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陈凯歌不久前在出席某音乐会时发表演讲,他呼吁:希望中国企业家能关注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前夕——2004年岁末,上市不到一个月的贺岁片《天下无贼》票房突破1亿元人民币。这部由民营公司操作的影片最后以1.25亿元成为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的亚军。2004年占据国产影片票房前10名的影片,绝大多数由民营公司投资生产或者合资生产。眼下,随着中国电影业投资准入门槛的降低,中国民营经济正跻身其中,上演了一部又一部精彩壮观的民营投资"大片",有力地  相似文献   

2.
暑期强档《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席卷中国,影片时长166分钟,其中三分之一的场景都在讲“中国”。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电影市场早就让导演迈克尔·贝团队尝到了甜头。早在2011年,迈克尔·贝执导《变3》时,中国内地的票房已达到了10.9亿元人民币。为了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取得更佳的中国票房战绩,轮到这次《变4》上马,电影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中国,而不是像之前很多大片那样等到拍完电影再撒些“中国特色”的浇头上去。  相似文献   

3.
随着34部进口大片名额用尽,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年一月中旬,贺岁档影片成了国产电影的天下。尤其是《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突破12亿元的总票房使之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电影。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几代电影人的梦想,他们期待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这个梦想从启动至今可以说初战告捷,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加强。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超过170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多,但与此同时,随着进口影片比例从20部增至34部,国产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一只美国“制造”的熊猫,耍着中国功夫,搅热全球电影市场。《功夫熊猫2》在中国两日的票房就突破1亿元,轻松打败《唐山大地震》等国产大片,成为新的纪录保持者。  相似文献   

5.
<正>制作的水准越来越低俗圈钱的手法越来越高超自姜文的《让子弹飞》在全国狂揽6亿票房,中国的大片电影已经迈过了所谓"亿元俱乐部"的关口。票房破亿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往后中国导演的目标是向"1亿美金俱乐部"迈进。不久前张艺谋新作《金陵十三钗》斥资6  相似文献   

6.
黄岑 《公民导刊》2016,(10):60-61
正今年,电影《叶问3》发行方涉嫌虚假排片7600场,自购票房5600万元,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责令停业整改。这一事件揭开了国产电影票房造假的一角。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440亿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其中国产影片贡献份额达6成。然而,不少热卖的国产影片诸如《捉妖记》《港囧》《大圣归来》等都曾传出"票房造假"的消息。北京电影家协会编剧分会副会长陈秋平透露,出于种种利益驱使,票房造假情况相当普遍:"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往往有从  相似文献   

7.
随着《台风》、《青燕》等大片在去年12月相继上映,韩国电影冬季档最后一部大片《野兽》亦受到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密切期待。根据去年年底举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制作的几部大片中,投资达到80亿韩元的《野兽》被评选为“可能受到媒体和评论界好评的影片”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数字     
《台声》2015,(15)
<正>4亿元7月18日,全国电影单日票房突破4亿元,创历史新高,且几乎全部为国产片所贡献。当日全国观影人次超过1140万,为历史最高。据初步统计,超过4亿元的票房中,《捉妖记》贡献了1.8亿元,上映3天累计票房已达4.85亿元;《煎饼侠》贡献了1.49亿元,上映两天累计票房达2.87亿元;《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自7月10日上映以来,依靠良好口碑票房持续攀升,18日达6200万元,累计票房达4.05亿元,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48.8%  相似文献   

