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几人闲唠,唠起了老实人。A说:“如今,老实人吃不开了。”B说:“不要再做老实人了,做老实人有谁能瞧得起?”闻此议论,不禁也深思起老实人来。过去,人们很崇尚老实人。交朋结友,人们敬重老实人;选人用人,更是青睐老实人……如今,在一些人眼里,老实人成了“熊包”、“无能者”的代名词。结识朋友,往往因其不适应“灯红酒绿”而被“拜拜”;选拔人才,也常因其不善于“交际应酬”而被排斥……在他们眼里,老实人“不会办事”、“无所作为”,怎能被瞧得起?然而,笔者却想为老实人鸣鸣不平。窃以为,老实人并非全是“愚蠢”、“…  相似文献   

2.
重视老实人,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而干部选拔路径不明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是“老实人吃亏”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党除了要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这一基本用人导向外,更应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完善干部分类选拔机制、强化干部蔚位管理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从根本上提高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真正使老实人群体“不吃亏”。  相似文献   

3.
常听不少人说:“人老实了,是要吃亏的。”对于这一点,我有同感。只因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埋头苦干、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坚持原则的老实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还有人说:“现在,‘老实人’这个名词早就过时了”,甚至在少数人眼里,“老实人”已成为“无用人”、“窝囊废”的代名词。对于这种观点,我是完全不赞成的。 老实不老实,历来是我们评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我们做人的起码标准,更是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老实,就应该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对成绩,对缺点,一是…  相似文献   

4.
林彦博 《党建》2010,(5):40-40
“不让老实人吃亏”历来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前段时间,中央再次强调这一原则,为我们选人用人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但是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落到实处,却是我们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应予重视的问题。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关怀“老实型”干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平 《党建》2009,(9):45-46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委认真落实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把树立明确的用人导向摆在突出位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  相似文献   

6.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在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这是新形势下湖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提出和采取的一项正本清源的举措。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事关全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确乎用人问题上的不争之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道理谁都懂得,但一诉诸实际。就很难办。乐山乐水,见仁见智。庸臣与能臣。大佞与大信,贪官与廉官。伪巧人与老实人。豆腐渣与一朵花,往往模糊一片。莫衷一是。虽说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可“七年”下来。物是人非。人家早已升迁到另一“辨材”的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老实入的论述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这是因为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重用老实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佚名 《党建文汇》2010,(5):25-25
要选好干部,用好干部。首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端正选人用人态度,增强责任感,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格自律,慎用手中的权力,使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组织部门的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严格干部的人口,严格干部的日常考核,防止将那些“带病”的人选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把那些优秀的、不事张扬的、不跑不要的老实人用上来,日常管理要不断创新,有所突破,在实践中发现和选拔干部。  相似文献   

10.
营造“讲真话”氛围,关键在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讲真话”风气的蔓延,与用人导向存在偏颇有密切关系。端正用人导向的根本途径,是进一步推动干部任用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民主、公开、竞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实现从“人选人”到“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1.
沙力斌 《共产党人》2009,(23):51-51
近日,吴忠市委组织部印发中组部《组工通讯》第34期刊登的《领导干部要格外关注老实人》一文,要求各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进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选贤任能水平,注意识别和选拔任用老实人,树立关注老实人、重用老实人的用人导向,真正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用人观,为各级各部门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立下了规矩。那么如何在干部考核中落实胡总书记"凭实绩用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的讲话精神,全面、准确地评价一个干部的实际工作成绩、能力及其综合素质,不简单以票取人,是正值换届选人用人之际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实人吃亏”是官场一种潜规则,古来有之。考究老实人吃亏的原因和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点: 1.老实人一生要承担太多的责任。他们十分看重做人的基本道德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他们的思维中已形成这样的定势: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共义务。要“人人为我”,首先要“我为人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的语境中,老实人是指诚实、忠厚、正派、刚直、公正等具有诸多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与老实人相对应的是“不老实人”,俗称“小人”。小人的特点是曲意奉承、溜须拍马、唯利是图、混淆是非的品格低劣者。  相似文献   

1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仅解决了“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而且把“经过党校培训”作为选拔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资格之一,实现了教育培养与选拔任用的统一。“选人”“用人”必须先“育人”。正如江泽民所说:“一个政党、一个国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在用人的问题上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里,为表述方便起见,姑且将这三种人统称为"老实人".所谓老实人,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与老实人相对照,也有一些投机钻营者,他们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为了个人私利和宦途升迁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官"上,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官油子".干部队伍中这种人多了,不仅于事业发展无利,而且会严重涣散党的干部队伍,对党的形象是极大的损害.因此,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官油子"得利,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中,讲到选人用人工作时提出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话“亏”道“利”人为本,公平正义得民心。  相似文献   

18.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仅解决了“选什么人,怎样选人”的问题,而且把“经过党校培训”作为选拔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资格之一,实现了教育培养与选拔任用的统一。“选人”“用人”必须先“育人”。正如江泽民所说:“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本文根据《干部选用条例》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毕节“试验区”和“四大区”(能源大区、绿色大区、畜牧大区、旅游大区)建设的实际,谈“怎样育人”和“育什么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我们讲的老实人,不是那些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与老实人相对照,  相似文献   

20.
赵良坤 《党课》2013,(8):62-62
刘云山同志在出席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时曾强调,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进”。选人用人向来是一种政治智慧,所以才有“栽好梧桐树,招来金凤凰”、从细微处识别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各种选人用人方法,才有刘备、李世民、武则天等一大批选人用人的杰出“伯乐”。刘云山同志提出的“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就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