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5,(4)
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服务于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组织的调查和研究,以苏州爱心小屋1为例,从儿童、家庭和社区三个方面阐述社工机构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流动儿童城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期为社会组织参与改善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和再发展状况、促进社会融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城镇儿童、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一般儿童四类儿童群体为调查对象,从教育资源、健康资源以及家庭支持三个方面探讨不同儿童群体社会资源的可及性。研究发现,城市儿童在三个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类儿童。在教育资源可及性方面,城市儿童以及生活在城市地区的流动儿童均优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在健康资源的可及性方面也呈现类似的趋势。在家庭支持方面,城市儿童和农村一般儿童则优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因为劳动力流动造成的拆分型家庭对后两者影响较大。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同儿童群体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的差异已经在制造儿童群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在调查基础上总结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门萃苗 《学理论》2012,(15):59-60
主要介绍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关爱等的不到位,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对湖北省五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郝玉章,风笑天在影响人的社会化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显然是最重要的,对儿童而言,尤其如此。家庭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但人的社会化过程是连续的,儿童就是带着在家庭中...  相似文献   

6.
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流动到其他城市的未成年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困境主要来自流动儿童自身,家庭及父母,学校、老师及同伴。因此,要解决好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四个层面来进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流浪儿童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治理和制度建设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解决流浪儿童问题要突破传统管控思维和手段,从实现儿童权利出发来创新制度和治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叙述分析方法,以抗逆力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类家庭"对流浪儿童抗逆力获得的影响和作用,解释类家庭流浪儿童抗逆力养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对儿童权利实现的意义,以为创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和服务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9)
自闭症患者属于残疾人的一部分。早期的干预和康复训练对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语言障碍修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当前,自闭症儿童获得康复服务面临许多困难,使得自闭症儿童家庭急需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对此,提出了一些缓解障碍的制度建议:加强自闭症儿童保护的宣传工作;增加对自闭症患者家庭的经济支持;发展保障自闭症儿童权益的社会组织;构筑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体系;建立自闭症儿童的终身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儿童保护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晓援  伍晓明  杨洋 《青年研究》2004,32(11):28-37
本文研究了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在为弱势儿童群体 (主要是孤儿、被遗弃儿童和流浪儿童 ) ,提供福利服务方面作用的变化。而今 ,中国的儿童福利政策正朝着所谓“东亚福利模式”回归 ,向强调政府、家庭、非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成分相互合作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守香 《学理论》2012,(29):71-72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远离父母留守在家接受教育,势必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家庭和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它们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由此造成的儿童心理问题,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2003年7月对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192户寄养家庭的问卷调查和23个寄养家庭及7名家庭寄养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资料,探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寄养不仅给被寄养儿童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如生理状况得到康复、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等,也给寄养家庭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家庭更加和睦、家庭成员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均有所提高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未成年的孩子背离家庭浪迹社会,无论是主动选择和还是外力驱使,都可以从家庭环境不良、监护职责缺失、教育不当等家庭问题中找到原因.本文运用调查资料阐释了流浪儿童的家庭问题,提出教育、监督、惩戒其监护人的社会干预设想.  相似文献   

13.
许小燕  孙奔  杨柳 《学理论》2014,(1):98-99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日趋壮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找出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原因,并加强和完善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6)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长期和父母分离,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为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埋下隐患。因此,必须改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完善学校道德教育机制;创建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形成合力,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规范,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浪儿童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排斥,包括家庭排斥、住房排斥、教育排斥、社区排斥、就业排斥等。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学理论》2013,(17):62-6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是这一问题的核心,总结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以2011年至2016年互联网媒体报道的907个儿童监护失职案件为研究样本,对监护失职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管控手段的效能弱化、监护行为的复杂情境以及家庭伦理观念的过度庇护,是阻碍儿童监护职责严格履行的主要因素。在民事、行政法域评判虚置和疲软的现实处境下,增设儿童监护失职罪,能够提升公众的刑法认同感,并彰显其应有的新时代价值。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一项特殊群体保护理念,应当发挥出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特质。因此,儿童监护失职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应当符合规制犯罪行为整体效益的社会价值、家庭价值与个人价值。此外,在结果回避可能性的过失行为理论基础上,儿童监护失职罪的适时介入与正当解读,亦能够契合儿童监护利益最大化保障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8.
寇政璇 《学理论》2014,(6):51-5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穆斯林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也不断增加。在城市中,穆斯林流动儿童和汉族儿童相比,在民族文化、课业学习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穆斯林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整个家庭在城市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从社会教育融入的视角分析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无结构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四个角度分析现阶段穆斯林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2013年东城区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家庭照料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家庭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老年人能否为子女下一代提供足够的照料资源,是子女生育决策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北京市育龄人群大部分处在照料孩子的单压力下,当生育第二个孩子时,老年人照料和儿童照料双重照料重叠交叉的可能性更大,儿童照料资源的供给将越来越成为制约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家庭如何寻找新的替代性儿童照料资源或者国家和社会能够为儿童照料提供何种帮助是决定未来家庭生育决策选择的关键,因此要构建家庭友好型政策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入手,结合实际调查中的几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脆弱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断裂的基本情况,提出从国家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组织层面及家庭层面挖掘其支持能力的同时,促进各个层面的社会支持的相互配合及有限的救助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弥合脆弱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对脆弱儿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