9.
祁君 《前沿》2012,(12):163-164
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该片无疑是该年度最成功的电影,其一举获得第七十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电影歌曲等11项大奖,掀起了全球性的"泰坦尼克"狂潮。成本2亿多美元的《泰坦尼克号》是当时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该片在商业上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球票房18亿美元,位居全球及北美地区历史单部影片票房的第二名,仅次于2009年上映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暑期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大获成功,票房收入高达5.5亿美元。影片之所以成功,除了语言幽默、画质完美、情节曲折外,最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发人深省的哲理。影片主人公熊猫阿宝从一个卖面条的伙计成长为和平山谷的捍卫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使我不由得将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新生活     
《小康》2021,(10)
正情怀杀!《阿凡达》重夺影史票房冠军时隔11年,科幻大片《阿凡达》在中国重映,上映后票房迅速破亿,让其再度成为全球影史票房冠军。《阿凡达》2010年在中国上映时,是中国影迷接受3D、IMAX和动作捕捉等最新电影科技的"启蒙"之时。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影院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度失去关注的电影专家奖“金鸡”,10月下旬候选名单一经推出便引发观众网上的“唧唧喳喳”:如投资上亿、入账近7亿的《唐山大地震》未出其“预测”—提名多多,可刷新它所保持的国产片票房纪录的《让子弹飞》,却“一发未中”,而同样大卖、众多明星加盟的《建国大业》更令人大跌眼镜—只获得“最佳录音”一项提名;  相似文献   

13.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子弹飞》采取了开放式类型创作模式,调动多元素的类型元素为影片主题服务,本文将细致分析《让子弹飞》中类型元素的运用,剖析开放式的类型创作模式。2010年底贺岁档,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一举拿下7亿票房,刷新了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让子弹飞》不但在票房上取得成功,在观众评价中也取得极好的口碑,这是中国电影一个难得的电影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中国的电影业因为有了国产商业大片的点缀,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大片”在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其他影片相比,其商业性更强,是当今电影业的支柱。然而,中国的大片从《英雄》到《赤壁》,在获取高票房收入的同时,也遭遇了多方面的批评,大片在产业性和艺术性方面产生了背离。本文分别从电影叙事、电影史、文化意识形态等角度对国产商业大片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国产商业大片存在的偏重视觉奇观、特效场面、古装武侠题材等倾向,以期引起创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7)
<正>过去的3月份,台湾爱情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9.14亿元(约42亿元新台币)的成绩拿下大陆3月票房亚军,打破了《叶问3》保持的首映华语片的3月票房纪录(7.7亿元),堪称3月最大黑马。截至4月3日,票房累计9.296亿元。电影上映5天(3月18日),正式超过2015年《我的少女时代》的陈玉珊导演(3.59亿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大片,在死棋局里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在恶搞已风行网络的今天,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屏幕则是首次。其实,在看过《大电影》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一个加长放大版的“馒头”(2006年风靡一时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国电影可以说一直在期待真正的大片,可现在所谓的大片,都成了被娱乐的对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式大片难逃“馒头”宿命?  相似文献   

17.
在朋友多次的热情推荐下,终于在周末午后的阳光下捧着一杯热茶,好好地欣赏了一下13天就在国内赚了3.5亿元票房的好莱坞影片《地心引力》。要说这部大片,无论是3D特效、飞船探秘、宇宙奇观的镜头语言,还是个人英雄主义、生离死别的美式文化,在中国导演界还真找不出哪个人能拍成这样。对于我们而言《,地心引力》又并非毫不关己,最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一号"的出现,这个来自中国的科技成果最终成为了女主角的救命稻草。不知道曾几何时,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电影中,像《阿甘正传》  相似文献   

18.
独立制片人:我拿风险赌名利由著名演员姜文自筹资金拍摄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历时1年,共耗资2000万元,投放市场后全国的票房收入大约为4400万元。姜文作为独立制片人,毫无争议地名利双收。独立制片人是8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影视制片人体制的产物,虽...  相似文献   

19.
1月4日,美国好莱坞影片《阿凡达》在国内上映。作为今年首部登陆我国内地的外国影片,其上映首日的国内票房收入就突破了3500万人民币,更有业内人士预测,影片上映首周的票房将突破2.5亿人民币。尽管国内最终票房还未公布,但业内人士相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让票房再“飞”一会》—文从中国电影票房成绩分析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大量的数据支持、细密地分析、专家的观点等使得该文章显得内容丰满,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观点,即20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看似给力,却飘满浮云。年产500部电影,只有少数播映;80%的电影只赚到20%的钱,80%的钱被20%的电影赚走;三部贺岁大片共“耍”一个著名男演员;全国排名前6的院线占据了近八成的利润等都说明了2010年中国电影虽过百亿元票房,但盛事之下潜伏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