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劳骥 《前线》2013,(8):86-86
有位老同志说:“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树牢‘天线’。”这话在理。 “底线”乃做人的“脊梁骨”,良心的“定盘星”,于事的“基准点”。缤纷世界中,做人都有“底线”。为官的“底线”则是“清廉”。  相似文献   

2.
史海威 《学习导报》2012,(14):30-30
“公关”和“攻关”都是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二者取得的成效、产生的影响、蕴含的精神并不完全相同。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关”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等方面不可或缺,但绝不能也不应一遇到困难和问题,首先想到“公关”而不是“攻关”,甚至拿“公关”当“攻关”,以“公关”代替“攻关”。  相似文献   

3.
“有关”与“无关”史可时下“有关”一词的使用频率较高,诸如“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有关政策”、“有关规定”、“有关精神”、“有关条款”、“有关情况”等等,频繁“亮相”,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近日,笔者从报上获悉:北方有一个村子,村民...  相似文献   

4.
王涛 《党课》2012,(8):77-78
时下,有些“一把手”,在工作中存在“事无巨细一手揽,大小问题一把抓”的现象。同时,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工作中凡事也都要抬出“一把手”.以示“重视”,好像一切离开了“一把手”就束手无策、难以办成。于是,什么事都需要“一把手”来抓。不管什么组织都要挂上“一把手”的大名,请“一把手”亲自任“组长”“主任”,不管什么工作都要“一把手”出面。  相似文献   

5.
任炳 《前线》2011,(8):56-56
何为“懒政”?通俗、明白、形象而言,就是官员“拿着钥匙不开锁”、“装着钞票不买单”、“占着茅坑不拉屎”,就是“苦干不如‘巧干’、‘巧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做”实事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学”是“做”的基础,是“做”的理论航标和行动指南;而“做”是“学”的补充延伸,是“学”的“实验田”和“试金石”。“学”而不“做”,是假学、空学,“做”而不“学”,是盲做、蛮做。只有坚持“学——做——学”的科学方法,才能实现其“学”的真正目的。“三个代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现,我们应在认真学习,系统领会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务求实效,再用它来检验我们工作的得失是非。学习“三个代表”重在“学”,贵在“做”,关键在“实”。浙江省金华市…  相似文献   

7.
“房姐”无房,让人们感到一头雾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来,罪行的披露尚不能清晰显示“房姐”的真面目,只有结合分析“房姐”的房、“房姐”的钱,才能对她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先进地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虹吸”与“辐射”客观存在,但两者并非割裂、静止、一成不变。长期以来,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把发展不起来归结到“虹吸”上,这是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性不强、进取心不足的表现。这种认识要不得,必须坚决摒弃、彻底纠正,主动地变“虹吸”为“辐射”。如何变“虹吸”为“辐射”?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问题是根子问题,这个症结不祛除,变“虹吸”为“辐射”就难以实现。要打破思想牢笼,甩掉思想包袱,  相似文献   

9.
“官本位”     
“级别”意味着“单位”的“大小”。级别高,单位就“大”,当然“面子”也大;级别低,单位就“小”,当然“面子”也小。不过,这里的“大小”。并不一定指人数的多少或经费的多少。也无关乎占地面积、办公设备和房屋车辆等等的多少,而主要是指“行政级别”,所以叫“官本位”。在中国.一应大小单位,差不多都有自己相应的行政级别,如科级局、县级市、地师级企业等。甚至连“出家人”也不能免俗,据说也评定了“处级和尚”、“科级尼姑”云。  相似文献   

10.
达县按照“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学习文建明,真情服务老百姓”为主题,以“建设幸福乡镇、建设幸福农村”为目标,按照“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以学促干、以干验学”的原则,突出在实践中创新学习,促进了“文建明工作法”长期化、本土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11.
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也常听到“能者多劳”这句话。“能者”由于能办事、会干事,工作质量好、效率高,领导用起来顺手,同事也经常找他帮忙,这样一来,“能者”自然就比一般人要“多劳”些。这里不妨深究一步:“能者”的能力水平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平时的“多劳”,是以“劳者”也会“多能”。  相似文献   

