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未作具体规定 ,各地做法不一。本文探讨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以期对精神损害赔偿建构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分析,从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知识出发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赔偿法》没有全面肯定精神损害赔偿,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也规定的非常狭窄,这样显然就不利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不符合现代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原则。本文就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做出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传统理论认为精神损害只能通过侵权责任获得救济,精神损害赔偿属于侵权法范畴,不能扩展到违约责任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外许多国家、国际性立法文件均肯定了在特定情形下对违约行为所致精神损害的赔偿,然而我国立法却没有明确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其内容做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侵害人格权而产生的赔偿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重在分析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归责原则、责任构成和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6.
危欢 《法制与社会》2010,(19):12-13
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第22条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充分肯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价值,但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体系而言,违约责任中能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上并没有得到明确,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是否支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也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文将从分析否定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观点,以及正面分析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理论基础两面,论证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家赔偿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规定的空白,公民因国家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无法得到有效救济。《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第一次对精神损害赔偿做出了规定,但最后未获表决。"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精神损害赔偿规定方面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再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立法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否定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渊源着手,分析了相关法规冲突和承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依据,并建议确定赔偿范围,统一立法。  相似文献   

9.
王月阳 《法制与社会》2013,(14):265-266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关系到一个人哪些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这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最应该弄清楚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分析和阐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使我国法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郑光实 《法制与社会》2011,(3):33+70-33,70
自然人作为人类社会一切价值体系的基础,其精神世界当然是法律所应着力关注的对象,逐步加强对人的精神利益的保护,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是现代法律文明的发展趋势之一;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的《民法通则》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表明了立法理念对精神损害赔偿这一部分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求,从法律体系的完善到适用范围的扩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11.
谢艳超 《法制与社会》2012,(18):101-10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享受,任何一种违约行为都会造成合同当事人心理上、情绪上的波动,这种波动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剧烈的。因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越来越具有价值意义。本文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价值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回顾中外历史上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争议及立法与司法的实践演进,对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形成及不足之处进行评析,研究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人确定标准、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和计算方法,参考国外立法例,建议我国采用系数化公式计算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通说也认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不应予以赔偿,但司法实践中却存有许多支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判例。本文立足于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法规,采用宏观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外诸多国家的立法、判例及学界观点,提出我国应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畴,是我国民主与法治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及现实意义,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标准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韵 《法制与社会》2011,(13):62-63
现行立法否认劳动者可以在遭受职业病后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这一立法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在职业病损害赔偿中引进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合理性。我国应该确认劳动者在职业病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利,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赔偿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鸿  王谨 《河北法学》2011,29(12):83-87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为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该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修订后的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缺乏配套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中面临诸多困境,亟需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历经从无到有,由简单到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些年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之手,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论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人与自然人一样 ,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其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从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即从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角度来看 ,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于对法人的一切人格权的侵害和部分身份权的侵害 ;从损害利益的角度来看 ,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应该是精神利益的赔偿  相似文献   

19.
杨超 《法制与社会》2012,(30):61-62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侵权人通过支付被侵权人一定的金钱或财物来进行救济的一种责任方式,而对于这一话题,学术界也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将在讨论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客体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精神损害适用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于违约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学理上仍然存在争议。文章首先考察了比较法上相关的立法和判例,然后从法理的角度论述了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最后尝试总结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合同领域的适用范围,并指出我国应当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发挥判例的补充作用,构建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