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9,(1):89-90
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所首倡的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迈出历史性步伐,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钟视 《两岸关系》2003,(9):21-25
尽早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为了系统展示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三通”的善意和努力,全面体现两岸同胞期盼“两岸三通”早日实现的心声,经国务院台办新闻局、经济局的指导,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组织摄制了六集电视系列片《两岸“三通”》。现改编该片部分解说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越东 《台声》2002,(10):10-11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主张。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希望两岸尽早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两岸直接通航、通邮、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的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这些政策主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得到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广泛拥护。祖国大陆提出,两岸“三通”应遵循“一个中国、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关系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截至1997年底,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投资3万7千多项。1997年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198亿美元。直接通邮、通航取得局部进展,工商界人士交流交往日益热络。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已经初具规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月下旬,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上,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同志的致辞——我们已成功实现两岸“通商、通航、通邮”,我们还要让两岸“心灵相通、感情相通、命运相通”,在两岸同胞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即通邮、通商、通航,是我们党和政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1月1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的旨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主张。对年来,尽管受到台湾当局的竭力阻挠,但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三通”经过漫长的波折起伏,现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展现出令人欣慰的前景。通邮——两岸间的邮电往来频繁为了打破两岸间的邮电隔绝,我邮电部门于1979年2月率先向台湾开办了对台电报业务,3月和5月又相继开办了对台湾的长途电话业务和全面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  相似文献   

7.
开展“三通”、“四流”是现阶段改善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必要步骤。因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中提出:“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1996年,大陆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这一主张,继续推动两岸各方面人员的往来,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促进两岸直接“三通”的早日实现。两岸的…  相似文献   

8.
早在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真诚愿望,同时发出了两岸实现“三通”的倡议。文告中提出:“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并指出“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 十多年来,由于祖国大陆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岛内民众的大力推动,迫使台湾当局从自身利益考虑,不得不逐步采取了某些松动措施,使两岸从“不通”到间接“三通”。在通邮方面,现在两岸间每月约有5万封信件通过第三地交寄,每天有近20万通电讯(含电传)往返。虽然两岸通话  相似文献   

9.
为方便海峡两岸同胞联系、往来,祖国大陆方面在1981年就提出“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主张,但台湾当局一直要求台湾民众搭乘飞机往来两岸时,必须经停港、澳或其他第三地,实际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至少需要辗转一整天。目前,两岸每年往来达300万人次,台商为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即通邮、通商、通航,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在1979年1月1日发表的《去台湾同胞书》中,就郑重宣布了这一重要主张。20多年来,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经过两岸饲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三通”经过漫长的波折,现已取得重大进展,展现出令人欣慰的前景。通邮─两岸间的邮电往来已在频繁进行为打破两岸间的邮电隔绝、满足两岸同胞互通信息的强烈愿望,我邮电部门于1979年2月率先向台湾开办了对台电报业务,3月开办了对台湾长途电话业务,5月全面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业务。由于台湾当局拒…  相似文献   

11.
朱磊 《台声》2009,(6):17-18
1949年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因政治原因中断了30年,又恢复了30年,目前已经处于正常化的最后阶段。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由间接.单向.局部的经济往来过渡为直接、双向、全面的经济交流。随着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的实现,两岸“三通”中只有通商问题还未实现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23)
<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一弯浅浅的海峡隔不断至亲的情思今年是台湾开放大陆探亲30周年,亦是两岸开启交流30周年。早在1979年,大陆方面就首先倡导开启两岸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尽快实施通邮通航,同胞直接接触,探亲访友,参观交流。经过两岸同胞的不懈努力,到1987年,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交流往来的大门由此打开。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切实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在江泽民主席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的时候,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部长吴仪、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民用航空总局局长陈光毅等纷纷发表谈话,呼吁台湾当局采取实际步骤,拆除人为设置的障碍,加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积极推进两岸直接通商 吴仪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按照江主席的八项主张办事,两岸关系就得以发展,而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则使两岸关系遭受严重挫折。台湾当局既要在国际上从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又要从两岸经贸交流中捞取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09,(1):11-11
2008年12月15日这个日子被载入史册: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开启的新时代将对两岸经济和人民之间的互动产生深远影响。当日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多个城市举行了庆祝仪式。  相似文献   

15.
<正>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应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的主张,即所谓的“三通”。1987年11月2日,台湾“行政院”基于两岸同胞的强烈要求,同意早期随国民政府到台湾去的大陆籍人士可以返乡探亲。这一政策的实施,开启了两岸民间交流的新篇章。伴随着探亲的脚步及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带来的商机,台湾人民陆续前往大陆地区从事投资,两岸之间的经贸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8,(12):F0003-F0003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台北、高雄、基隆等地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三通”基本实现,海峡两岸交流往来从此迈入“天堑变通途”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去年12月15日,两岸迎来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成真,两岸各界长达30年的努力终于得到收获。“大三通”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8.
王敏 《两岸关系》2010,(2):21-23
2008年11月4日,两岸两会在第二次“陈江会”上签署了关于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等协议,并于12月15日开始实施,标志着两岸进入“大三通”时代。一年多来,两岸“大三通”的积极效应持续发酵,给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与好处。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在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时,就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行通邮、通商、通航的主张。十几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两岸局势逐步缓和,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两岸航运市场也逐渐复苏,海上货运间接通航已经成为现实。但是间接通航毕竟无法适应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台湾当局的两岸不直航政策已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台湾"总统府"资政林洋港2月15日表示,台湾应抓住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发表对台八点讲话的机会,赶紧和大陆直接通邮、直接通航和签订台商投资保障协议。林洋港强调,两岸可筹组合资的船务公司,把不利直航的因素一一克服掉,共同推动两岸直航。江泽民新春发表对台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近几年来,台湾同胞,尤其是工商界人士一直呼吁当局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今年,特别在江泽民讲话发表之后,台湾岛内有关直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