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部门有序组织开展科学化、规范化质量年活动,即规范鉴定机构的组成,优化鉴定机构的岗位人员设置,明确其岗位工作任务,这有利于提升社会司法鉴定机构的信誉,提高司法鉴定的工作效率,优化司法鉴定的工作程序,促进司法鉴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优化司法鉴定工作人员组合,明确司法鉴定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职责将直接影响到规范化司法鉴定质量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文从司法鉴定实践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司法鉴定岗位工作任务,旨在进一步推动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司法鉴定人员利益冲突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与鉴定委托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利益对抗的现象。司法鉴定能够帮助事实认定者解决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是为了司法活动服务的。司法活动对公正价值的追求,也同样对司法鉴定提出公正、准确等要求。而司法鉴定要保证获得公正、准确的鉴定意见和结果,首先就要求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站在公平、中立、客观的立场之上。  相似文献   

3.
曹静 《法制博览》2023,(31):27-29
当前社会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业务逐年增加,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已经成为司法鉴定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对司法鉴定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司法鉴定专业目前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引入CNAS研究对司法鉴定专业发展影响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运申 《法制博览》2013,(5):298-299
探讨司法鉴定工作人员的环境礼仪、仪表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等,力求使司法鉴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掌握和遵守司法鉴定日常工作礼仪,以便更好地与各种各样的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好的做好司法鉴定工作,牢固树立司法鉴定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司法鉴定作为诉讼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司法鉴定出现的管理无序情况,最突出体现在鉴定收费混乱上,本文通过比较部分外国司法鉴定的收费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分析目前国内司法鉴定收费的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完善司法鉴定收费标准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现在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要注重司法鉴定机构质量管理,要整合资源,将现有司法鉴定机构做好做强。笔者试图从我国司法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人员等方面对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进行简单的分析、阐释,并提出些许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秦男 《法制博览》2014,(1):46-49
近年,随着我国航运业迅猛发展,海事海商纠纷数量一路走高,对海事司法鉴定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海事司法鉴定制度体系在机构设置、法律体系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之处逐渐凸显。201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更新了对司法鉴定的规定,对海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也遗留了一系列后续问题。应当在进行海事司法鉴定机构体系进一步整合的同时,注重完善海事司法鉴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郑艳华  黄江 《法制博览》2023,(10):40-42
近年来我国司法鉴定机构数量迅速增长、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依托于高等院校的司法鉴定机构具有集高素质人才、先进技术水平、高科技设备于一身的天然优势,逐渐成为我国司法鉴定领域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深化司法责任制的环境下,高校司法鉴定机构增强自身风险防控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校司法鉴定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鉴定前期风险、中期风险、后期风险及鉴定外部风险,可以通过提高鉴定人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建立司法鉴定机构的风险识别机制、打造“多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等举措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9.
惠喜乐  李波阳 《法制博览》2013,(10):300-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制的不断完善,司法鉴定在推动法制进程中起到了弥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司法鉴定的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改革司法鉴定制度,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诚 《法制博览》2022,(15):105-107
随着我国科技的日益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司法人员在进行司法实践时能够巧妙地运用司法鉴定完成相应的工作,但是当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工作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还不够成熟,在实际的司法鉴定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革司法鉴定制度,使其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作为证据获取和事实认定的重要方法,它往往影响着整个司法制度的公平、公正。但由于国家立法部门对于司法鉴定体制建设方面的规定仍存有很大的缺陷,使其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产生诸多困难。本文拟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方面入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推进,对高职各专业教学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鉴定技术专业是近年来一个高职热门专业,该专业也应紧跟时代发展,基于产教深度融合而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本文首先介绍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概念,其次阐明了司法鉴定技术专业实施产教深度融合的前提、方式及意义,最后结合实际对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司法鉴定技术专业教学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高职司法鉴定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刑事司法鉴定是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诉讼规则、证据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司法鉴定本身对规范性和技术性都有很强、很严格的要求,司法实务界也在积极寻求各种对策,来避免或者减少这一严肃司法活动的错误。新刑事诉讼法针对司法鉴定的问题的修改有利改善了这一现象,对于检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程天 《法制博览》2014,(1):157-158
司法鉴定意见作为一种证据形式在诉讼和仲裁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鉴定质量对司法公正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鉴定质量、鉴定机构权威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物证类鉴定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以期普及司法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推动司法鉴定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惟  贝学清  杨亚光  许言 《法制博览》2023,(28):115-117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闽中司法鉴定所2019年至2022年交通事故中骨损伤的案例315例,均行MSCT扫描,并行MPR和/或VR,分析在司法鉴定领域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方法对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MPR优势在于可以任何方位的图像重建,更有利于观察复杂解剖结构下的断面内部信息,亦可更准确评估观察部位的解剖位置的相对关系;VR技术可以三维立体、逼真地显示骨折、脱位形态,也可于不同方位上去整体观察高低密度结构。在司法鉴定实务中,可根据司法鉴定需要,要求被鉴定人在行MSCT检查时,在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做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俞萍 《法制博览》2022,(13):110-112
在法医的司法鉴定过程当中,实际上对于法医本身的专业要求极高,并且也需要法医在日常从业过程当中具备更加严谨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直接影响司法判决结果是否满足公平的要求.所以本文针对现阶段基层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重点提出了未来要想切实提升基层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效果,应该从不断...  相似文献   

17.
刘净瑜 《法制博览》2023,(21):103-105
科学正确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弥补司法人员在司法精神医学领域专业知识不足的重要手段,对帮助司法人员认定被鉴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同案中对同一名被鉴定人的鉴定出现结果不同甚至矛盾的多个鉴定意见时,陡增司法人员对鉴定意见的采信难度。如何尽量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有效提高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准确度,需要先对司法认定的难点在何处进行了解,再通过剖析同案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相悖之内因及特点,设置程序严控、实体精审的双管齐下措施,才能确保让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被高效采纳成为认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18.
邹怡 《法制博览》2023,(6):117-119
法医司法鉴定作为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法律价值。分别从国内角度与国外角度,详细分析了关于法医司法鉴定的研究现状。并以研究为依据,提出鉴定程序不合理、鉴定人出庭制度存在缺陷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针对上述常见问题,解决策略分别为:规范鉴定启动程序与质证制度、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和细化鉴定人出庭参与规定,以实现从根本上完善法医司法鉴定相关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程序的启动与审查是我国鉴定制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相关司法案件中的重要一环,但现阶段,我国的司法鉴定启动与审查相关程序并不完善,出现了鉴定程序被随意启动、鉴定意见审查与认定过程中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本文对民事司...  相似文献   

20.
能力验证是司法鉴定机构实施持续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司法鉴定人鉴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当前,检查机构能力验证活动的应然作用并为完全实现,其在验证的形式、结果利用与整改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同时应开展隐蔽能力验证活动、发挥"持续"监控作用、扩大申请主体范围并开展国际合作以进一步巩固与加强司法鉴定质量,推动鉴定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