12.
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合江县密溪乡对乡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为干部建立“病历本”,开出“处方单”,为拿到“健康证”打下坚实基础。问诊把脉,找准病因。乡党委班子轮流在逢场天开门“接诊”,接受群众现场举报。乡干部按驻村分组,建立群众工作日制度,到群众家中登门“问诊”。乡人大、乡纪委实时“出诊”,聘请基层特邀监督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乡党委、乡纪委、乡信访办等联合“会诊”,每季度召开干部作风监督联席会,研究落实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讲学习”的关键是“学”而不是“讲”,光“讲”不学,“讲学习”便成为一句空话。讲“学习”,当是做好领导干部的必备条件。“门外汉”当不得,外行领导内行总不那么顺当,所以古人曾说:“戎事宜练于兵,田谷先晓于农,断讼务精于律。”新时期的干部“四化”标准当中,“知识化、专业化”就占了一半。通过学习,努力掌握本专业和相关行业的知识,可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拓宽工作思路,不然,隔行如隔山,解决问题就可能顾此失彼,抓不住要害。就像古代郑国人那样,本是去买珍珠,却被精美的匣子迷惑,买回了匣子而舍弃了珍珠。现实生…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三峡移民悲壮而义无反顾地告别故土,是吟颂的“舍小家”主题曲,那么,“搬出”、“稳住”之后,移民走向新的生活,如今要唱响的,应该是“富小家”的大合唱。“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同时也要“富小家”,这是一部高亢雄伟的时代交响曲。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2):51-51
有些干部,功夫不在事业上,精力不在发展上,心思也不在人民群众身上,相反,却整天盯着“上面”,“秀”给媒体,不仅敏于揣摩“风向”,勤于迎合“喜好”,且善于装点“门面”,喜欢把气力下在易出“亮点”、易被看到的地方。对于社会上监督、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起初惯用躲、捂甚至打压的方式来对待,及至激起众议、躲不得、捂不住、压不下了,才不得不去做那些早就该做、早该做好的事情。这些“怪”现象,说怪也不怪,反映出了某些干部的“媚”和“畏”。  相似文献   

16.
肖简 《党课》2010,(12):73-73
“位”与“为”,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位”者,地位、职位、位置;“为”者,行为、能为、作为。“位”者,为之用;“为”者,位之体。二者相辅相成,是相互关联的辩证统一体。谋“为”与谋“位”,虽一字之别,却能体现出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与修养。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7):33-33
“与民争利”还是“为民争利”,这一问题决定着民心向背。时时处处维护“小圈子”“小团体”“本部门”的利益,甚至不惜“与民争利”,就会走向民众的对立面,引发民众的怀疑、质疑和反对;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冷暖安危,想着“为民争利”,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信仰和追随。  相似文献   

18.
孙之 《前线》2013,(4):80-80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约法三章”,让笔者闻之眼前一亮。而这“约法三章”,来由是政府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得过“紧日子”。“好日子”百姓无不向往,无不期盼。而今百姓,沫浴改革开放之阳光,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就像《今天是个好日子》那首歌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咱赶上盛世享太平。”“好日子”不是从天降。在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记账单上,分明写着政府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也写着政府行政开支的历年缩减。政府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民生,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已成为政府多年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庄子哲学中“天”所表征的“自然”之义,可从“无为之德”与“有为之道”两个方面进行理解,而非仅代表一纯粹静态、客观的自然状态、自然本性或自然法则。首先,“自然”作为庄子赋予“天”的一种内在德性,是理解“人德”的意义基础,并为人之行为提供了价值依据。其次,“天”的“自然义”还体现在人经过“虚其心”的修养工夫,能够全然顺应万物的自然之理而动,它指涉了实践历程中人最终达成的主客交融、自然而然的行为化境。  相似文献   

20.
会风是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会风不正一直是国人深恶痛绝的焦点问题,也是屡次整改效果不明显的顽症之一。会风不正,主要表现为“滥”、“乱”、“长”、“空”、“玩”等。新一年,我们学习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应从坚决整治不良会风起步,切实填平“会海”,消除“会害”。对此,笔者献策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