产品的劳动,广义劳动就是营业性劳动。  相似文献   

7.
林业和农业的关系非常密切,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当中起着主导作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抵御和减少自然灾害。林业发展了,确实有助于粮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8.
没有绿色——尤其是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中国的森林状况怎样呢?人们瞩目于林业主管部门。林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它不仅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木材,而且应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做出重要贡献,因而,林业应该是全社会的事业。炎黄子孙应为建设一个绿色的中华大地而共同出力。  相似文献   

9.
胡仪元 《理论探讨》2007,1(4):105-107
传统经济学把流通领域的一切劳动都视为非生产劳动,通过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流通领域的部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是,纯粹流通过程,即在交换过程中如何坚持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在考虑流通的情况下,一方面存在历史时间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机会成本的作用。消费者在自己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高购买价格)和先进企业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低售价)之间讨价还价,形成讨价还价模型。通过讨价还价,使其通过交易换得的价值比自己生产的价值量要多,实现交换的劳动节约,从而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0.
杨宏翔 《求知》2002,(3):16-17
目前存在着一些对马克思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首先是对劳动含义的误解,有不少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劳动指的是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劳动,排除了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劳动,因此认为劳动的概念需要拓宽、发展,这是对马克思劳动的含义的误解。马克思所论述的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从来都不是仅指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而是包括了科技人员在内的脑力劳动者的劳动。  相似文献   

11.
应美国农业部亚洲司林务局、旧金山市政厅、加利福尼亚州帝王谷学院和俄勒冈州林业厅的邀请,我参加了由中国林学会组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及荒漠化防治考察团”,于2001年1月28日至2月13日对美国的林业进行了为期18天的考察。一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与科学技术领先的超级大国,其林业的经营发展有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重视林业发展,实施分类经营美国像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其林业发展也走过一条掠夺式开发利用到节制采伐,进而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最终走上可持续经营的道路。美国建国之前,北美大陆的森林覆盖率为46%,到1992年时美国的森林覆盖率已降至33%,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到今天。造成森林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开荒种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阐释自由的本质内涵.因此,我们探讨自由问题需要从劳动与休闲的双重向度辩证理解,即从生产劳动中争夺自由时间,并由消极休闲转向自由劳动.一方面摆脱资本主义"时间的统治",争夺更多可从事高级活动的自由时间;另一方面摆脱"劳动的奴役",实现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内涵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3册281~282页) 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将人们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两大类,他这里说的闲暇时间便是指劳动时间之外的所有时间的总和。若我们做更细的划分,这闲暇时间又可分为:1.生理生活时间、2.家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是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发生面广、处置扑救难度大、破坏性强的特点,森林防灭火工作是捍卫林业建设成果、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多灾种跨区域救援的通信保障特点,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坚持信息化建设,围绕中心、聚集需求、突出重点,以科技驱动森林消防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某部门生产单位商品平均必要的劳动时间,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社会总劳动时间中按比例分配给该部门的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资本论》中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价值规律及《资本论》整体逻辑的必然要求。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个量、抽象、微观的形式,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总量、具体、宏观的形式,它们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共同决定了商品价值的质和量。要从商品的生产到交换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来把握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任何静止的、割裂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最终只能陷入逻辑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服务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公共品,其使用与提供存在巨大的外部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造成外部性的本质原因则在于生态产权主体的虚无状态.因此,明确森林经营者对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生态产权,构建起一个联系工厂、森林和居民的森林生态服务产权市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生态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52)
森林的命运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命运。面对消失的绿色,面对城市灰朦朦的天空和污浊的空气,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是否有可能依赖科技进步生产出更多的新材料,从而减少天然林的砍伐、直至把天然林全都保护起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研究所的王和管宁两位研究员指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6%。就木材的蓄积量而言,我国人均拥有8.6立方米,远远低于世界71.8立方米的人均水平。在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木材的巨大需求量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矛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刊登了方华同志《劳动价值论新探》一文,读后令人颇收教益。但是,方文(下同)依据其“总劳动投入形成总价值、即总劳动投入多少总价值就创造多少”的理论“新基点”得出“金融劳动、科学文教劳动、行政国防劳动等社会必需、有效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因而也创造价值”的结论(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话题中,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读后尚存疑虑,主要分歧在于:方文所谓的“总劳动”(包括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否能创造经济学意义上的总价值?现就此问题向方华同志作进一步的请教。一…  相似文献   

19.
劳动协作体现了生产组织的平均劳动力,对工人的管理提供了标准;协作使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发生革命;协作强化了劳动竞争,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协作劳动改变了对工人的指挥方式。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专电 四、五十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方面的需要,美国在发展林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六十年代末在南方异军突起的所谓“第三森林”,是美国森林业发展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