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联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极易损害从属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属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利益应受到公司法保护,但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这方面的规制不全面。本文拟从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来规范从属公司控股股东的行为,促进《公司法》中关于从属公司利益保护方面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法》首次确立了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法律地位,但该《公司法》仅表述了母公司与子公司互为独立的表面特征与地位,对母子公司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尤其是对债权人的侵害,则缺乏约束办法。这与《公司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宗旨是相悖的。随着公司制度的推进和企业并购、企业资本扩张及企业的集团经营等活动的加强,如何保护母子公司结构下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一、母子公司利…  相似文献   

3.
王勇 《河北法学》2004,22(8):108-111
当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企业集团(关联企业)为中心进行发展,这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它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从属公司成为控制公司进行欺诈的工具等。在关联企业涉及的众多法律问题中,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尤为值得关注。我国法律对此仍是一处空白。系统地对关联企业进行概述介绍,并列举了有关各国和地区的相关立法,认为有限责任例外和公司法人格否认是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法理基础;并对我国立法模式选择,控制公司责任要件及形式,债权人的直接诉权,举证责任倒置等问题进行探讨,初步构建了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商事活动日益频繁,关联企业的控制公司利用从属公司法人外壳操纵其经济活动,通过无偿调拨资产、转移利润等方法肆意进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如何实现对关联企业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空白和缺失。因此,通过对民事执行程序的立法完善是实现保护关联企业的债权人利益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关联企业的规定相对单薄,相关企业在经营中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其他股东、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关联企业破产时,控制企业利用对从属企业的不当控制或影响,损害破产债权人的利益从而获得不法利益。对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整合完善。一、关联企业的相关规定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德国的《股份公司法》对关联企业的规定最为  相似文献   

6.
论公司法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公司法改革问题讨论的深入 ,如何防止公司控制人滥用权利 ,如何保护公司弱势利益群体的利益 ,维护法律正义 ,提高公司公信力及强化法律保护效力日益引起法学界的关注。认为 ,处于局外人地位的公司债权人 ,特别是普通债权人在公司法律制度中处于最弱势地位 ,新的公司法必须给予更具可操作性的更强有力的保护 ,以弥补 1993年公司法存在的制度上的缺陷。从单个公司、关联企业、企业 (含跨国 )集团的角度论述了公司债权人保护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较具体的立法完善思路 ,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今经济社会中,关联企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关联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对传统公司法中"独立法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的理论和实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目前我国缺乏对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制,特别是对关联企业破产的规制,使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存在严重缺失,为控制企业利用对从属企业的控制进行欺诈逃债行为提供了制度空间,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应当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8.
关联交易独特的法律性质决定了其后果利弊共存。关联交易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关联关系中局部或全局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关联交易中也隐藏着损害公司、债权人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关联交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侵害公司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问题十分严重。新公司法对于关联交易的规定过于简单抽象,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在公司法上建立与完善对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已成为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关联企业的规定相对单薄,相关企业在经营中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其他股东、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关联企业破产时,控制企业利用对从属企业的不当控制或影响,损害破产债权人的利益从而获得不法利益。对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整合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契约,其核心功能是在公司经理、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权利、责任和义务〔1〕。由于公司独立法律人格的确立实际上是一种法律技术的运用,并非自然生成,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等也都分别是独立民事主体,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必然产生利益冲撞和利益保护问题,并形成公司内部之诉。我国《公司法》在关于公司内部诉权制度的设计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股东大会的召开、股东之间权益的平衡、股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债权人可以作为诉求主体启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但国内学界对于公司法人格否认诉求主体的范围存在着争议。在营利性与社会性并存的现代公司中,该制度尚未能满足对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保护。国外公司立法实践表明了公司法人格否认诉求主体范围不仅应包含债权人,债权人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作为诉求主体启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而拓宽公司法人格否认诉求主体的范围又是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司利益是公司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主题。由于公司治理孱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司利益保护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将公司利益等同于股东利益、将公司利益简单地理解为公司财产以及未对无形的、预期的公司利益进行有效保护。从本质上来说,公司利益并非公司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实现各方利益平衡的根本依托。故而,重塑保护公司利益的理念,完善保护公司利益的机制也正是推进公司法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3.
对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现实法律生活中,当一公司通过一定手段对另一公司实施控制性影响时,法律对被控制的从属公司的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则显得非常薄弱。作者通过对国外相关理论、立法和司法的考察,认为由于控制因素的存在,从属公司虽然在法律上仍然保持着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在事实上却丧失了其独立人格和自我存在。有限责任制度对控制公司已经失去了其适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控制公司应该对从属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为此应在立法上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控制加以界定,它一般是指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的重要性经营事项实施经常性的支配性影响。就责任形式而言,只要原告能证明控制因素的存在,即可推定责任的存在,除非控制公司能有相反证明.同时作者还提出,对于基于企业合同而发生的控制问题,法律还可以提供事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联企业越来越多,关联企业间利用转移定价的方法逃避税收的括动也随之增多。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拟对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的法律规制问题作一探讨。 一、关联企业的界定 目前各国对关联企业的界定不尽相同。 德国1993年修订的股份公司法规定关联企业是指法律上独立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相互关系上属于拥有多数资产的企业和占有多数股份的企业、从属企业和支配企业、康采恩企业、相互参股企业和互为一个企业合同的签约方。日本对关联公司的认定主要依据对公司表决权的控制力和对公司财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公司内部诉权问题是指公司、公司内部各利益群体及个体之间的诉权有无及诉权行使问题。由于公司独立法律人格的确立实际上是一种法律技术的运用,并非自然生成,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等也都分别是独立民事主体。在公司或公司的机关未经整合各相关主体意思表示,就实施作为或不作为的情况下,使可能产生利益冲撞和利益保护问题。因此,各国立法者在进行公司立法时都对公司的内部诉权有所考虑和设计。本文拟就我国公司法对这一问题的规定,结合国外立法例提出完善我国公司法民事诉法机制的构想。 一、对《公司法》内部诉权规定的评价 …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结构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关联企业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构架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借助关联交易在关联企业间进行非常规的资产和利益转移,损害了关联企业中从属公司、债权人、少数股东等群体的利益,也对传统公司法所确立的利益平衡机制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团与少数股东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河北法学》2003,21(6):24-30
传统公司法是建立在公司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参股的基础上的。在企业集团与关联企业日益增多的今天,各国公司法都实现了从只调整单一公司到以调整单个公司为主,以调整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为辅的立法思想转变。从少数股东保护角度验证中国公司法增加对关联企业与企业集团的规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股东利益的,中突一直是公司中最普遍的问题之一,而大股东往往利用“资本多数决原则”压制、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倍受法律关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旧《公司法》有关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2005年我国对公司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修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股东利益保护机制,在公司管理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试结合《公司法》具体规定,从可知、可决、可退、可诉四个层面简要分析了我国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颁布实施以来,股东利益的保护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而对小股东(又称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更是保护股东利益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公司小股东权益加以特别保护,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中一个较重要且热门的话题。本文在立足现行《公司法》的基础上,以《公司法》的修改为契机,对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利与弊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孔东菊 《行政与法》2009,(3):99-102
关联交易中,从属公司债权人的保护问题已引起普遍重视.目前,我国立法对该问题的规定存在不足,不利于规范公司间关联交易行为,保护从属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从<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